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6年国际资本流动新格局中南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研究所陈全伟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日趋加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放宽了对资本输入输出的限制。国际资本供给和需求出现双膨胀,流动...  相似文献   

2.
国际资本流动是金融全球化发展最显著的经济现象。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国际资本流动在总量上非常丰富,其规模增长也十分迅速,但在全球的分布却很不平衡。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资本流动悖论表明,新兴市场国家还远未融入金融全球化。面对金融全球化势不可挡的趋势,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如何应对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辉 《辽宁经济》2006,(4):38-38
国际资本流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继续扩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大幅度上升。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各国对资本管制的逐渐放松,金融创新产品的大量开发和使用,推动了国际资本流动以远远高于全球生产总值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郑海  王杰 《特区经济》2009,(4):79-80
随着全球金融业发生深刻的变化,金融并购的规模和金额越来越大,推动了国际资本结构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张。本文正是基于此,首先对金融业并购的动因进行分析,然后对金融企业并购的正效率和负效率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相关领域的研究带来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叶翔 《浙江经济》2003,(16):58-6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向开放和自由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金融业务与机构的跨境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上同质金融资产在价格上的趋同,等等。金融自由化的实质是各国放松金融管制,更主要的是金融制度的开放和市场化以及金融机制的同化。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过程中 ,国际游资常被直观视为爆发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 ,本文则力图从过程的角度证明国际资本进入金融衍生市场后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而国际资本可能存在的垄断与霸权色彩则是在其尚未进入金融市场时就己能够轻易拥有 ,因而对于民族国家来说 ,一个明智的开放态度和有力的宏观金融稳定措施便是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重中之重了。  相似文献   

7.
李婧 《亚太经济》2008,(6):29-33
2006年以来,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的大幅贬值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流向中国,威胁中国的金融安全,使中国有步骤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促进跨境资金双向流动的计划受到挑战。中国需要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市场化原则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采取盯住货币汇率制度、完善外汇市场等手段,促进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灵活;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经济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莫理宁  吴清 《特区经济》2005,(8):244-245
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需求分析1.经济全球化下因东亚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需要加强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下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和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导致金融投机资本与金融泡沫大量滋生;形成了全球脆弱的金融经济架构。亚洲地区是新兴资本市场和离岸金融中心集聚之地,由于内部资本市场不发达或资金基础不稳定,受汇率和短期资本影响尤为明显。1997东亚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以及世界深感震撼,东亚危机的严重性和传染性暴露了东亚原有货币金融体制的缺陷—一个孤立的经济体很难独善其身。正是这样的背景对东亚金融合…  相似文献   

9.
历经3年调整后,从2003年3月中旬开始,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相继回升,并迅速波及到新兴市场.这次全球资本市场形势的好转,是与各国货币当局低利率政策形成的充足流动性,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增加分不开的,但根本原因是企业盈利状况的好转和预期收益的增加。全球资本市场形势的好转,会促进企业资产平衡表状况改善,促进私人投资回升,从而加速世界经济增长。国际资本流动,已经成为决定全球资本市场资产收益的重要因素;其流动方向,可以通过全球主要汇率的升降明显地显现出来。全球资本市场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使我国经济面临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各国金融管制的逐渐放松,国际资本流动日趋自由化,各国上市公司寻求到国际资本市场海外上市的现象也与日俱增。在持续的海外上市热潮中,一大批中国优质企业也在海外上市。在各国公司海外上市现象不断涌现的同时,对这一国际资本市场新现象的研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宋海 《开放导报》2002,(6):22-24
当前全球金融一体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与规模已经超过了金本位制度下的鼎盛时期(Maurice Obstfeld及Alan Talor,1997、2002)).  相似文献   

12.
杜艺中 《特区经济》2010,(10):13-14
资本账户开放已成为全球金融一体化一个事实,开放资本账户也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一直以来对资本账户开放持支持与反对的观点均有。中国资本账户开放面临的一个直接而首要的问题,就是国际资本流入流出中国资本市场的数量、速度大不同于以往。证券投资成为最显著的不同于资本账户开放前的一种国际流动资本在中国境内的资本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3.
汪强 《天津经济》2003,(3):51-54
面对新经济的挑战,世界金融市场的联系必将愈来愈密切,金融竞争也将愈来愈激烈。加入WTO使中国经济融人全球一体化,中国资本市场也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员,按照国际通行的基本规则和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征程已经开始了。站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间点上,我们清晰地看到,国际市场已成中国市场的延伸,而中国市场更已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之后,中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快速接通全球资本血脉,以前所未有的高光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但需要理解的是:中国为什么需要如此迅速地开放金融、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全球失衡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失衡。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发展差异的国际分工模型以阐释当前全球失衡的微观机制。在生产过程可分割的条件下,金融发展的差异会使得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在产品创新环节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则在生产环节上具有比较优势,两类国家会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垂直分工。当国际商品流动或资本流动完全自由时,经常项目会保持平衡;但是,当国际资本的流动存在障碍时,这种国际分工就会引发经常账户的失衡。本文基于50个国家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程度和FDI净流出都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但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的关系,对于专业化从事创新活动的国家和专业化从事生产活动的国家而言则正好相反,前者是正相关,后者为负相关。这表明本文的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全球不均衡货币、金融体系下的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主的全球不均衡货币、金融体系,是国际流动性膨胀的根本原因,也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个背景,本文着重阐述在这个体系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汇率问题、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及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上个世纪末和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失衡。全球经济失衡一方面表现为全球逐渐变成金融主导的经济,国际金融的发展远远快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金融资产越来越集中在美国,美国成为当今最为重要的金融巨头。另一方面是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因此,少数富人的政策及其行为,对全球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主要集中依靠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但是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同时存在内部经济失衡,美国经济失衡和中国经济失衡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形成全球的经济金融结构失衡。美国经济结构失衡在于消费日益成为美国经济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使我国会计准则需不断修缮。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金融市  相似文献   

19.
吕亮  杨志伟 《特区经济》2005,(6):152-15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进,各国银行业纷纷取消法律限制。银行业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张,加速了资本流动和金融创新浪潮的兴起,促进了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展示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我国银行业必须实施国际化战略。一、银行国际化的内容所谓银行国际化,是指银行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到海外建立机构开展业务,其经营由国内发展到国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一是业务国际化,指银行的业务主要是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服务,通过跨国界经营,扩大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渠道,扩展业务…  相似文献   

20.
从国际和历史角度看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两年来,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国民经济金融安全问题的热烈讨论.一些意见主要针对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针对各种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入本国经济及可能带来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