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居建筑是众多建筑类型中一项很重要的建筑类型。而中国传统民居空间的特色是什么?"庭院"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纵观中国建筑的发展史就会发现,"庭院"也是中国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的一个最显著的建筑特征。  相似文献   

2.
历史地段商业游憩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与其旅游、休闲、娱乐和购物功能结合起来,已成为城市新的要素空间。本文基于场所理论,从历史地段商业游憩区场所塑造的四个要素——建筑风貌要素、空间格局要素、文化活动的要素、传统生活方式要素入手,针对温州五马RBD所存在的院落空间无从感知、建筑改造不彻底、游憩设施不足及地域文化解码欠缺等问题,提出恢复街巷空间、协调建筑风貌、完善游憩空间及彰显地域文化等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宋戈 《商》2014,(50):99-99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与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古代建筑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体系。这种“会通”精神体现于古建筑中,就是建筑技术和艺术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传统建筑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兼容并蓄。中国传统建筑很重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在自然环境中揉入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中国传统建筑体现出传统文化追求多样性统一的特点,即所谓“和合不同,奇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中体现着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在现代传统建筑文化藻井设计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展开,进一步说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典型装饰构件形式就是天花藻井在现代建筑室内设计空间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必然从各方面反映中国宗法社会的礼乐次序和纲常伦理,以及国人的梦想和祈求。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热潮的掀起,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总结环境艺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表现,对营造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艺术环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李瑾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3):272-273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人类借以表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空间形态,而依附于建筑上的符号又使它具有了文化内涵。从建筑与符号的内在联系出发,通过传统建筑符号的分类及其主要特征,分析符号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对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表现手法和影响,都作了系统化的分析。同时希望通过对传统符号的现代运用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4,(7)
建筑是一个时代、历史与社会的表现,在研究中国建筑价值中我国建筑的民族性占据重要意义。传统是一种文化的范畴,传统文化绝对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中国传统民族建筑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经营》2013,(11):120-121
"泰禾·北京院子"自7月入市便从未离开人们的视线,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此前各界对其何时开盘更是诸多猜测,今日,笔者从相关人士处得知,"泰禾·北京院子"将于近日开盘,中央别墅区的新中式院落文化之旅即将开启。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北京,可谓是世界建筑的试验场,托斯卡纳、普罗旺斯、英式、法式层出不穷,唯独传承中国建筑精髓的中式院落别墅少之又少,"泰禾·北京院子"的出现,体现了大国崛起时代的文化自信力,更是迎来章子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小区住宅以中高层为主,建筑体量及空间有序,小区规划采用"围而不合,分而不断"的组团形式,大面积开放公共空间、标准尺度的组团单元进行人性化规划。空间序列连贯丰富,功能空间互补性好、户型经济合理,组团中采用北方传统的围合院落组织空间,私密空间通过台地形式与过渡空间及社会空间进行界定,立面风格中引用"黑、白、灰"民宅建筑的传统基调,加以现代符号进行设计,本设计规划前期曾与德国阿斯曼·萨罗蒙建筑与规划事务所共同完成。设计目标:力求用传统的空间符号打造新时代的宜居、有特色的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继承传统园林之精华,突破其局限,设计出具有更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景观,成为当代设计师所面临的挑战。本文以湘潭市红太阳广场景观设计为例,针对广场区位、空间形态和现状等问题,提出将中国传统园林精髓与现代景观相融合的设计理念。通过提炼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文化意境和装饰元素,营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的广场空间。项目中的前广场水景观、园林休闲区、"街中庭院"三部分设计实践,是一次从传统到现代演绎过程的理论探讨,也是一次探索性实验。  相似文献   

10.
岳彬 《致富时代》2009,(9):83-84
首先论述了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殊支脉.提出了现代景观设计是关于如何安排土地以及物体和空间之间的关系来为人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的设计,最后针对如何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激活历史,创意未来,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对于中国传统建筑在于讲究建筑个体与群体组合表现出审美和建筑本身特性的和谐统一,依据中国历史文化的延续,中古传统建筑大都象征严肃而有序的人间伦理,鲜明地体现了中华古民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闪耀着中华古民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内掀起了一场绿色建筑革命,本文希望以传统建筑为突破口分析区域性建筑技术。文章浅析豫中方顶村村落的布局、道路规划以及景观现状,分析现有村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萃取出院落间的空间设计手法与单体建筑的结点构造方式,并提出节能技术萃取策略。  相似文献   

13.
叶峰 《消费导刊》2014,(9):205-205
在我国园林发展史中,庭院一直是一个重复出现的重要课题。庭院是由人类在生存活动中营造出来,历经了漫长岁月的洗练,发展成今天多姿多彩的形态。与其它建筑空间形态一样,庭院也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环境和生态问题更加关注,更加向往自然,渴望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绿色空间,而庭院无疑是最具有灵活性,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园林空间。因此,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庭院能更加绚丽多彩,更加符合人们的现代生活需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庭院葡萄的科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科学的架式,适宜的品种 庭院的特点是土地狭小,但空间较大。因此在选择葡萄架式时应采用大、中棚架。棚架形式可把院落、屋顶和院外街道连为一体,扩大枝蔓覆盖范围。品种要选择生长势强、适应大、中棚架栽培的品种,如玫瑰香、龙眼、玛瑙等欧亚品种。尤其龙眼最适宜大棚架,且抗病、晚熟,应优先选择。相继培育的8611、8612两个新品种也很适宜庭院棚架栽培,并具有高产、大粒无核等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5.
《商》2016,(6)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外立面以及内部构造来论述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设计,结合五行物质观、象征性思维观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色彩设计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建筑的高度成熟及其伟大成就,证明中国建筑不但拥有而且已发展为十分富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理论,包括一整套建筑哲理,也包括建筑或环境的空间和形体构图方法.有的虽然还没有被古人总结为文字,但从大量的建筑作品中,人们还是有可能读懂其中深藏的信息国建筑在传统的土壤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继续前进着.特别是在最近一二十年中,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契机,更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已经产生了初步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大学庭院空间是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庭院空间设计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成长.本文从分析庭院空间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大学校园与庭院空间的渊源关系,提出大学校园庭院空间环境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对大学校园建设有一定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之于建筑犹如人类之于历史。而推动文化前进的基本动力在于宗教。以基督教为例,探究东、西罗马各自宗教建筑随着历史文化发展而有的不同的建筑形式。分析其宗教文化对于建筑空间与建筑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崛起的世纪,经济腾飞的世纪,文化复兴的世纪;国学风靡的时代,审美觉醒的时代,建筑回归的时代。步入盛世的中国在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豪感空前强烈的时代背景下,清醒而坚定地向传统文化寻找根源、脉络与方向,中国建筑也开始清醒而坚定地回归中式传统与国学文脉,真正拥有传统文化之魂的中国建筑正在由梦想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建筑作为维持人类基本生存需求,即“衣食住行”中的“住”,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也不断进步。传统建筑是伴随人类发展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本文就传统建筑装饰的具体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以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建筑中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