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国内地质灾害治理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关于地质灾害治理的理论与模式研究还不成熟,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有待加强。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市地质灾害治理研究的发展,导致当前城市地质灾害治理研究耽于追求最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缺乏从地质灾害影响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进行综合治理的顶层理论设计,规划和建立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城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系统或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荀玉明 《城市建设》2009,(11):158-159
一、前言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是矿产普查与勘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是正确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不可缺少的。因此,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程度和精度,势必影响到整个矿区的评价和矿床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规划,同时还影响到矿床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的处理决策问题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矿山开采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论述了矿区存在的几种主要地质和环境问题。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措施,以及如何在进行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与治理。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预防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地质情况复杂、地质灾害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准确的预报和及时的治理地质灾害成了关系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问题,地质灾害治理势在必行。从种类上讲地质灾害一般有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等类别,我国又以滑坡、崩塌、泥石流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讲述了广西城镇化建设和广西城镇地质环境工作状况.指出广西城镇化建设中城市地质工作的方向和工作对策.由于广西城镇化建设中各地地质环境特征不同,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对象、内容也将有所差异.城镇化建设中地质环境工作对策:(1)时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2)研究地质环境条件;(3)地质灾害研究院;(4)进行地质环境动态监测;(5)利用GIS建立空间数据库;(6)群专结合进行防灾.  相似文献   

7.
云南岩溶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8.14%,石漠化、岩溶旱涝、岩溶塌陷、岩溶水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多发,前人对不同区域从不同层面作了较深入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地质环境承载力、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指标体系、岩溶水污染、岩溶山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等研究有待深入。云南岩溶山区环境地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紧紧围绕人类活动和岩溶地质环境二者之间的矛盾,立足人—地系统,进行环境地质综合调查,结合生态承载力评价,提出环境地质问题的解决办法,从环境地质学的角度探索岩溶山区生态地质环境重建方案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地质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经济建设的硬环境,也是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软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环境问题,特别要加强城市群地质环境建设,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强化民生保障的生态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较脆弱和自然旅游资源较丰富是山地旅游城市的重要特点。在旅游开发中,山地旅游城市的生态敏感性对旅游用地的规模和方式产生影响,旅游用地策略应建立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以典型山地旅游城市张家界市为例,基于山地生态特征和人为活动状况,选取高程、坡度、植被覆盖、水域和地质灾害易发性等5个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指标,运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因子加权叠加法,得到张家界市域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张家界市域生态敏感性总体较高,区域差异明显,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面积比重分别为研究区总面积的20.93%、67.16%、11.57%和0.34%。在对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态敏感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旅游用地措施,为张家界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成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对黔东南州旅游地质资源的科普价值类型、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指出黔东南州旅游地质资源的科普价值类型主要有古生物化石及遗址、地层及地质剖面、喀斯特地貌、地质构造地貌和奇峰异岭、土壤景观和农业生态地质、金矿矿址地质、地质灾害遗迹、人文地质景观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地质科普旅游开发意识差,开发度低;开发管理和科普水平低;区位优势差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质科普旅游开发的对策,为有关政府部门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开发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也对开采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闭坑矿山存在采坑散布、弃渣随意堆放,土地资源占压、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隐患等环境问题。以新乡市凤泉区为例,分析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现状和治理成效,并提出了闭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工程建设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进行深挖高切等工程活动,由此而诱发的滑坡等地质灾害,已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环境地质问题。以重庆市城区某负5F深基坑边坡工程为例,根据平缓顺层岩质基坑边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变形破坏特征,深入分析了变形破坏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支挡、排水等治理措施,并进一步探讨了该类边坡的勘察、设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可供类似基坑边坡处治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特别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常由致灾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其与受灾对象的遭遇两个环节形成。地质灾害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是:城市、农村和其他人口集中居住区、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重点工程设施、主要河流、交通干线、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本文针对于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地质灾害的发生类型、特点及防治措施的建议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茂名市是广东省特大城市和现代化的宜居海滨城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都须要城市资源与环境的支撑.本文从茂名市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等方面论述了开展城市地质调查的必要性;阐述了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并结合茂名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和区域地质特征,提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工作方法思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主导,党的"十八大"将其上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高度。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并在2010年代后进入高峰期。在长达30余年的研究过程中,有关城市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建设内容、评价体系及其在具体实践中与国土资源开发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完善,但仍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之处,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尽快界定我国社会主义城市生态文明内涵,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分区域、分角色、分时段解构城市生态文明,并重视技术方法和治理理论的衔接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茂名市是广东省特大城市和现代化的宜居海滨城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都须要城市资源与环境的支撑。本文从茂名市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等方面论述了开展城市地质调查的必要性;阐述了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并结合茂名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和区域地质特征,提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工作方法思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许多废弃矿井由于多种原因未进行闭坑治理和未履行闭坑程序,遗留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文章系统地分析和归纳了废弃矿井存在的积水危害、地质灾害、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废弃矿井有害气体的等环境问题及废弃井口带来的安全隐患,针对废弃矿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废弃矿井井口、废弃矿井内积水、废弃矿井的生态治理和恢复、次生地质灾害治理等方面的治理措施,同时对于废弃矿井的瓦斯气、废弃地下空间的利用途径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许多废弃矿井由于多种原因未进行闭坑治理和未履行闭坑程序,遗留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文章系统地分析和归纳了废弃矿井存在的积水危害、地质灾害、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废弃矿井有害气体的等环境问题及废弃井口带来的安全隐患,针对废弃矿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废弃矿井井口、废弃矿井内积水、废弃矿井的生态治理和恢复、次生地质灾害治理等方面的治理措施,同时对于废弃矿井的瓦斯气、废弃地下空间的利用途径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传统的城市管理,网络治理强调政府、企业、非政府部门和公众的协作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平衡发展。通过对网络治理的涵义、治理模型、特征以及网络治理的动力来源的阐述以及哈立法克斯生态城的案例分析,说明突破城市管理路径依赖的关键在于实现城市网络治理,最后提出网络治理应用于我国生态城市管理的三大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公路建设之前,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路线,由此我引入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其不仅是公路线路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对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将使用ArcEngine所开发的组件,并结合公路建设的实情,再利用GIS的相关理论、技术以及方法等分析手段,使用模糊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模型,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在公路路线优化选择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希望通过本文的相关介绍,让读者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公路路线优化技术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