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浙江省文成县金炉乡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穷山乡。该乡在省农科院驻乡特派员的指导下,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成立了文成县兔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0万元,创办了“浙江省农科院文成益民良种兔繁育场”,指导农民发展兔业生产。目前全乡发展养兔专业户860多户,其中规模经营户150多户,年肉兔饲养量达15.2万只,年销售肉兔12万只以上,年产值450万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1850万元的24.3%。农民养兔业人均纯收入392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2388元的16.4%。金炉乡适应养兔产业的发展,抓好肉兔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外,注意做好兔子的饲料供应和防疫。投…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江西省万载县仙源乡根据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肉兔生产。去年全乡养兔户已发展到2770户,占总户数的95%,肉兔饲养量达4.2万只,出笼1.8万只,户平增收72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肉兔乡。  相似文献   

3.
上庄乡共有24个村,6500户,2.4万人,耕地3.6万亩。去年以来,该乡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多措并举,使“122”富民工程成为全民创业的大舞台,实现了农民增收的大突破。去年,市补资金597万元,带动农民投入1200万元,发展冷棚1500亩,实现农民增收1800万元,人均增收750元。今年,全民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全乡农民已先行投入1980万元,新上冷棚2000多亩,全乡设施果菜发展到近5000亩,有13个村实现了户均一亩冷棚。今年,全乡仅冷棚一项就可增收5500万元,人均增收2300元。棚室被群众高兴地称为“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4.
被人们称为“干死蛤蟆,饿死老鼠”的永丰县北坑乡,是一个“吃粮靠回供,用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边远老区特困乡。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这里是单一的粮食生产,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水平低下。1980年,全乡人均收入仅47元,人均口粮280斤,每年要吃国家回供粮食70至08万斤。全乡1288户农业户中有928户(占总户数的72%)欠债,金额达15.4万元、户均欠债166  相似文献   

5.
“一户一策”扶贫攻坚江西省委组织部驻宁都县肖田乡蹲点工作组宁都县肖田乡地处赣州地区最北端的偏远山区,1985年全乡人均收入只有15.1元,有1083户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被省定为老区特困乡。经过八年的扶贫开发,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6元,90%...  相似文献   

6.
卢仕仁  黄文 《乡镇经济》2001,(10):44-45
合肥郊区三十岗乡地处合肥城区的西北部,距市区15公里。全乡有9个村、107个村民组、3231户、1.3万人、2.6万亩耕地。该乡处在江淮分水岭背脊,有“七冲八岗”之说,缺水易旱,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乡,也是郊区最落后的困难乡。1996年,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470元,比郊区平均水平低2100元,比全市农民平均收入低202元。从1997年开始,该乡转变观念,扬长避短,走出了一条“压水扩旱、压粮扩经、科技促调”的结构调整新路子,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天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的1470元增加到2000年的2740元,年均递增16.78%,大大高出省、市、区平均水平,成为人们关注的“三十岗现象”。为什么地处合肥郊区有较好区位优势的三十岗乡过去发展慢,现在发展快?为什么同处江淮分水岭,有的乡镇结构调整慢,三十岗乡结构调整效果好?通过调查,三十岗乡农业结构调整成功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以下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万载县赤兴乡是湘赣边界的老区特困乡。近两年来,根据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以花炮生产为龙头,实行花炮、引线、造纸、烧碱产品系列开发,收到了“扶持一个点,安排一批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去年,花炮系列产品总产值达142万元,实现税利34.4万元。厂内新吸收职工278人,人均年工资561元;厂外安排下手工1516户,其中特、贫困户955户,下手工工资收入合计47.16万元。全乡人均增收40.11元,加上其他各业收入,比1985年净增134元,增长49.3%,其中特困户人均增收141元,增长79.2%。全乡442户特因户,已有356户解决了温饱,占80.54%。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区建设》2006,(10):35-36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原为安康县,2000年安康地区撤地设市后改为汉滨区。2005年底,全区辖46个乡(镇、办事处)25万户(其中农户19万户),总人口94.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31万人,占总人口的78.25%。有耕地62.5万亩。2005年全区GDP53.38亿元,人均GDP5622元。区财政总收入324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365元。  相似文献   

9.
从1987年起,安徽省巢湖市钓鱼乡螃蟹养殖从无到有,发展迅速,1998年,养蟹面积6000多亩,创产值近5000万元,实现利润1800万元,全乡人均获利1286元,成为安徽省第二大螃蟹养殖基地。钓鱼是个小乡,人均耕地不足1亩,农民要想致富,必须提高土...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玉山县童坊乡位于赣东北怀玉山脉,是个老区特困乡。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守着人平4.3分田,一年到头早出晚归,辛苦劳碌,还不能解决温饱。近几年来,在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发罗纹石矿,扩大砚台生产,拓宽了老区致富门路。据近三年统计,全乡砚台产值达100.9万元,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的10%,上缴税收7.06万元,实现利润11万元,出口创汇31.5万美元;安排了劳动力623人(其中特困户379户379人,占全乡特困户的61%),每户从砚台生产中一年可得纯收入575元。去年,这379户特困户全部解决了温饱,开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合作经济》2000,(12):34-34
陵阳镇地处河南省林州市东北部十公里处,98年7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了“兔业合作社”,现在专业合作社已发展专业农户320户,入社股金9.1万元,长毛兔存栏量达到13000只,年产值可达80余万元,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萍乡市龙台乡地处山区,是个老区特困乡,特困户占总农户32%,1983年以来,该乡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有关部门扶助发展资金11万元,落实扶持项目85个,按照少花钱,多办事,重效益的原则,取得较好的效果,1988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00万元,比1985年增长66%,平均每年递增22%,工业总产值增长103%,人平收入450元,人均口粮680斤,全乡100%的贫困户解决了温饱,其中34%的贫困户跨入了致富行列。  相似文献   

13.
新发乡座落在小兴安岭南坡,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乡。全乡有8个行政村,25个自然屯,居民3079户,12125人,现有耕地88868亩,人均7.3亩。几年来,他们在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通知》精神指导下,紧紧把握深化改革这条主线,坚持走全面综合发展的路子,社区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1年,全乡粮豆总产达18975吨,总收入达到173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0元。经  相似文献   

14.
让党的阳光照耀每一个贫区———江西省部份省直单位挂钩扶贫体会省委组织部扶贫工作组群策群力图攻坚省委组织部从1997年起,重点挂钩扶贫宁都县蔡江乡。该乡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790元。贫困户678户,占全乡农户的23%。工作组进驻扶贫后,认真贯彻中...  相似文献   

15.
温岭市泽国镇是浙江省确定的中心城镇,镇域面积37.05平方公里,人口9万。“工贸并举,民营为主”是泽国镇经济的显著特点,全镇有70%以上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现有非公有制经济企业1680余家,2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47.28亿元,财政税收达655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17元。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苍南县西南山区原有19个贫困乡镇,涉及417个行政村,7.7万户,30.7万贫困人口。经过几年的扶贫攻坚,到1997年底,全县实现乡镇级基本脱贫,目前为止,贫困村下降为48个,贫困户下降为0.7万户,贫困人口下降到2.78万人,扶贫攻坚取得辉煌成就。一是山区经济总量逐年增加。1998年19个贫困乡镇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2万元,财政税收1691.6万元,分别比实施“三三八”攻坚计划前的1994年的6亿元和771万元,增长86%和119%。农民人均年收入也逐步提高,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17.
杰坝乡2003年全乡GDP2700万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3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3元,农民人均存款余额500元。围绕农民增收致富这个中心,杰坝乡2004年提出了“基础强乡、旅游活乡,产业富乡”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0元的目标。具体做法是:1、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2002年杰坝乡被省确定为重点贫困乡,至2005年每年将不少于50万元扶贫开发资金用于解决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同时,杰坝乡将开展好“321”结对扶贫帮困活动,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预计到2005年,人均GDP可达到5205…  相似文献   

18.
盐都县老区开发促进会对秦南镇张燕村、北蒋乡屯村,伍佐镇构港村和大纵湖镇马沈村,就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进行了一次重点调查和剖析。   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央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正确而重大决策。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是壮大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统计,去年四个村的三业总产值为 15889.44万元, 三业纯收入 3310.76万元,人平收入 4092元,高于该四乡(镇)人均收入 15%以上。 其中多种经营总收入为 4637.5万元,人平纯收入 3019元, 分别占三业总收入和人平收入的 51%和 60%左右。二是农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张燕、屯村、构港、马沈四个村,去年多种经营人均纯收入依次为 3446元、 2038元、 2811元和 4399元,农民年收入 60%~ 70%得益于多种经营。在大搞特经、特种、特优等多种经营生产的各类专业大户中,年纯收入超 3万元的 201户,超 5万元的 143户,超 10万元的 81户,超 10万元以上 39户。马沈村水产养殖专业大户宋洪林, 1999年投入 13万元承...  相似文献   

19.
《青海经济研究》2004,(4):18-24
全省农村固定观察点(贵德县大史家村、湟中县小磨村、互助县高羌村、乐都县业善洼村)共有991户,4048人,2199个劳动力,耕地面积6763亩。改革开放以来,四村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四村经济总收人732.1万元,其中二、三产业收人235.8万元,占32.2%,农民人均纯收入213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20元。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民职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根据2003年度四村调查汇总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寿县大顺镇地处瓦埠湖畈区,由于长期受穷,人民期盼早日致富,建乡之初便有了“大顺”之名。自1998年新一届党委、政府就任后,在县委书记定点帮扶下,这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1560元,贫困人口由1997年的1.2万人下降到870人,1893户贫困户告别了长期居住的临时庵棚和草危房,康居住房比重由45%上升到83%,并在1999年被批准撤乡建镇,日渐走上了富民强镇的道路。激发精神 向贫困宣战 长期的贫困,不仅造成人们生活上的艰辛,也象枷锁一样折磨着人们的精神,使当地群众滋生了悲观、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