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应该说在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而在我国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门槛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新的关键阶段,当务之急是解决为什么发展和怎样更好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现正是我们党关于这个重大问题的最新理论,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意义的战略决策。 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意味着什么?国际经验表明,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即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新的关键阶段,有人称之为拐点和“关口”。在这个阶段,消费结构的升级会带来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在这一阶段,发展始终存在两种结果:一种是搞得好,顺利实现经济转型的结构优化,经济发展会跃上一个新台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按照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来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有两类国家,一类国家比如韩国、新加坡,超出1000美元以后,经济很快上去了,另外一些国家像拉丁美洲,却长期徘徊不前。因此,我们一定要避免拉美现象的发生,使我们的经济能够很快地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3.
中国能源供需预测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经济在2000年基础上实现翻两番。届时,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左右。根据世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说明这个国家处于工业化阶段的重工业化时期,能源需求很大。笔者试图对我国2010年及2020年的能源需要与供给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包装工业》2003,(4):18-18
据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院长曹振雷预测,到2005年,我国纸和纸板的总消费量会达到5018万吨,2010年可达680万吨,将超过国家经贸委公布的造纸工业“十五”规划中提到的数字。芬兰造纸工程师学会最新出版的制浆造纸技术丛书把人均GDP和人均耗纸量相关联,结果发现有十分良好的相关性。当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下时,人均耗纸量与其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当人均GDP在5000-15000美元之间时,人均耗纸量增加幅度加快;当人均GDP超过20000美元时,人均耗纸量的增加减缓。研究中国最近十几年人均GDP和人均耗纸…  相似文献   

5.
《中国机电工业》2010,(10):19-19
日前,美国《金融杂志》公布全球最富国家和地区排行榜,卡塔尔以人均GDP9万多美元位居榜首。中国香港人均年GDP为44840美元,排名第七。在这份排名中,阿拉伯国家的排名比较靠前。  相似文献   

6.
2009—201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仍然向好,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基本态势仍然存在。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22698元,按简单汇率计算相当于3268美元,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劳动力和资金供给比较充  相似文献   

7.
宏观数据     
4000美元关键词:人均GDP全国各地2011年的GDP"成绩单"陆续浮出水面,有25个省份的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天津、上海、北京的人均GDP超过8万元人民币,折合1.2万美元,接近富裕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4000美元之间,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关口”,一方面,如果在战略和政策上把握得当,经济可以迅速起飞;另一方面,这一阶段通常是社会结构变动最剧烈、各种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处理不好最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停滞。我国GDP已突破1000美元,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头20年,中央将之定位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因为我们国家在这段时间里将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跨越。但是,在这个战略机遇期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站在竞争第一线的是企业,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即将结束,中国企业面临三个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专家观点     
宏观调控继续走微调之路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日前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即使达到阶段性顶点,调整幅度也不会很大,宏观调控应继续贯彻微调精神,用点刹方式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他认为,总的来说,我国经济仍处于相对比较均衡和健康状态中,宏观调控不会因为新的内、外部挑战而改变双稳健政策方向,不会放弃走微调之路。陈东琪认为,从发展规律看,和世界经济一样,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至3年后,一般会出现减速,因为经济运行总是会有周期波动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有自身的内在波动规律,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历一个跨度为50…  相似文献   

11.
《冶金财会》2021,(2):M0001-M0001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预计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长2%。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相似文献   

12.
石一久 《中国石化》2013,(12):80-80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2012年GDP占世界GDP总量约10%,而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25%,能耗占全球20%,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然而,我国目前的碳排放量还远远没有达到峰值。根据国际上著名的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在人均GDP达到4万~5万美元时,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而目前我国人均GDP只有6100美元。专家分析,2020年至2040年我国碳排放将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3.
200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人均GDP首次突破800美元跨过了“低收入国家”与“中等和中低等收入国家”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4.
当人均GDP达到四五千美元的时候,通用航空工业便应运而生,就像人均GDP达到一两千美元会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一样。这种规律性的东西不是你能挡得住的,中国的低空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徐昌东北京已经入冬,徐昌东办公室的中央空调一点儿暖风也没开。看到记者一进屋就要把刚脱的外套重新穿上,他笑言自己平时更喜欢冷一点,然后打开了壁炉,邀记者坐到壁炉边  相似文献   

15.
尊敬的顾秀莲副委员长,尊敬的陈锦华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首先对顾秀莲副委员长和陈锦华副主席亲临大会并作热情洋溢的致词,对郝建秀副主席从外地发来的贺信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在我代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向本届会员代表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大会审议。今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理事会换届之年。在过去的五年,正值“十五”规划胜利实施,中国纺织工业不仅迎来了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国内需求持续高增长的大好机遇,而且迎来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纺…  相似文献   

16.
李鸿 《工业会计》2006,(5):70-71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跨过1000美元的门槛,预示居民消费结构将会出现一个大的升级,住房、汽车、医疗、文化、旅游等消费及服务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其中汽车消费将是普通百姓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汽车消费信贷随着2004年汽车金融公司进驻中国大陆,使大众贷款购车就又多了一个途径.那么,汽车金融公司的运作有哪些特点呢?本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夏復瑞先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已经顺利步入下一个五年计划,面对2010年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将会有怎样的表现?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面对诸多质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针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表示,虽然2011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非常大,但中国经济将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等9个典型国家1990—202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混合最小二乘模型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研究能源价格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中国外8个国家能源价格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研究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能源价格对碳排放强度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人均GDP为门槛存在双门槛效应。当人均GDP低于10358美元时,能源价格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为正且程度较低,即能源价格的上升将带来碳排放强度的上升;处于10358~21954美元时,能源价格的上升对碳排放强度下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人均GDP高于21954美元时,能源价格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为负,但影响程度变小。建议进一步推动国内能源市场化改革,梳理能源价格传导机制,为中国能源企业低碳转型打下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掷地有声     
品牌我国品牌消费的黄金时代要在5年或10年后到来,恒源祥正在为这个黄金时代做准备。金融危机是暂时的,我们在看未来。——恒源祥彩羊产业集团总经理奚锡表示,从国际惯例来看,差不多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才会有一个品牌消费的黄金时代,消费者会把手里一半的钱拿出来用于品牌消费。5年、10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是品牌消费真正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20.
以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纺织经济论坛于12月19日在浙江理工大学举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秘书长杨纪朝,中国纺织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