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自1983年国家审计机关建立之初,就作出了在部门单位内部建立内审机构,在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下实施内部审计监督的规定,可见内部审计随国家审计一并诞生,就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国家审计指导监管内部审计。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并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进一步明确了审计机关依法负有对内部审计指导和监督的职责。十几年来,国家审计认真履行对内部审计指导与监督的职责,在以下方面开展了人付工作:制定内部审计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2.
按《审计法》要求,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并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地市建委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这个要求,建立和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但目前我区一些地市建委,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按要求建立内审机构,审计大都由会计兼  相似文献   

3.
《审计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但是,审计署在1995年7月14日发布实施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没有对内部审计机构在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中的“定位”作出具体规定。内部审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29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内部审计,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这条既规定了哪些部门和企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审制度,又规定了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关系。但有人认为,以法律形式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关系作出这种规定,在理论上依据不足,在实践上"指导和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内部审计,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监督”.那么对国家审计而言如何加强《审计法》赋予的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职能呢?内部审计是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年初,我局领导会议研究决定要下决心搞好我县的内部审计工作,完善审计体系建设.于是配备了专职人员主抓内部审计工作,在加强  相似文献   

6.
浅谈内部审计监督关口前移的途径胡运球《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我国大多数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已建立十周年,开展了诸如:财务收支、工程投...  相似文献   

7.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审计的指导下,大量的内部审计组织相继建立起来,开展了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在维护财经法纪、监督会计信息真实,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审计法》的颁布,更加速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审计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审计制度,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内部审计,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审计法》为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它必将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内审机构设置的误区。按《审计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的要求。许多部门、单位相应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但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部分单位的领导由于对内审机构的性质、职能以及审计含意还不能正确理解,致使在机构设置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其主要表现有:将机构设置在财务或统计部  相似文献   

9.
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行政事业审计工作马海林《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应当接受审计监督。这一规定,实际上是为审计机关对综合经济监督部门进行再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而对各综合经济监督部门执行的再监督,一般属于行政...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边恭甫《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29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内部审计,应...  相似文献   

11.
《审计法》为加强财政收支审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它突出了加强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外资金进行审计的内容。《审计法》共7章51条。第一章总则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应当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并将它列在其他应当接受审计监督对象和内容之首。这表明了财政收支审计是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对企事业单位和有关专项资金、基金的财务收支审计应围绕这一任务去开展,它们是财政收支审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也就是说,现行及今后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均应依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因此,作为审计监督对象的行政机关,也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13.
浅谈《审计法》实施后的内部审计工作龚应祥,杜亨达,龙爱国《审计法》明确规定“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内部审计,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这一规定.为进一步发展内部审计事业开辟了广阔思路。笔者结合对《审计法》的学习和理解.参照国...  相似文献   

14.
《审计法》第29条规定:“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内部审计,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现就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问题,谈些看法。 一、指导监督的必要性 1.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不仅是加强自我约束和实现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而且是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章第六十八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监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政府采购各当事人有关政府采购活动,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明确了审计机关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监督的法律职责,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  相似文献   

16.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1、国资委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负责对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2、各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并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专业化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规章制度并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7.
合同审计是依据相关的准则,对合同运行进行监督、评价的行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是否应对本企业合同实施审计及如何有效的监督,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分析总结的事。本文仅就四个问题,谈点肤浅认识。一、企业合同是否应受内部审计监督市场经济下,合同作为表现民事法律关系的形式,被企业广泛的运用,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书载体。合同运行应否受到内部审计的监督,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国家法律有规定。《审计法》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国家审计署于一九九五年七月作出《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规定》要求内审部门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该《规定》第八条用直接举例法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对本部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为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帐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活动。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  相似文献   

19.
《审计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内部审计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首先,作为"审计监督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内部审计制度,第一次为国家法律所肯定,其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跨入了制度化、法制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第二,对各部门、各单位、企业事业组织来说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既是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保证企业经营活动规范有效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他们应当履行的一项法律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行内部审计制度是国家意志在企业管理上的一种体现,而不再是一种纯粹的企业内部行为;第三,《审计法》规定,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  相似文献   

20.
1982年颁布的新《宪法》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从此,审计理论工作者对政府审计的高层次监督地位问题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