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集团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当子公司的会计报表金额审定后,就可以对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了。对于以前年度一直存续的子公司,企业编制合并报表一般不容易出错,编制方法也相对简单: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期间是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企业把经审计的单体报表项目和金额过入合并工作底稿。在上一年度合并抵销分录的基础上,依据本年度会计业务的新变化,对上年度的合并抵销分录进行适当修改后,替换成本年度的内容和金额,合并会计报表就可以顺利编制完成了。  相似文献   

2.
朱雪艳、钟士宇两同志在《上海会计》2002年第2期发表了题为《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内部商品购进的抵销处理》的文章(以下简称《朱文》),对现行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的做法提出异议。笔者拜读后认为《朱文》把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抵销分录的贷方项目由“主营业务成本”改为“存货”的观点值得商榷。特讨论如下。笔者认为,母公司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对企业集团内部商品购销活动如何进行抵销处理,首先应看内部商品购进是什么时间发生的,是上期发生的还是本期发生的;其次应看内部商品购货方对购入的商品是如何处理的,是对外销售还是未对…  相似文献   

3.
每期一题     
《安徽水利财会》2004,(2):27-27,42
集团公司内部本期发生的存货交易,本期也未对集团外销售,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其抵销分录是( )。  相似文献   

4.
杨超 《现代会计》2004,(6):18-20
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整个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组成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抵消内部交易或事项对个别会计报表的影响后编制而成的。因此。正确的抵消分录是正确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基础。由于报表合并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导致了合并报表的编报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所得税的合并,如果不能客观的处理好这个问题,就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的抵销分录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注册会计师历年试题来看,其主观试题的题目几乎年年均会涉及到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问题,而考生往往不能正确把握抵销分录编制.本文就合并会计报表的抵销分录编制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6.
黄燕妮 《中国外资》2009,(14):77-77
对于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在母公司编制集团合并报表时,应对其影响进行抵消,但我国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其具体的抵消处理并未做出规定。从相关教科书和文献、以及实务中的规定做法来看,其影响并未完全抵消,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或存货)的相关项目并未还原,这主要是由于这种内部交易按税法规定所交税款的存在造成的。那么,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该怎样作抵消分录,才能消除这种税款对集团固定资产价值的影响呢?本文试图从另一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或每年年终时对已发生的固定资产减值按单项计提减值准备.但是,对于企业集团固定资产内部交易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如何抵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我国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却未规范.由于企业集团固定资产交易主要涉及企业集团内部企业将自身生产的产品销售给集团内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这一类型,因此,本文试运用案例对这种交易的合并报表抵销方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梁瑞红  陈爱林 《税收征纳》2005,(9):34-35,52
财政部制定的《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对我国合并报表的编制作了详细的规定.但并未对集团公司内部交易抵消后的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合并报表的编制未考虑所得税的影响。诚然.若采用应付税款法,可以不考虑合并报表编制时所得税问题的会计处理。但是,若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当母、子集团公司间发生内部交易业务量较大时,其产生的内部交易损益对整个集团并未实行。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及其《应用指南》,均没有象以往《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那样设定一套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以案例形式列示了抵销分录的编制规范。这是将合并资产负债表等四种报表合并在一张工作底稿上,对同一抵销事项涉及几种表时仍合并编制一道抵销分录的编制方法,因此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合并抵销法。实践中,还在合并抵销法的基础上,。探索出将几种合并报表分别在各自工作底稿上,编制各自独立的抵销分录、分别进行抵销的方法,我们将其称为分别抵销法。  相似文献   

10.
黄平 《上海会计》2002,(10):19-21
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后,在购入方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集团报表应如何抵销内部交易?如何处理减值准备?现谈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拙见。一、 关于集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确定在集团内部成员间没有发生固定资产交易的情况下,集团内各企业确认的减值准备之和,也就是集团报表中应反映的“集团减值准备金额”。集团内部成员间发生固定资产交易但无内部未实现利润或亏损的情况下(即内部交易按成本销售),“集团减值准备金额”的确定与前者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合并时需要抵销出售方的内部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集团内部成员间发生固定资…  相似文献   

11.
方平  刘斌 《上海会计》2002,(11):15-16
在查阅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合并会计报表时,我们会发现如下情况:某企业集团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大于本期可供分配利润,期末未分配利润表现为负值,这就是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报过程中出现的超额利润分配问题。下面以一具体实例加以说明:设A公司是B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0年末A公司实现税后利润10,000元,根据规定,分别按税后利润的10%和5%提取法定公积金1000元、公益金500元;B公司实现税后利润1500元,提取法定公积金150元、公益金75元。设A、B公司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均为零,A、B公司发生的内部应收应付款项为10,000元(已按5‰…  相似文献   

12.
孟晓慧 《辽宁财税》2003,(12):43-44
合并会计报表又称合并财务报表,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在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如何处理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是一个难点,因为对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在合并时。  相似文献   

13.
王莉华  陈刚 《辽宁财税》2002,(10):34-35
合并财务报表被称为财务会计的三大难题之一,其中最关键的工作是编制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抵销分录。笔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发现通过逐步分析各笔抵销分录理论依据的方法,则易于真正搞懂弄通各笔抵销分录的基本原理和业务处理的来龙去脉,从而掌握编制方法。限于篇幅,本仅以实例说明公司间的存货交易在合并报表工作底稿中抵销分录的编制及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于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在母公司编制集团合并报表时,应对其影响进行抵消,但我国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其具体的抵消处理并未做出规定.从相关教科书和文献、以及实务中的规定做法来看,其影响并未完全抵消,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或存货)的相关项目并未还原,这主要是由于这种内部交易按税法规定所交税款的存在造成的.那么,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该怎样作抵消分录,才能消除这种税款对集团固定资产价值的影响呢?本文试图从另一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汪一凡 《新理财》2007,(5):78-79
所谓“合并法”,简而言之就是公司集团自身并不记账,而是以纳入合并范围的各成员公司的个别报表组成工作底稿,在底稿上编制抵消分录,抵消内部会计事项对个别报表的影响后,将各报表项目平行地加总起来,编制出合并会计报表。表1是合并报表工作底稿的常见样式。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合并所得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分别早报所得税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合并抵消分录,可将集团内部交易产生的收益全部抵消,而由此内部收益国产生的所得税是否也地帮相应的会计处理,这在我国介绍合并报表的文章中很少有系统的论述,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管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现行会计处理 在上一会计期内部购进商品井形成期末存货的情况下,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进行抵销处理时,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直接影响上期合并会计报表中合并净利润的减少,最终影响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数额的减少。因而本期编制合并会  相似文献   

18.
合并财务报表时,除应按规定抵销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外,还应对涉及母、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列报的各项财务指标的确认和计量的方法和金额进行调整。而且,这些调整往往属于编制抵销分录的前置必经程序。以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依据,结合具体会计实务,分析研究这些调整的共同特点和基本操作,并分别介绍涉及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的调整、涉及子公司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调整、与子公司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相关的损益调整、涉及企业合并商誉的调整,以及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等。  相似文献   

19.
李艳西 《上海会计》2001,(11):22-23
我国的合并会计报表准则尚未正式颁布,现在企业执行的是1995年财政部颁发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但在合并会计报表实务中发生的某些特殊情形仍然没有制度可循。本文要讨论的就是一例特殊实务:某家上市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其合并范围相对上年发生了变化,以前年度被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A从当年起不再是会计报表的合并对象,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子公司A以前年度与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产生的未实现销售利润应如何处理。特别是子公司A曾与子公司B有一笔固定资产交易,形成的内部利润高达二千万元,属于重大事项。…  相似文献   

20.
论合并会计报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并会计报表是当今会计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被称为“国际会计领域三大难题之一”。本文拟就合并会计报表若干深层次问题做一些探讨 ,以期对制定和完善我国的合并会计报表准则有所裨益。一、合并观念与合并原理合并会计报表的实质 ,是把母公司及其子公司视作单一公司中的总公司和分支公司那样来展示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合并报表主要是反映母公司的股东在整个集团公司的权益 ,是为满足母公司所有者的需要而编制的。当今国际领域广为流行的母公司观念应是编制合并报表最合适的观念选择 ,这一观念强调合并报表只不过是母公司报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