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国家首批十三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是青海省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的重点地区。本文分析了金融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节能减排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成为青海省的重点开发区域和重要经济增长极。同时,青海保险业经过近年来的长足发展,已具备了进一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保险业参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正逢其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相关背景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地处青藏高原北部,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总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1.7%,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区域范围主体为柴达木盆地.截至2004年底,柴达木地区累计发现各类矿产86种,占全省的64%,占全国的50%。地区保有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16.27万亿元,占全省矿产资源潜在总价值的95%,占全国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价值的13%。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对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实际出发,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应用于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结合资产证券化的结构和特点,探讨适合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为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柴达木循环经济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途径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倒,分析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的可行性及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产业园区拓宽资金来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薛军峰 《青海金融》2006,(B10):43-44
2005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被正式列入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立,对格尔木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机遇,促使格尔木尽快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作为社会经济管理重要组成之一的外汇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应认真思考外汇管理部门如何为格尔木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发展环境金融是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对如何发展环境金融,并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兴华 《青海金融》2006,(B10):32-33
2005年10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列入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为海西州发展“平安海西”“信用海西”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动力。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成为海西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金融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问题,实施有效金融支持,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
由于特殊的经济地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保险业具有风险复杂化、险种多样化、市场多元化等特点。但保险业在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中尚存在经营理念不适应、经营队伍不适应、服务手段不适应、体制创新不够等问题。发挥保险业在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须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思路、优化人才配置、调整营销策略、优化业务结构、推进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0.
《青海金融》2010,(11):30-32
本文对《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正式列入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本文从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背景入手.探讨了资源型地区金融业与循环经济的牵引互动效应.金融资源配置的重点领域.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快资源型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阐述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现状,指出了金融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金融进一步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情况和金融支持状况做了调查,指出了试验区发展和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海西实际,提出了试验区进一步发展以及金融支持试验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灵魂.在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005年10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该试验区发展势头迅猛、成效显著,已成为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5.
王世元 《青海金融》2009,(12):31-33
产业集群以其强大的带动幅射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调查,在肯定产业集群对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同时,客观分析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并对产业集群的后续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锋 《青海金融》2006,(B10):24-25
2005年11月,海西州被批准为国家级“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西州委州政府在《海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结合海西实际,对试验区发展,做出了具体的发展规划。试验区的成立和海西经济的发展规划,对海西金融服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行模式,正式引入我国后,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已充分彰显出其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力。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应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促其发展,同时提升自身规模效益,实现永续双赢。  相似文献   

18.
邵辉 《青海金融》2013,(2):34-37
本文依据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功经验,设计了青藏高原畜牧业循环经济区等三个循环经济区,在大区域层次上探索青藏高原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了融入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体系并提出相关金融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异地贷款源源不断地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输入资金血液。本文分析了试验区异地贷款增长迅猛,在助推经济发展的同时,存在异地贷款管理真空、金融数据统计失真、金融机构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异地贷款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世彪 《青海金融》2006,(B10):39-40
2005年10月27日,被誉为“聚宝盆”的青海省海西州柴达木地区作为循环经济试验区,由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这一决定无疑给青海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有利时机,也将助推海西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给金融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