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马向敏 《浙商》2010,(2):118-119
目前,占世界皮草市场半壁江山的俄罗斯市场交易秩序依然不稳定,再加上“灰色清关”事件让中国企业雪上加霜,皮草市场的低迷状况可能还会延续。不过,也有好消息、在等着他们。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俄贸易的提升,对俄运输出口也在大幅增长 提起中俄物流,很多出口商都认为是个复杂的问题,其中“灰色清关”是个绕不开的词。“灰色清关”问题并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虽然近年来,双方海关不断规范其进出口秩序,但是仍有出口企业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3.
猖獗的“灰色清关”现象是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长期弊病。2005年8月,俄工商会副会长在《关于轻纺商品市场的经济安全问题及解决出路》专题会议上,引用了俄中央银行的估算数字,称俄每年的灰色进口规模约125亿美元,灰色进口商品主要来自东南亚各国、中国和土耳其。在个别品种上,“灰色清关”的商品甚至超过俄产同类商品的1~1.5倍,尤其以轻纺行业受害最深。  相似文献   

4.
“灰色清关”不仅存在于中俄贸易,而且也存在于俄罗斯与欧洲国家、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中。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灰色清关”的普遍性不仅表明俄罗斯国产商品的有效供给远远小于有效需求,表明俄罗斯进口关税税率水平过高,而且还表明俄罗斯海关机构腐败程度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5.
“灰色清关”作为对俄民间贸易中的一个问题,发展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具有偷税漏税的性质,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国内外就如何评价这种特殊的清关方式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今年2月10日发生在莫斯科的“埃米拉事件”,中国商人货物遭查抄没收,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俄民间贸易中的“灰色清关”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为中俄两国产品贸易合作带来极大推动力,这一背景下健全两国物流网络迫在眉睫。中国向俄罗斯出口茶产品物流方面依然存在较多掣肘因素,如俄罗斯境内物流水平低、仓储运输质控难度高、缺乏专业化的冷链设备、“灰色清关”模式风险大。针对于此,应从提升俄罗斯本地物流效率、优化存储运输环境、补足配送设备缺失、脱离“灰色清关”四个方面重点突破,以提升中国茶产品出口俄罗斯物流能力。  相似文献   

7.
《进出口经理人》2006,(6):12-12
中国成全球反倾销目标,俄将加大“灰色清关”监管,铅等六类物质被列为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退税调整限制“两高一资”,商务部启动农产品出口行业预警机制,护照期满将不准延期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原因和俄罗斯的特殊国情.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很多中国商品都是通过“包机包税”、“包车包税”、“包柜包税”、随身免税携带(“手拎包”)等途径进入俄罗斯市场上销售的。而所谓的“灰色清关”(亦称“灰色通关”)就是由中俄双方的货运公司联合办理中国货物的出口业务。货主只要向货运公司缴纳一笔费用,自己不用和海关打任何交道.就可以由货运公司将货物运往目的地,并由货运公司委托的“清关公司”或“报关行”代理清关。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俄方痼疾”的“灰色清关”事件又一次发作。 2009年6月29日,俄有关部门突然下令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未给商户预留处理货物、清理摊位的时间,导致大批在俄华商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使中国国内数千家关联出口企业受到影响。有报道称,俄数万华商被指走私,一夜间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10.
“中俄两国山水相连。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曾这样说。正如习主席所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俄双边经贸逆势上扬,规模不断扩大。这体现出两国经济高度互补、利益高度契合、合作前景广阔。然而,在开拓俄罗斯市场过程中,中国企业遇到了重重困难:灰色清关困扰、营销网络欠缺、销售平台过窄、投资渠道不畅……这一切让美好的前景显得咫尺天涯。习主席访饿时说:“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本期封面报道将力图为企业找到适合俄罗斯市场的“那双鞋”。  相似文献   

11.
2004年2月12日,俄内务部出动大量警力查抄了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中国商人的货物,使几十名华商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类似的查抄事件屡屡发生,这主要涉及多年来中俄双方存在的非正规贸易问题,即“包机包税”、“包车包税”等“灰色清关”贸易方式。据了  相似文献   

12.
“灰色清关”被取代是历史的必然。按照俄罗斯的法律,只有在俄方正式注册的公司才有权从事进口业务。从理论上讲,绝大多数华商根本就没有直接从事中俄贸易的资格。在此背景下,一批专门为中国商人代理进口业务的“清关公司”随之应运而生。本次查抄事件可能是  相似文献   

13.
一从“灰色清关”向“白色清关”转型 在苏联解体后的近20年时间里,中俄民间贸易走过了一条曲折而畸形的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政治动荡,经济衰退,导致商品特别是大众消费品奇缺。为解决民众消费之需,同时也为解决俄罗斯正规清关(亦称“白色清关”)手续繁杂、海关官员办事拖沓的问题,“灰色清关”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倪轶容记者 《浙商》2009,(15):56-58
就像那旬经典台词:“出来混,迟早要还的。”6月18日,俄政府宣布销毁20亿美元的中国“走私”商品,并要求莫斯科市尽快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曾经的“避风港”俨然成了“风暴滩”。但愿一个“灰色清关”时代的终结,是另—个更有安全保障的法制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中俄贸易中的灰色清关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2月俄罗斯强力部门查抄中国商人货物的艾米拉事件再次暴露了中俄民间贸易存在的问题——灰色清关,灰色清关已经成为中俄民间贸易的瓶颈,严重制约了中俄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本文就此展开,解释了什么是灰色清关,灰色清关形成的历史背景,分别从俄方和中方的角度分析了灰色清关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解决灰色清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前9个月中俄贸易大幅下降;2009年9月中国对俄贸易实现环比增长20%;预计2009年中俄双边贸易额降至400亿美元;中俄海关合作培训进出口企业;满洲里口岸2009年前三季度进出口货运量1719万吨;满洲里海关引导企业免遭“灰色清关”损失;黑龙江省水泥出口跌幅巨大;2009年前三季度满洲里口岸出口汽车156辆;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前9个月中俄贸易大幅下降;2009年9月中国对俄贸易实现环比增长20%;预计2009年中俄双边贸易额降至400亿美元;中俄海关合作培训进出口企业;满洲里口岸2009年前三季度进出口货运量1719万吨;满洲里海关引导企业免遭“灰色清关”损失;黑龙江省水泥出口跌幅巨大;2009年前三季度满洲里口岸出口汽车156辆;  相似文献   

18.
“灰色清关”不仅严重威胁着中俄两国的民间贸易,而且制约着中俄两国正常经贸关系的发展。(1)华商的权益得不到保障,随时都有倾家荡产的危险,而俄“清关公司”、海关等部门则坐收渔利。(2)尤其需要重视的是,正是这条变相走私渠道所提供的偷漏税好处,助长了小商  相似文献   

19.
灰色清关、关闭华商市场、扣押中国货物……接连遭遇俄罗斯市场巨变的中国商人损失巨大,也包括众多成都鞋老板。面对庞大的东、中欧市场,“成都鞋”该何去何从?近日,筹备三年多的乌克兰“中国商贸城”来武侯女鞋之都招商,让鞋老板们看到曙光。但是,转战乌克兰到底是福是祸,众鞋企心中都没底。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末起.各成员方提起的反倾销案件中涉及中国的位居第一。其中很多中国拳头产品在实施反倾销措施后,被完全逐出当地市场。反倾销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认定倾销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会计支持.但作为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对反倾销.你准备好了吗?具体说来.会计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装备”自己,应对反倾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