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增发、配股和可转换债券主导了再融资市场。监管政策的变迁带来了股权再融资偏好的何种变化?不同的再融资方式对再融资效率及公司绩效等有何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监管政策的变迁历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当前的再融资状况及各种再融资方式的影响,并给出了规范再融资市场、提高再融资效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股权再融资方式有配股、增发、可转债。自1998年以来,增发再融资方式发展势头赶超配股,成为中国证券市场重要的再融资方式。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前后的经营绩效进行比较,针对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模式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再融资与股票市场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模式存在股权融资比例太大,融资效率低下,融资投向盲目以及融资用途变更的随意性等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考虑对增发等股权再融资方式进行严格审批,规范用途,提高其融资效率和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并加强事后的监督管理等措施,以使上市公司再融资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都有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行为的分析,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会计师》2017,(7)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在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推行注册制的背景下,必须改革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制度。为此,本文对注册制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再融资问题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章卫东  王乔 《会计研究》2003,(11):44-46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与西方财务理论融资顺序相悖。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是股权再融资的成本偏低。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股权结构造成的,过度的股权融资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必须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股权融资的监管、规范市场运作等方面来治理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应该避免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减少对公司价值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国内外仍有不少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我国还呈现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这说明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存在一定理论依据。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解释,结论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找到充分的理由。我国不合理的制度背景,产生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原因,然后就此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在筹措资金方面具有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与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内部融资优先,债务融资其次,股权融资最后”的再融资次序有着明显不同。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现状及内在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情况及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融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机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股权再融资仍是主导.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成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