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瑞 《魅力中国》2014,(27):6-6
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并在城市扎根立足,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带动了随迁老人这一新兴群体的出现。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深蒂固以及城乡之间在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面临着诸如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原本应该颐养天年的老人又面临新的“再社会化”。文章希望通过对随迁老人城市生活适应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引起个人、家庭、社区、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给予随迁老人更多的关怀。  相似文献   

2.
法律人--这一古老而崇高的职业群体,作为社会正义的守护者,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实施、司法的公正以及整个法治国家的建设等重大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出发对法律人职业道德构建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对黑龙江省养父母的生活,特别是在日本遗孤归国后的生活进行实地调查,是对战后日本遗孤问题研究的深化发展,不仅具有史料意义,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邹琼 《特区经济》2012,(2):156-158
本文探讨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适应过程中的现状与特点,针对家庭关系、职业压力、城市生活态度、自我认同、社会网络等5个变量的统计结果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从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社会行为的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满足其社会支持需求、再教育需求和社会参与需求,促进这一群体的内部与外部适应,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官府检校遗孤财产的做法,古已有之。两宋时期,各地官府检校遗孤财产的记载大量出现。宋仁宗时期在开封府专门设立了保管与发放遗孤财产的检校库。宋神宗熙宁四年,检校库由单纯保管与发放遗孤财产的职能衍生出了遗孤资产放贷职能。先是规定1000缗以下的遗孤资产,允许民众入抵当请借,岁输息二分,将利息收入作为贴补养育遗孤之资。后经元丰、元符、政和年间的几次修订,检校制度日益完善。在放贷过程中,出现了官吏贪污挪用、贷借者欺诈骗贷、拖延不还等情况,南宋时期更为严重。但总体上看,宋朝政府对遗孤财产的检校和放贷业务是积累恤孤慈幼事业经费的有益探索,也是适应宋代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关于独生子女群体适应社会的研究概况.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西安市部分大学的大学生学习、人际、环境、心理及未来适应五个维度进行了调查.对独生子女群体和非独生子女群体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西安市大学生独生子女群体整体社会适应能力较好,但在环境适应及恋爱适应维度上不及非独生子女;对大学生独生子女群体内部进行人口统计量分析,得出其在性别、年级、学科类别以及区域划分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书写多集中于"边缘人".遭遇文化冲击和碰撞的困境.相对于主流社会而言,华裔群体尤其是华裔女性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发展等方面一向处于弱势,理所当然地成为"边缘人".作为"他者文化"的一个群体,无论是早期的华裔女性文学还是新移民女性文学,她们的跨文化书写不仅是一种社会阶层对美国社会文化身份的寻求,更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自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0%,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将超过30%,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伴随老龄化社会而来的是老年人问题,据相关研究显示,老年人在经济保障、健康保障、生活质量、家庭生活、社会参与与社会融入,社会待机关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对于老年人这一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老年人福利的建设也应加快步伐.基于以上背景,我选取了老年人福利作为这次研究的主题,主要关注的是老年人的精神福利建设.而在这一研究主题下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武汉市内的老年大学及在校学习的老年人,着重考察老年大学是如何通过办学的方式促进老年人的精神福利的,并通过对在校学习的老年人进行访谈从而了解老年大学的开办对他们的生活有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9.
“能工作时靠薪金,年老之后靠年金(即养老金)”,这是日本中年以上的人对暮年生活的愿望。在外界看来在发达的日本资本主义国家里,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事,实际上并非如此。战后,日本虽然将养老金制度、退休金制度等作为人事劳务管理制度的一环,逐步加以完善,但是由于其社会性质、财源以及在处理养老金的业务技术及组织等方面的原因,老人贫困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尤其反映在农业方面,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日本农民的养老金制度虽然无法与企业、教职员、农林渔业团体的职员以及政府公务人员的养老金相提并论,但它作为个体农民的福利,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还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郑健群 《北方经济》2004,(11):39-40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就是说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将进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一个国家如果想在这种大循环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适应这种循环的要求.而作为"受经济发展制约"的高等教育来说,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必须在人才数量、规格、结构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经济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