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物价》2010,(1):48-51
2007—2008年间,杭州市和全国一样以猪肉、食用植物油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使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杭州市物价局大胆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地实际的低收入群体物价补贴“两个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物价调控取得积极成效。二、民生价格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物价工作,及时采取扶持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降低流通成本、强化价格监管等措施,积极稳定市场价格。物价涨幅四季度明显回落,呈总体可控态势。建立并启动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费用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有效缓解物价上涨给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物价上涨给低收入群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才能降低物价上涨给低收入群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物价上涨给低收入群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才能降低物价上涨给低收入群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CPI上涨对低收入群体消费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通胀敏感度指标,论证了低收入者面对物价上涨的消费行为反应,发现其对物价上涨的敏感度较高。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低收入群体在收入预算强约束下采取缩减消费规模和调整消费结构方式应对物价上涨。在相关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货膨胀通过再分配效应降低了低收入群体的实际购买力,导致其民生消费水平的恶化。基于此,从收入保障和稳定心理预期等角度,提出了低收入群体面对物价上涨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2011年1月,陕西省建立了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费用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以下简称"物价补贴联动机制")。该机制运行以来,有效地缓解了物价上涨给困难群体生活带来的影响,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好评。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一政策的设计和在执行层面上还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到位的问题。为此,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进一步完善我省物价补贴联动机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为保基本、促公平,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广西壮族自治区自2011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以下简称"联动机制")以来,自治区各级政府已向低收入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共计2.91亿元,对缓解因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围绕化解民生"痛点",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使低收入困难群众更有获得感,贯彻落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2014年和2016年,自治区分两次逐步对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实施低收入群体物价补贴联动机制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月以后,杭州市和全国一样以猪肉、食用植物油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造生活品质之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杭州市物价局大胆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地实际的低收入群体物价补贴“两个联动机制”,得到了国家和省价格主管部门、市委市政府和广大群众以及众多新闻媒体的赞誉。实践证明,它是价格主管部门从和谐价格理念、多重利益协调机制等多方面,对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后面对物价上涨和价格改革,如何利用价格补贴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进行的有益探索和重大理念、手段、机制创新,为今后我国合理界定政府支出“边界”,创新价格调控监管方式、运用多种手段有效化解价格上涨和价格改革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稳定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树立了典范,积累了宝贵经验。现将杭州市物价补贴“两个联动机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成效及体会予以印发,供各地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编制城市低收入群体消费价格指数研究——以食品为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物价上涨,对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支出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尤其对于恩格尔系数较高的收入较低的低保户而言,其影响更为重大.因此,编制一个更符合该群体实际情况的CPI指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阐述了这个更适合城市低收入群体的CPI指数的重要意义,其次具体说明了如何编制该指数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并以调查得到的物价上涨期间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偏好和消费支出情况(以食品为主)为基础,计算出了天津市低收入群体的食品的CPI指数.同时,本文根据调查出的数据以及分析出的结论,为政府部门和社保等相关机构提出了了一些较为实用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物价上涨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不能仅仅为了抑制物价涨幅过快而打压食品价格。与CPI波动相比,食品价格更加不稳定、波动性更强。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将增加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本文认为,建立稳定价格的长效机制,对于防止食品价格剧烈波动、管理价格预期、保护低收入群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价格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物价上涨或异常下跌出现的‘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情况对低收入群体和生产经营者的生活生产带来了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全省各级物价部门始终坚持物价工作民生至上的理念,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把解决民生价费问题放在价格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出了很多实招,取得了较好成效。(一)建立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缓解价格上涨给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的影响2011年元月,经省政府同意,省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建立我省城乡低收入群体居民基本生活费用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下半年以来,物价上涨过快,直接影响到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给群众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带来很大的困难。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把过高的CPI降下来,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也是政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物价》2009,(11):20-25
关注社会低收入群体生活,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一直是我国政府体现社会公平和关注人的基本生存权方面所需履行的重要职能。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COLI)是反映低收入居民家庭维持基本生活水准所需消费项目的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从低收入居民特有的消费结构出发,反映生活必需消费项目价格变动对这一阶层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却日益扩大,在制约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影响到社会和谐与稳定。关注乌鲁木齐市低收入群体,加强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的研究,从而就如何提高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6.
物价补贴与CPI涨幅相挂钩的"动态补贴机制"是浙江省惠民工程的一次重大创新,有利于化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的影响,实现"稳价安民"的政策目标。但由于该制度客观上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层级赋权模式,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补贴标准偏低、补贴手段单一、资金来源有限、部门配合乏力等问题。从和谐价格理念与多重利益协调的角度,提出构建"预警、救助、监督"三位一体长效运作模式的思路与建议,以进一步增强低收入群体的抗风险能力,实现"稳价安民"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入冬以来,以农产品价格增长为导线,我国的物价出现了大面积的增长。物价的上涨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导致低收入水平的家庭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下降。本文以物价上涨为主题,从物价上涨的原因、影响物价的因素等方面浅析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为政府规制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分配的唯一法定收入标准,最低工资是保障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提低、扩中、控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中“提低”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广州市低收入宏观数据及微观流动人口数据为例,立足于评估最低工资调整对劳动者“增收”和“保基本”的效果,旨在分析最低工资调整是否满足了劳动者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及对低收入群体增收效应的异质性差异如何。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基本能保障最底层收入家庭基本生活,并且最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工资存在正向效应,且对于男性、30岁以下、最低工资标准附近收入等组别的收入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存在对收入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以来,消费品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给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带来一定困难,其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对此,着力解决好这部分人的生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笔以金堂县为例,说明在物价上涨过程中,政府应更多地关注对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将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与一般居民作对比来了解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的收支状况,探讨物价上涨对鄂州市低收入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