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是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关东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体系完备、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关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在保护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而提升关东民俗文化的旅游品位,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促进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亚健康人口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多,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饮食养生逐渐成为时尚。少数民族饮食因其独特性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被人们广为推崇。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特色鲜明,养生文化内涵丰富,使之与地方旅游相结合,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开发蒙古族饮食养生旅游的可行性策略如下:强化文化符号象征;打造蒙古养生文化节;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参与性体验式饮食养生游;关注相关产业结合,带动养生餐饮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很多学者对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持反对态度,认为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会使文化本身丧失原有的内涵,文化的真实性将被弱化;但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对民族文化、对旅游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旅游业发展也促进了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其稀缺的草原和独树一帜的蒙古族文化。令无数的旅游者神往。但游客在饱览风光、领略风情后,总会留下些许遗憾:景色不耐看,民俗文化内容少。改变这种状况应革新观念。转变思路;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5.
宁阳蟋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健 《特区经济》2008,(10):175-176
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最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加强对宁阳蟋蟀民俗旅游资源的了解和分析,本文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利用swot分析法,对宁阳蟋蟀民俗文化的开发优势、发展机遇和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述了独具地域特色而又兼容并蓄的陕西东府民俗文化;分析了东府渭南民俗文化面临的诸多困境,提出传承、保护与开发东府民俗文化资源的思路:处理好保护传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协调渭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述了独具地域特色而又兼容并蓄的陕西东府民俗文化;分析了东府渭南民俗文化面临的诸多困境,提出传承、保护与开发东府民俗文化资源的思路:处理好保护传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协调渭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辽宁一直是北方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今已成为辽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辽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必要性、开发优势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开发辽宁民俗文化资源的思路策略,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去年举行的霍林郭勒科尔沁草原旅游婚礼节的基础上,今年通辽又着力把这个节日打造成有广泛群众参与的草原狂欢节。届时草原人将与游客一道按蒙古族的风俗尽情享受牧业丰收带来的喜悦,品味浓郁的蒙古族文化盛宴。去年的7月19日,2012霍林郭勒科尔沁草原旅游婚礼节在霍林郭勒市辉特淖尔旅游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对新人  相似文献   

10.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在旅游产业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文章分析了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其构建对策: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整合;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定位;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延伸;贵州实施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保靖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当地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是促进本地区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分析保靖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保靖县民俗文化旅游应进行合理规划,启动民俗旅游发展布局;完善产业政策,突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民俗文化旅游基础建设;培养旅游市场,改善民俗旅游发展环境;树立文化品牌,提升民俗文化发展空间;创新人才机制,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创意。  相似文献   

12.
吉林延边州旅游局今年将继续坚持开发重点旅游项目,组织好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积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努力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据该局局长黄才建介绍,今年他们将高起点、高标准搞好6个重点项目开发:一是开发长白山仙峰国家森林公园;二是建设长白山和平旅游度假区;三是建设延吉海兰湖民俗旅游度假区;四是建设安图古洞河休憩所;五是建设延吉民俗表演中心;六是在主要景区和休憩  相似文献   

13.
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崇左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好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对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打造崇左市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对于促进该市节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家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良好的交通网络等优势,存在核心景区过度开发等劣势,面临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机遇和张家界旅游产业开发无有效的整体规划、外来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冲击等挑战.提出恢复景区建筑物的原始风貌,增加民俗风情,使游客获得更生动民俗文化体验式旅游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文章从目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运用归纳综述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有浓厚的蒙古族传统文化,以成吉思汗陵为首的蒙古族文化资源成为该镇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核心区,是独特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广西民族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传承的关系,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措施.指出,原生态民俗文化是一笔巨大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同时,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抢救、挖掘、整理、传承的制度,保证其持久延续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兰州民俗旅游的开发,可从黄河民俗文化旅游、金城关"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旅游、浓郁地方风情的民俗旅游、民俗博物馆的作用、开发特色民俗商品等方面入手,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发展兰州特色民俗旅游,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为兰州经济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发展海南省乡村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孟迁 《特区经济》2009,(10):166-168
当前海南省乡村旅游存在缺乏积极引导和系统规划、开发深度不够、产品设计落后等问题。要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优势,就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根植乡村原生态风貌,发掘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加大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重视民俗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以周边城市或著名景点为依托,优先培育一批条件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市场;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乡村联片开发,形成合理规模;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旅游周边环境;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扩大乡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针对非金华本地学生对婺州文化的认识调查结果,分析了影响民俗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的负面因素,提出了借力民俗文化传播培养大学生心理归属感的创新路径。要与课堂教育相结合,接受《第二故乡·婺文化》系统课程学习;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民俗活动;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共享民俗文化的心灵SPA;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体验民俗文化的真实存在感;与校外单元相结合,打造立体式心理归属;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逐级构造心理归属框架;与新媒体移动平台相结合,促进心理归属感培养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