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正处于竞争优势的转型期,研发滞后、工业设计低端、品牌弱化、国际营销渠道不畅及专业性人力资本薄弱等因素严重影响着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为此,可采取锻造中国竞争动态优势、创新工业设计、发展营销体系、提升人力资本和强化“中国规模”市场优势等措施,以创造一个“中国因素”的国际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呼声中,中国制造何以制胜?本文在分析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动因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制造成功的两种途径OEM战略和建立自己的品牌,并指出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品牌才是中国制造最终成功的关键。最后本文也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7年可谓中国对外贸易的丰收年,这一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突破2.1万亿美元大关,位居世界第三,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制造和贸易大国。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分工格局和产业转移趋势更加明显,中国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显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致使大量的跨国投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并促使中国快速成为世界主要的制造业加工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由科技部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采购部、德国“国际汽车零部件与新技术展览会(IZB)”共同主办、中国制造企业联合会承办,“德国大众汽车零部件采购暨IZB国际展览会发布会”于2006年5月31日在京举办.本次活动旨在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加强与世界上主要汽车制造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携“物美价廉”之威在国际市场大行其道,随着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一个流行已久的看法正在加强: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只要把自己定位在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造上,不断降低成本,以低工资取胜,即使是用别人的品牌,为别人打工,也可以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利润。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具有规模大、增量快、外向度高的显著特征,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以大规模劳动力投入为主要生产方式,以低劳动力成本为主要竞争优势。但是,随着劳动力、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国际市场的收缩、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下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发达国家制造环节逐步转移完毕,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逐渐式微,增长率有所下滑,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世界工厂”,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中国经济发展绕不开重工业化道路,许多跨国公司看中了中国低廉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纷纷把制造过程搬到中国.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Madein China。因为制造业还包含设计、工程、制造、服务多种层次,更多地融入了技术、人才和管理的成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出现了多起问题产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品牌的声誉,也对"中国制造"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各行各业均有涉及,其中尤以服装业频频出现质量问题.本文深入浅出的由"中国制造"品牌的发展说起,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服装业现今存在的质量危机,并且对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笔者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期冀为中国制造品牌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飞跃式发展,举世瞩目。Made in China,即"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市场上司空见惯的产地标签,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业已初步奠定。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中国经济威胁论”曾经充斥西方媒体。日本人甚至惊呼,中国有取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将打败国际市场上的一切竞争对手,成为淹没世界的祝水。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两年国际油价暴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中国制造业腹背受敌的情形愈演愈烈,"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拿什么来捍卫"中国制造"?这是文章要探讨的主要问题。珠三角是以制造业为主的沿海经济开放地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典范,对研究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家电行业是国内目前发展比较成熟,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家电厂商要根据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熟悉和掌握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采取应对措施.家电行业要保持持续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就要调整战略思想,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应走"竞合"之路;经营模式要创新,加快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莫德格 《中国经贸》2011,(10):37-37
2009年,中国飞机制造业的产值超越了日本升至亚太区第一位,销售收入达到131亿美元,但是从产品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民用飞机制造所占比重仅占30%,这与我国快速增长的民机需求有很大差距.虽然经过十几年的转包生产,我们的制造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原料研发,管理水平,产业供应链的成熟度方面,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企业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从事简单或中等复杂程度的零部件加工和组装的工作,所以长期以来我们的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都呈现很大的贸易逆差。本文以人民币长期小幅升值为假设前提,从价值链,成本结构,市场参与主体等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飞机制造业的中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的生产分割与工资收入差距:16个行业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5~2007年中国16个制造行业的数据,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探讨影响中国行业内工资收入差距的原因。研究发现,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利用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进行加工和组装,并最终出口到发达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偏好高技能的劳动力,相应地,高技能劳动力工资收入比低技能劳动力增长的更快,国际生产分割扩大了行业内工资收入差距。企业的研发活动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对行业内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影响程度要高于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渠道沟通视角的“中国制造”危机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7年中国制造在国外连续发生市场危机后,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更给中国制造企业在国外市场的生存和竞争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为基础,在“市场营销价值传递系统”概念模型下,从渠道沟通角度对中国制造危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仅仅根据渠道沟通质量对企业发生危机与否进行判别的准确率达到56.63%。指出,加强渠道建设和渠道控制对中国企业成功走向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重构的背景下,智能制造在全球经济发展已是势不可挡,大力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是必然抉择,从发展态势而言,已显现出一定的优势。文章系统梳理了智能制造的内涵与演进,探究了智能制造的整体架构和关键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勾勒了智能制造的产业模式发展方向为服务型制造,借此提出了促进中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实践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并很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中心。但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为主要支撑的制造比较优势,使中  相似文献   

18.
陈庆江  杨蕙馨 《南方经济》2011,(4):65-74,29
本文估算了全球8个代表性国家产业和国家层面的离岸制造外包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全球离岸制造外包的发展趋势和产业间差异。研究表明,全球离岸制造外包发展迅速并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集中。部分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离岸制造外包的同时开始外包部分生产环节,但其总体上仍处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离岸制造外包产业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产品的市场范围、生产过程的可分割性、技术密集度以及最终产品间的替代性等。中国应更多地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离岸制造外包业务,并将部分价值较低生产环节外包,以提高其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重型汽车制造行业瞄准俄罗斯市场,通过“走西口”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前三个季度,经霍尔果斯口岸向俄罗斯出口的重型机动车已达2335辆。重型汽车是我国目前汽车出口的主要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绝大多数拥有我国自主品牌。近两年,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加快了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载重汽车及各种工程机械的需求旺盛。  相似文献   

20.
王寅 《中国报道》2015,(2):42-43
国际资本流动、产业转移、发达国家技术保护以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等不利因素,是我国不得不克服的障碍。中国报道:近几年,部分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我国的工业正面临多重竞争。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转型升级之路?罗文:近年来,美欧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力图抢占高端制造市场并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