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广州两条著名的商业步行街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后认为,广州文化旅游步行街的建设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广州对文化旅游步行街的认识和定位尚不明确,步行街可供开发的空间受到限制,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机制还不完善,休闲设施不足以及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强。广州文化旅游步行街要有长足发展必须转变思想认识,同时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的开发和重视文化旅游步行街品牌的市场营销。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新时代下发展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菏泽文化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和菏泽文化旅游开发的市场条件,提出了菏泽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的思路,并设计出4个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商业企业》2009,(3):24-24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与“南京路步行街”同步诞生。公司以“开发南京路、经营南京路、宣传南京路、体验南京路”为战略定位,充分挖掘和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步行街的“购物、旅游、商务、展示和文化”五大功能的开发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菏泽开发体育旅游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菏泽牡丹花会这一国际性节日促进和发展菏泽体育旅游。本文旨在加快菏泽体育产业步伐,促进本市旅游业的发展,努力使其成为菏泽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著名的牡丹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菏泽市具有的优势是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生态休闲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存在的劣势是发展旅游业的意识落伍,龙头旅游资源季节性强;面临的机遇是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成为热点;面对的威胁是来自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压力。大力发展菏泽市旅游产业,应强化旅游产业意识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意识,制定科学的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构筑旅游产业链群,开展多元化融资,加强区域旅游市场整合营销,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古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且交通便利通畅,政策强势有力,文化产业链初步形成,由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强省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基本形成.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开发速度慢,其原因是旅游管理者观念陈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旅游开发与建设具有盲目性,文化旅游市场促销形式单一.河南省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视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含金量"及文化效力、品位,从优势出发,搞好规划,加大市场促销力度,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应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工程,力争把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的发展优势,实现河南由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强省的跨越式发展,使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山东聊城旅游商品开发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旅游商品的开发一直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无例外,位于山东西部的聊城旅游商品开发也存在不足。转变观念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措施,建立购物步行街、加大宣传力度、开发参与式的旅游商品也对促进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特别是三皇五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近年来旅游开发热点.该类资源具有知名度高、资源内涵丰富、市场竞争激烈、真实性存在争议等特点.本文以北川大禹故里为例,提出了在三皇五帝文化资源开发中,要采取以下产品开发策略:通过确定核心文化价值形成核心产品:强化配置性产品的神圣性和真实性: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打造支持性产品;通过环境和服务营造文化氛围;建设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0.
靖西的壮医药文化颇具旅游开发价值。从其旅游资源来看,靖西位于文化交界地,中药材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初步成型;从旅游价值来看,壮医药文化旅游的推广,具有推动当地园林景观规划、推广健康理念、保护濒危中药植物以及进一步宣传壮医药文化的作用。当前靖西壮医药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进入到打造品牌、建立中药城项目、制定挖掘旅游资源计划的阶段,但仍存在知名度不高、开发力度不够、基础设施不甚完善等问题。因此,靖西壮医药文化旅游要加快发展,应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开展全季旅游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贵阳山区乡村文化旅游有利于打造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拓宽农村非农就业渠道,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然而其发展中面临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不健全、营销推广力度有待提升、产业开发模式趋于单一、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等问题。产业链视角下,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一环,对贵州山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提出提升一产发展水平,夯实三产发展基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多元化开发格局;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内涵等措施,通过探讨促进贵州山区乡村文化旅游的路径,以期更好的推进贵州山区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潮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明显的优势。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短期行为影响持续发展、文化保护意识淡薄、缺少资金投入、缺乏系统营销战略等。为促进潮州文化旅游更好地发展,政府和旅游企业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科学开发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资金投入,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加快人才培养,从物质类文化旅游产品与非物质类文化旅游产品两个角度完善产品开发思路,以达到发挥文化优势提高旅游产业品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周仁 《商场现代化》2009,(34):54-55
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也存在旅游文化资源含金量挖掘不足、旅游品牌打造不够、开发不平衡等劣势,稳定的政治环境、较好的政策支持、奥运帆船赛的后续效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带来了机遇,但竞争也带来了挑战。因此,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取得更大的效益,使青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旅游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4.
契丹文化内涵丰富,赤峰是契丹文化的发祥地,开发契丹旅游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开发过程又遇到诸多难题。因此,本文立足当地实际,将文化优势与现实资源相结合,提出了对契丹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些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玉蓉  郑涛 《江苏商论》2011,(1):147-149
21世纪是充满创意的时代,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迅速成为了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与自主创新的新动力.本文首先阐明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内涵,然后对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了深入的SWOT分析.最后,从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培育研发基地、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具体战略.  相似文献   

16.
金源文化具有民族上、地域上和历史上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源文化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着旅游产品单一,开发能力薄弱,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应合理规划和建设旅游景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金源文化的知名度,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恢复或重现金朝时的部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场景,再现满族祖先女真人的生活习俗,从而丰富哈尔滨的旅游资源,改善哈尔滨的旅游产品结构,从而拉动哈尔滨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岭南餐饮文化对世界旅游餐饮业影响广泛.岭南餐饮文化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主要是其广泛地吸收了国内外不同饮食文化的优势,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餐饮文化.但是,岭南餐饮文化在现代旅游的开发中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餐饮文化的开发中,要避免只重餐饮而轻文化的现象,努力提升餐饮文化在饮食科学中的创新力,不断开发可以满足大众旅游需要的餐饮文化产品,才能为我国旅游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金源文化具有民族上、地域上和历史上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源文化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着旅游产品单一,开发能力薄弱,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应合理规划和建设旅游景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金源文化的知名度,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恢复或重现金朝时的部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场景,再现满族祖先女真人的生活习俗,从而丰富哈尔滨的旅游资源,改善哈尔滨的旅游产品结构,从而拉动哈尔滨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武鸣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资源基础条件良好,加上武鸣独有的区位优势条件,武鸣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武鸣的文化旅游资源体系是以典型骆越文化为引领的壮乡旅游文化,由此衍生出休闲养生旅游文化、骆越历史旅游文化、壮乡风情旅游文化等内容,在进行深入开发的过程中,在注意遵循一些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灵活活化资源,有利于武鸣旅游品牌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具有丰富、优越、得天独厚的旅游生态和景观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业潜力巨大但由于存在季节性的劣势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使许多森林资源优势没转化为经济优势,造成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发展吉林森林旅游业,应从吉林省森林旅游业优劣分析入手,强化森林旅游宣传,推进森林旅游市场的多元化建设,大力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现存潜力,拓展市场需求,追求效益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