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于桥水库流域长系列降雨和径流资料,对流域降雨和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流域降雨和径流年内、年际间变化较大,多年平均径流量明显呈衰减趋势,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径流量衰减更为严重。从流域降雨量、用水量、下垫面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导致径流量减少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博尔塔拉河中游段径流变化形成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尔塔拉河(简称博河)是艾比湖流域的一条重要河流,是两条入湖河流中最主要的一条,博河中游段博乐水文站冬季年径流量约占全年的54%,具有明显的滞后现象,本文通过对该区的水文、水文地质及灌溉等条件进行研究,初步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形成机理,对正确认识博河中游段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以大伙房水库流域为例,筛选了3种不同气候模式,然后预估了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并评价了气候模式对流域降水和气温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虽然A2、B1排放情景的降水表现出增大的变化特征,然而因温度的提升导致蒸散发量的增大,径流量在整体呈现出降低趋势,降水的补给作用低于蒸散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Budyko-Fu模型、水文模拟和气候弹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预比处理期滦河流域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和径流量均减小,根据SWAT和SIMHYD模型,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滦河流域径流下降都有重要影响,人类活动比气候变化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湿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水文环境的周期变化规律以及土壤环境的变化响应.从降水、气候等方面分析选择城市湿地样本的区域概况,获取该湿地一年内的土壤环境数据.通过构建的城市湿地水文模型,确定湿地水文变化影响因素,得出城市湿地水文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城市湿地水文的周期性变化,土壤环境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结合北口前和邢家窝棚水文站站近60年的降水、径流数据对浑河中上游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及其周期性演变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游年径流量均值为上游径流量均值的4倍,中上游年径流变化趋势较低;中游邢家窝棚站冬季降水增加显著,平均+4mm/a,其他各季节变化显著性较低;中游在冬季受降水增加影响,径流增加趋势显著,平均+5.5×10~5m~3,其他各季节变化显著性较低;中上游年降水整体呈现10~20的变化周期,而年径流量变化周期则为5~10年。  相似文献   

7.
为得出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文章基于SWAT模型,并假设降水量的变化标准为±5%、±10%、±15%和不变的情况,温度的变化标准为±1℃、±2℃和不变的情况,模拟不同变化条件下水文径流过程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降水量和温度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呈反相关关系,即当气温降低、降雨增加时,径流呈现增加的趋势,年径流量随降水量减小而变化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流域年径流量随降水量增加而变化的上升幅度,同时,径流变化在双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实测数据为基础,以年均浓度为分析对象,采用3年移动平均法,对某流域8个入海口门(编号为A1~A8)高锰酸盐指数在1987~2011年期间年际变化进行了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9.
陆水枢纽1985年引进美国水文遥测设备,建立了陆水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结束了以往话报方式传递水文信息及水文预报的手算方式,使水文数据远程自动地实时输入微机,快速进行产、汇流计算,更有利于水库的洪水预报及调度,既保证大坝及其下游安全,又减少了上游库区洪灾损失,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太子河南甸水文站建站以来近60年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对其水沙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水文学方法对其变化成因进行定量分解.结果表明:近60年来南甸水文站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呈现明显递减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每10年水沙递减率均值分别为-9.5%和-11.5%.各年代际人类活动影响的比例均超过50%,为其水沙锐减变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太子河流域28个雨量站1967—2016年的降水资料,采用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和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分析太子河流域降水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长序列趋势变化看,近50年年降水量和四季降水量均未通过90%显著性水平下的Kendall趋势检验。从空间变化特征看,整个流域降水量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递增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水文勘测工作的现状,就如何在信息化时代,依托技术进步,改善水文勘测工作方式及优化水文勘测现代化建设管理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水文体制改革,发展水文勘测站队结合的需要,原水电部颁发的《水文勘测站队结合试行办法》需进行补充修订。遵照水利部水文司水文技[1990]101号文通知,于1990年12月底组成规范编写组,长办水文局为组长单位,参加编制单位有吉林、湖南、广西、四川、江苏等省水文总站(局),黄委会水文局,河海大学水文系,南京水文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文分割法对太子河干流本溪段入河污染量进行核定.结果表明:太子河干流本溪段氨氮和COD是2个主要的污染指标;以2018年为基准年,丰水期COD和氨氮入河污染总量分别为4040.6和482.3t/a,枯水期分别为673.4和80.4t/a,平水期分别为2020.3和241.2t/a;从本溪段入口到出口段COD和氨氮污...  相似文献   

15.
行业标准《水文资料整编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审查会于1999年5月18日至19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水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利部水资源水文司、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水利部信息中心,长江委。黄委、松辽委等流域机构水文局及四川、湖北、湖南、江苏等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的专家17位;《规范》编写单位的6位代表出席了会议。1992年,水利部水文司以‘冰文技[1992]gi号”文下达了该《规范》的编制任务,同年11月成立了由水利部水文司,长江委水文局。黄委水文局,河海大学水文系,江苏…  相似文献   

16.
长江委三峡水文局自90年代初期步入市场经济,河道勘测任务的来源、设计、生产、验收等环节较过去完成纵向任务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三峡任务,大都有“短、平、快”的特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搞好河道勘测的质量管理是摆在该局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多年来三峡水文局一直在努力探索,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河道勘测质量管理体系。本文从河道勘测管理的质量意识、项目质量责任制的建立以及质量保证措施和河道勘测工序管理等方面阐述了三峡水文局多年来河道勘测质量管理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使年内展布法在计算季节性天然河流生态流量方面更为适用,以新疆开都河为例,基于流域山恨土海水文站1975—2020年逐月径流资料,用90%保证率逐月径流量代替各月最小径流量,展开了不同改进思路下各时段同期均值比及生态流量的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计算结果合理性,选择按照季节改进的方法,较好体现天然河流变化特征,与我国北方季节性河流水文特征更为吻合。研究结果可为天然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文实验在水文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但由于多种原因,水文实验目前陷入了停滞状态。文章简述了水文实验的发展现状,通过剖析辽宁水文实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宁水文实验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对辽宁水文实验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根据辽阳市的各水文站及雨量站历年的实测径流和降水资料分析,对降水和水资源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总量的多年变化与降水丰枯时段变化同步,并对水资源状况的多年变化进行了分析,为确保今后长期、有效的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将对地表水文过程产生影响。依据秃尾河流域气象站点和水文站的监测数据,利用多年Landsat遥感数据解译出植被及土地覆盖的变化情况。得出降雨量对NDVI值的大小呈正相关影响,而随着1998—2015年NDVI值逐年增高,径流量却逐年降低,二者之间呈现出负相关趋势。说明植被覆盖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流域的径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