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第一课:“坏上司”能教会你面对逆境的平常心。 第二课:“坏上司”能激发你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你为自己选好接班人了吗?”“我现在还不到五十岁,谈这个问题太早了吧。”这是不久前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晓平与一位知名企业家的对话。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国外的大企业都有一套完整的接班人计划。韦尔奇在没有执掌GE的时候,就已经被前任总裁问到‘如果你乘坐的飞机掉下去,谁来接任你’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身处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我们自己在芸芸众生之中被发现?这个发现的主语可能是你的一位上司,可能是你的一位客户,也可能就是一个机会……你可能因为这样一个“被发现”而改变很多事情,从此引人注目、价值不菲;从此不可或缺、受人信任;从此平步青云、事业有成。  相似文献   

4.
陈安之 《糖烟酒周刊》2005,(3):B048-B049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日本有一个企业家,他经营得非常成功。在过年的时候.他总是把公司最主要的干部找到他的私人办公室来交谈,他说:“你今年是不是为公司付出很多?”这个人说:“报告老板,我在继续努力。”“你今年为公司付出了多少天你的时间。”“报告总裁,大概付出了355天.全年度只有10天休假。”  相似文献   

5.
你必须尽最把你要表达的内容以你上司最喜欢的方式传递给他,这样可以使你和上司的“接触”更加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欧洲新闻     
《国际市场》2004,(4):43-43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投资欧洲市场,我们经常会问同样的问题:在欧洲投资,最理想的地方在哪里?我们的肯定回答是:“汉堡”。是吧,你或许会这样想,“你自己的公司在汉堡,你当然会这样说。”你说的也许对。但我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我们之所以将出版社建立在这个位于德国北方的都市  相似文献   

7.
龚细鹰 《华商》2014,(8):1-1
一天,与一位朋友吃饭,恰好父亲来看我,我便把父亲接来一起吃。父亲是个寡言之人,吃饭期间,他一直静静地听我们聊天,很少插话。回家的路上,父亲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我愕然,问道:“爸,怎么了?”这个朋友,是因生意认识的,我与他合作过几次,对他印象不错。  相似文献   

8.
羞耻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平素讲某人“无耻”,其实并非他真的从未羞耻过,只是他们的羞耻观念异于常人而已。 宋朝任参加政事的丁谓。为其上司寇准拂去沾在胡须上的菜汤(人称“溜须”)遭到寇准讥笑时,他是尚知“甚愧之”的。而王安石门下的崔公度为了巴结王安石,不分昼夜地到王安石家里请安,连王安石在蹲厕所时接见他都不在意。有一次,他从后面赶上去拉住王安石的衣带,并谄笑着说:“相公衣带上有污垢,我已用衣袍替你揩掉了。”别人都耻笑他,而他却恬不知耻。此类人之所以以耻为荣,盖因他们欲以之求加官进爵。只要能谋得高官厚…  相似文献   

9.
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收到一位朋友的来信。这位朋友刚刚留学回国,在一所大学供职。前几天来信向我诉苦,说他的那位“混蛋”系主任千方百计地挤兑他。这本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我这位朋友机敏多才,初来乍到即崭露头角,而且性情刚烈,生就一把刀子嘴,上司既然少才缺德,不怕他、恨他才怪。  相似文献   

10.
www.ceconline.com有篇文章指出,牢记以下十个句型,并在适当时刻派上用场,加薪与升职必然离你不远。1.以最婉约的方式传递坏消息句型:我们似乎碰到一些状况……你刚刚才得知,一件非常重要的案子出了问题,如果立刻冲到上司的办公室里报告这个坏消息,就算不干你的事,也只会让上司质疑你处理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梁明  王新业 《中国品牌》2011,(10):54-57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徒弟正在刷洗发酵池。老师傅问:“你爹喝啤酒吗?”徒弟说:“喝。”师傅又说:“那你就仔仔细细好好刷这个池子,它就是你爹的酒壶。”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很多年。如今,每个进入青啤的年轻人,依然会上这样一课。  相似文献   

12.
笑一笑     
《光彩》2000,(11)
自我感觉   一个小兵喝得酩酊大醉地回营。“你何必醉成这模样。”上尉告诫他道,“你如果不喝酒,可能已经升到上等兵,说不定已经当军官了。”   “报告上尉,”小兵回答,“我只要一杯酒下肚,就感觉自己是上校了。” 尽其所长   老板愤怒地对新来的一个职员吼道:“你不但迟到,而且还编造理由。你知道,老板是怎么对待说谎的职员的吗 ?”   职员不慌忙地说:“知道——立即派他去当产品推销员。” 委婉 一位顾客坐在一个高级餐馆的桌旁,把餐巾系在脖子上。经理很反感,叫来一个招待员说:“你要让这位绅士懂得,在我们餐馆里…  相似文献   

13.
EC幽默     
麦肯锡的笑话一天,一个农民赶着一群羊在草原上走。迎面碰到一个人对他说:“我可以告诉你,你的羊群有几只羊。”他用什么卫星定位技术和新的网络技术将信息发到总部的数据库……片刻后,他告诉农民共有1460只羊。农民点头称对。随后,他要求农民给他一只羊作为报酬,农民答应了。不过农民说:“如果我能说出你是哪家公司的,您能否把羊还给我?”那人点头。农民说:“你是麦肯锡公司的。”那人很惊讶地问农民是怎么知道的。农民说:“有三个理由足以让我知道:1、我没有请你,你就自己找上门来;2、你告诉了我一个早已知道的东西,还要向…  相似文献   

14.
每个区域经理都懂得从公司争取费用的意义,在大家都明白这个意义的情况下.争取费用就很具有竞争性了。如何争取到费用呢?首先要用方案打动有费用决策权的上司.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采用”预算三步法”.不仅可以步步贴近上司心.赢得费用的批准.更重要的是.“预算三步法”能够取得营销实效。区域经理只有拿出既能打动上司又能撬动市场的预算方案.才能整台更多的资源.实现目标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姚恩育 《浙商》2013,(18):22-22
过去很长的岁月里,每一次领导换届都引发投资过热,还被冠以一个时髦的称呼:“周期性投资饥渴症”。我的一位朋友,我们姑且称呼他为“张先生”一一当我告知他要在公开的媒体上刊登他的故事时,他就横眉毛竖眼睛地要求一定要匿名:“你想我被整死?”为什么这么说?看到接下去的故事,想必各位都能明白他这么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陈彤 《商界》2006,(8):92-92
前两天,一个中年男人请我和几个朋友吃饭,席间请大家帮一个女大学生找工作。我们说就让那个女孩去你的公司不就妥了?他犹豫了一阵。说:“我总想让她觉得是凭自己的能力找到的工作。”话说到这个地步,这里的奥秘.傻子也能猜到几分。  相似文献   

17.
笑一笑     
《光彩》2002,(10)
割耳朵与剥皮从前有个姓陈的财主,给孩子请了一个姓庞的教书先生。这个庞先生见了姓陈的财主说:“吾久仰东家,只是无缘,不曾拜会,望东家日后多多关照。”姓陈的财主不懂东家这个词,他听了先生的话后,心里骂道:“什么狗屁先生,我明明姓陈,怎么叫我东家?这不是糟蹋人吗。我也该报复报复他。”于是就回答说:“龙先生,我姓陈,不姓东。”庞先生一听叫他龙先生,立即辩解道:“我姓庞,不姓龙。你怎么叫我龙先生?”姓陈的财主怒冲冲地吼道:“你把我的‘耳朵’割了,我就不敢把你的‘皮’剥了?”鹦鹉的愤怒一个人走在街上看到一个…  相似文献   

18.
EC幽默     
应用软件 一个中年男子刚装了一套“自动清除脏话”软件。这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朋友的E-MAIL,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孩子病无大碍,医生说是到了更年期。他觉得十分奇怪,就打电话询问。原来原信写的是:孩子他妈的病无大碍,医生说是到了更年期。 电脑迷变招 他:“你又收情书了?” 我:“是啊,真是很烦呢。” 他:“没有男朋友是你最大的系统漏洞。” 我:“怎么办呢?” 他:“赶快把你的一个好朋友8.0版升级为男朋友1.0版。” 我:“我没有好朋友8.0版。” 他:“那就直接下载男朋友吧。” 超级游戏 小米是个游戏发烧友…  相似文献   

19.
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在中关村注册成立了第一家民办科技实体,成为永远值得人们纪念的“中关村第一人”。 如今,20年过去了,他并没有像柳传志、段永基等中关村的英雄们一样大红大紫,而是一直默默无闻地耕耘着。 有人曾对他说,你如果当初不“下海”,现在一定是中科院的院士了,你为什么偏要做这个“中关村第一人”呢? 为什么呢?陈春光用他颇具悲壮色彩的经历告诉我们: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硅谷情结”。 人们没有理由因为过去的失败和沉寂而轻视他什么,因为他的作用是历史不能抹灭的。相反,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与经历,人们…  相似文献   

20.
欧阳晓红 《中国工商》2002,(12):170-172
一个当年放弃美国登月计划选择IBM的科学家,今天却选择从事中国传统产业——烟草烘烤.只是,他已白发苍苍,你能想像么——一个70岁的创业者!他的一生都是谜。“中国有2500万亩烟田,但自动化烘烤尚属空白,你想这是多么大的市场。”这个中美建交后曾被美国政府怀疑向中国泄露高科技情报的博士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