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对2011年CSSCI中最具有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核心期刊和《中国区域经济》所有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以及2011年出版的153部区域经济学领域专著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归纳出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八大热点问题:区域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城市与城市化、区际关系、区域差距、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区域金融、区域政策与管理.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区域经济学热点对各个问题的研究更加具体、深入和微观化,且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空间经济学以人口和财富分布不平衡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和空间分散的基本机理。空间经济学强调空间均衡,因为聚集经济和贸易成本之间的均衡决定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格局。如果研究大尺度范围的空间问题,一般选择存在货币外部性的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框架,如果研究城市内部的局部性空间问题,一般选择存在技术外部性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框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空间经济学及其结合框架下对地区差距及中国地区差距问题研究的回顾发现:经济增长理论能够反映地区差距形成的动态性特征但缺乏空间维度,传统空间经济学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有着较强的解释力但缺乏动态性,二者结合框架下的研究能同时体现动态性和空间维度但缺乏实证检验.基于此分析,今后的研究中应将动态性与空间维度同时纳入地区差距问题研究框架,重视技术进步、知识溢出等“知识关联”因素的作用,对地区差距的发展方向做进一步分析,并拓展创新经济增长理论与空间经济学结合框架下的实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在经济活动中空间因素的提出、描述、应用和解释这一历史主线回顾了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构建出空间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结构,最后指出了空间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15年CSSCI中最具有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核心期刊和《区域经济评论》上发表的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归纳出2015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七个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区域创新、区域产业转移与分工合作、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以及区域政策及评估,并依次对各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述评: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研究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特征、差异以及动力因素;区域发展战略以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两大战略为主进行研究;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城市新城(区)是城镇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区域创新以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为主要研究点;产业转移重点分析了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特征和趋势,产业分工合作以都市圈新型产业分工展开研究;区域资源与环境问题重点分析了环境问题;区域政策主要介绍了我国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构建了新的指标评估体系.总体看来,2015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更注重对未来区域发展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从空间经济学发展历史来看,空间经济学发源于一般经济学,是一般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运用一般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经济空间。由于经济空间的复杂性、独特的结构与不可完全测度性,二者开始分离,然后不断融合,但是空间经济学还没有完全融入一般经济学。空间问题成为经济学的前沿,二者的完全融合有待于双方的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008年CSSCI中最具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归纳出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十大热点,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区域创新、区域金融、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城市群与城市化、FDI及其效应、区域管理及政策。与2007年相比,2008年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地理要素结合发展形成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日益成熟,并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及目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进入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边疆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亟须经济学科学的理论指导,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专门研究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边疆经济学理论体系."边疆"因其特殊的区域性,边疆经济学属于区域经济学的范畴.为应对国际国内经济新形势新因素,在区域经济学的指导下,要探索构建完整的边疆经济发展政策、细化边疆主体功能区规划,同时理顺边疆与沿海及内陆地区的地缘经济关系,从而培育边疆开放发展的新优势,实现边疆地区速度快、质量高、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纳入空间经济学分析框架,通过资本深化和经济一体化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机制.研究结论表明:人均资本深化源于资本创造;资本不能在区际自由流动时,贸易自由度逐渐提高不仅导致核心—边缘结构,而且区际人均实际收入差异将持续存在;资本可以在区际自由流动时,在任何贸易成本下都可能发生集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降低贸易自由度不是经济一体化的全部,逐渐消除生产要素流动障碍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从财政学,金融学以及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中抽象出资本以及资本流动的内容,研究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发展以及缩小区际经济差异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改善我国财政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外资的区域流动以促进区城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