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高糖价怪相     
<正>1月21日,2009/2010榨季第三批国家储备糖36万吨成功抛售,这本为稳定糖价的调控措施却迎来国内各大市场糖价的大幅上涨,国内电子盘食糖交易当天甚至出现了久违的涨停。业内人士认为,在糖价快速飙升的同时,相应的风险也已经显现。越调控越上涨国家储备糖是国家对糖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调控的目标是保障市场供应,保持糖价平稳,保护工农业生产与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西安市食糖贸易商王中锋心里乐滋滋的,春节后才从朋友手中接过来的400吨郑糖期货仓单不断升值,这让他喜上眉梢。2月23日,纽约原糖5月合约期价涨幅接近9%,上涨了1.06美分/磅,创出近年来单日最大涨幅。由于当前国内糖市相当一部分需求依靠进口糖和走私糖来满足,因此,国际糖价的上涨很快就传导到了国内糖市,郑糖期价在3  相似文献   

3.
<正>化解糖业困局,关键要改变"政府蔗"与"市场糖"的关系。对糖实行目标价格管理,成本低、补贴少,具有较强可行性。糖市怎么了?价格调控机制不健全,"政府蔗"遭遇"市场糖",低价进口糖大量涌入,新榨季在即,糖价仍未回暖。从2010/2011年最高价7800元/吨,到今年9月的3900元/吨,国内糖价跌幅达50%,糖业全行业亏损、糖农减收。糖产业到底怎么了?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马占平分析,近几年糖价大跌,进口糖大量涌入是主因。加入世贸组织头10年,我国每年进口食糖基本在100万吨左右。但从2010/2011制糖期开始,国内外糖价倒挂加剧,低价进口糖严  相似文献   

4.
从2011年到本榨季,我国食糖价格经历了大幅下跌。2011年8月最高达到7810元/吨,目前的陈糖已跌至4200元/吨左右,新榨季的新糖仅为4400元/吨左右。近3年里,糖价跌幅接近50%。广西作为我国食糖主产区,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全区涉糖农民人口2600万人。糖价持续跳水,对糖企、蔗农有何影响,糖价何时会探底回升,糖业如何突围?  相似文献   

5.
一、2006/07榨季糖厂相继开机生产,目前销糖率较高. 据农业部门预计,2006年全闰糖料面积较去年增长10%以上.预计2006/07榨季糖料产量为10549.7万吨,产糖1050万吨左右,我国食糖市场供应充足. 目前,糖厂即将全面开机生产,12月份将进入榨糖高峰.截至10月末,2006/07榨季全国累计产糖19.25万吨,同比增加2.25万吨.目前食糖平均产销率在70%以上,广西和北方产区在90%以上,部分地区糖源紧张. 二、1-10月我国食糖进出口均下降,出口降幅大于进口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8月,国内期现货糖价加速下滑,这让市场质疑进口糖自律措施效果的持久性,同时市场也担心持续下跌的糖价将使得国内食糖产业再次遭受挫折。今年上半年,受国内糖市出现明显产不足需格局提振,加上食糖行业针对进口糖实施了行业自律措施,在国内外商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情况下,国内糖市"风景这边独好",价格一路上行。国内食糖产业经历  相似文献   

7.
一、食糖行业发展现状(一)当前我国食糖行业发展的特点一是食糖产销量逐年增长,成为世界主要食糖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的食糖产量从1999/2000年度的686.9万吨增加到2007/2008年度的1484.02万吨,累计增长116%,年均增长14.5%;消费量从820万吨增加到  相似文献   

8.
<正>近4个月我国食糖进口量持续加大,这将在2014年继续施压于国内食糖市场。而全球食糖供求过剩程度的缓解提振了国际糖价,使得国际进口成本与国内现货价格的价差将逐渐缩小,这或在未来逐渐使得进口量有所下降,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食糖的供应压力,但这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一)ISO下调全球食糖供应过剩量ISO下调当前年度全球糖供应过剩量预估至420万吨,较前一次预  相似文献   

9.
正步入5月,传统的白糖消费旺季需求并没有如期启动,国内糖价前期弱势反弹至5500元/吨后再度下行,上方抛压依然较重。目前期货仍然贴水现货,1809与1901合约价差不断走弱。国际糖市方面,印度本榨季创下产量新高,巴西雷亚尔汇率走低等利空因素均压制糖价反弹。本榨季印度或加大对外出口印度历来是产糖大国,但国内消费量较大,通常对外出口量并不多。由于本榨季种植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10.
“卖一吨糖我们要亏本700多元,这样的买卖谁受得了?”近期,国内糖价一跌再跌,一些蔗糖企业主纷纷抱怨。从今年4月下旬起,国内食糖价格持续下滑,近日云南等国内食糖主要交易市场,食糖价格每吨在2700元至2800元左右,低于成本价六七百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1997年至1998年食糖榨季将至,去冬今春的食糖市场将在平淡之中有可能逐渐回升,其升速虽然缓慢,但糖价有了回升的希望。一是有国家的大力扶持。面对1997年食糖市场持续疲软的形势,国家两次出台了收储共80万吨食糖和上半年储备糖不得轮  相似文献   

12.
《农民科技培训》2009,(10):43-43
2008/2009榨季(一个生产期)国内食糖大幅减产.食糖供应出现缺口,导致国内食糖价格持续稳中有涨。由于糖料比较效益持续下降,今年各大糖料产区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面对庞大的储备糖数量,放储将成为近期决定国内糖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糖价从每吨 40 0 0元降至 2 0 0 0元 ;今年 ,糖价反弹 ,从每吨 2 0 0 0元上升到 40 0 0元 ,为此国家从 8月 18日开始抛出储备糖———今年全国各地食糖消费处于紧缺状态 ,前几年从 40 0 0元跌至 2 0 0 0元的糖价 ,如今又回升到每吨 40 0 0元 ,涨幅之大为相关行业带来压力。国家从 8月 18日开始 ,首次以公开拍卖的方式分批抛售 80— 10 0万吨储备糖。动用宏观调控手段 ,平抑糖价 ,以一种更透明、更接近国际惯例的方式操作储备糖 ,使业内市场化进程又推进一步。今年糖价高涨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逆转。近几年 ,全国制…  相似文献   

14.
2001/2002年度榨季我国食糖产量850万吨,比上一榨季的620万吨增加37%.受国家收储政策影响,目前市场糖价已回升到2700元/吨左右,预计在下一榨季开始之前会在此价格水平徘徊.  相似文献   

15.
一、2009/2010年榨季国内外糖业运行情况 (一)2009/2010榨季世界糖业运行情况 据世界糖业组织(ISO)今年2月底预计,2009/2010年榨季全球食糖市场的糖产量将达1.572亿吨,增产470万吨,增长3.1%;全球食糖市场的消费量将达到1.666亿吨,增加250万吨,增长1.5%;产量增幅仍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增长,产需相比食糖缺口940万吨。供需缺口和投机资金大量涌入导致国际食糖大幅上扬,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正14985万吨国家粮食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4985万吨,同比增加955万吨。其中,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3168万吨,同比增加418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4402万吨,同比增加307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7126万吨,同比增加86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289万吨,同比增加144万吨。  相似文献   

17.
数字     
正6088万吨截至11月2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6088万吨,同比增加43万吨。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2002万吨,吨,同比增加183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1421万吨,同比减少466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2504万吨,同比增加214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161万吨,同比增加112万吨。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307万吨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2月2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6177万吨,同比增加307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4617万吨,同比增加338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7972万吨,同比增加685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323万吨,同比增加156万吨。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正11884万吨截至2017年12月2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1884万吨,同比增加1009万吨。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2775万吨,同比增加232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3473万吨,同比减少47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5384万吨,同比增加680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250万吨,同比增加145万吨。  相似文献   

20.
减产超预期以及进口政策超预期是驱动国内糖价上涨的主要逻辑,我们认为,虽然短期糖价受到诸如销售数据不佳等因素的负面影响,但是驱动糖价上行的长期逻辑仍将延续,糖市坚定地走在"牛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