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6月26日-27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大庆视察,对大庆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大庆精神;强调大庆要着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强调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调要关注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强调要有效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2.
田秋生  贡玉辉 《活力》2014,(14):53-53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国家振兴东北战略政策密集出台,大庆站在了新的转型升级发展的历史性节点.也是大庆市新闻出版工作理清思路、把握重点、扎实推进的关键一年。新的形势和任务.新的机遇和挑战.新闻出版工作该如何更加主动地服务经济发展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转变.为大庆转型升级发展服好务?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庆新闻出版工作浅谈四点。  相似文献   

3.
企业要长盛不衰.必须不断的进行转型,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而转型主要沿着产品和市场两个方向展开:或者选择开发新产品.或者选择开拓新市场。  相似文献   

4.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众多耳熟能详的民企巨头活跃在冶金、汽车、煤矿、公路、电网、油气加工,金融等曾是政府严格管制的命脉产业,动辄投入几十亿资金或锁定几个城市:我们也看到,中远、中粮、中石油、首创这样的重量级中央国企也正利用资源优势,攻城掠地;我们还看到,在许多兵家必争的关键产业.也都能见到外资的身影。可见,无论是国企、外企还是民企,都在抓紧时机、进行着战略的调整和转型。显然中国现在面临着全球最大的企业转型时机。原因有三:第一,改革开放20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基础制造业崛起,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一些企业已经遇到了原有产业发展中的瓶颈,第二是十六大以后新的制度保障,国有经济开始部分退出,民营机遇千载难逢;第三是中国每年新增市场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大量事实也说明“企业必须不断选择新的有生命力的产业.以保证业务发展的连续性。只有这样才可使企业在现有业务衰退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增长的动力.所以.企业进行战略转型.涉足第二、第三甚至更多的产业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正如和君创业研究咨询公司董事长王明夫所说:“中国凡是志存高远的企业家至高无上的选择都是产业选择战略”。但企业战略转型决非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同时还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工程。特别是转型涉足与自己主业完全不同的产业。而企业战略转型一旦失败,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到底该做怎样的战略考虑?战略转型的方向和目标是什幺?到底应该选择什幺样的产业?时机如何把握?当你已经选定了自己的产业方向以后,应当如何操作?是一定要成为这个行业的领袖吗?如果不能成为领袖怎幺办?……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企业转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上述能力的具备程度。  相似文献   

5.
企业要长盛不衰,必须不断的进行转型,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而转型主要沿着产品和市场两个方向展开:或者选择开发新产品,或者选择开拓新市场  相似文献   

6.
一、增值税及转型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时要求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合的增值税,同时,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新中国的上海物资流通行业伴随共和国的诞生,其发展也走过了60年的历程,这60年既有当好经济建设“先行官”,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辉煌,又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探索和挫折;既形成了上海物资人筹集工业粮草的“四千”精神,又有新时期攻难克坚、转型创新的不懈求索……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给保增长带来了一定压力,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但同时也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近年来,如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关键.抢抓机遇保增长,乘势而上促转型,弯道超越勇争先,初步实现了发展速度持续领先、经济总量全面跨越、综合实力不断晋位、发展成果普惠百姓,闯出了一条经济社会持续腾飞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稳增长:重在经济转型还是政策刺激? 稳增长不是保增长。稳增长重在统筹当前与长远,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问题在于,面对经济增速下降,经济政策的重心是以短期的经济刺激为主,还是以中长期的经济转型为主;是短期的稳增长还是中长期的稳增长?应当说,未来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处在全面性的历史拐点。这就需要以转型与改革推动国内发展方式转变,释放中长期经济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0.
财经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09年经济工作 胡锦涛主持会议;胡锦涛强调: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温家宝强调企业要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挑战;贺国强:确保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回良玉强调:稳定农业保供给 促进增收扩内需。  相似文献   

11.
企业转型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环境、市场、政策等等制约,进行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的整体性转变,是企业重新塑造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企业效益、企业发展的过程。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转型都属于企业战略转型。企业主动预见未来,实行战略转型,确是明智之举;但从另一角度看,也是无奈之策。因此明确:企业为什么要转型?如何实现转型?实现转型能否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自2009年1月1日起.国务院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相似文献   

13.
4月9日,财政部部长助理张通表示,2009年将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要求,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一是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二是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三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相似文献   

14.
资源依赖型企业(以下简称资源型企业)是指从事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初加工的企业。由于任何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含量都是有限。其开采过程一般都要经过“开发——上升——稳定——衰减”四个阶段,因此,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资源开发规律的影响,最终都要走产业转型之路。而产业转型,是指资源枯竭型企业通过发展“接替产业”,逐步摆脱对原有资源的依赖,“以进为退”.“循序渐退”.实现非资源化退出。但是。要实现资源型企业的成功转型并非易事.总结世界各国资源型企业转型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本人认为,我国资源型企业的转型特别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邓展 《新前程》2006,(5):48-51
你是不是对现在的工作已经没有一点热情了? 你是不是发现,再干现在的工作在职业上几乎没有什么发展了? 你是不是现在已经是个明星员工了,在想后面的路怎么走? 你是不是在一个领域已经做了很久,希望到一个新的领域给自己一个挑战? 如果是这样,你可能需要转型了。或者从经理人转成创业者;或者从业务部门转到非业务部门;或者从非业务部门转到业务部门;或者从一个行业转到另一个行业;或者从专家转做管理者;或者从明星员工转做管理者。总之,一份新的工作或一个新的岗位会重新燃起你对工作的激情,让你的职业前景豁然开朗,给你一个更广阔的发挥才干的舞台。 但是,你知道转型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你要放弃自己非常熟悉的东西,到一个你很陌生的领域去冒险。意味着,你要吃更多的苦;你必须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你要跟更多的人打交道,包括你不喜欢的人;你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有可能你会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16.
黄乃博 《东方企业家》2013,(12):113-113
存很多宴体商家艰难地向电商转型的同时。电商的发展似乎又朝着另一个方向快速行进。“不用过多地谈论电商,因为融合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在11月28日的飞马连营深圳站暨华南城创新商贸物流电商行业峰会上,阿里巴巴商务总监成荣强调了电商与实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线上线下的融合将给宴体商家和电两企业都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李丽 《质量春秋》2014,(4):43-48
天津市市委书记孙春兰在今年全市“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暨万企转型升级动员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万企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转型促发展、以升级增后劲,形成优势互补的企业群和产业群,  相似文献   

18.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在线支付系统等数字技术的出现,数字化正在深刻影响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企业动态能力、员工创新行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使用多元回归方法,对11个省市23家数字化转型制造企业的207位企业员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表明:企业动态能力显著影响数字化转型目标;员工创新行为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数字化转型目标之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激励和组织目标一致性调节企业动态能力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调节员工创新行为与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关系。因此,数字化转型企业要积极构建动态能力,激励员工创新活动和培养大数据人才,加强绩效管理引导员工行为与数字化转型目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竞争环境愈来愈激烈,产业转型与否。已不再是企业所能选择的。而是企业为了未来生存及永续经营所必做的功课。那么转型的趋势为何?从未来产业转型的发展趋势来看,能创造更高价值的产业,至少有五个转型方向: 第一个转型趋势,是从硬件制造到软件创作:软件所创造的价值将远远超过硬件,甚至取代硬件. 第二个转型趋势,是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型:唯有符合消费者个人特定需求的产品设计与服务.才能真正满足顾客。 第三个转型趋势,是从劳动密集到脑力密集: 唯有及早朝精密工业或研发更高 价值之产品路线发展,作为企业 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冯萍 《现代企业》2012,(1):53-54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当前,资源型国有企业正处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促转型、保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因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