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施竹产业振兴行动 推动山区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曾多次视察浙江省竹产业发展情况。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是产竹大省,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发挥好蜀南竹海的优势,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并指示当地政府到浙江学习竹产业发展的经验。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竹产业的指示精神、对浙江的殷切期望,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决心,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全国竹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2.
《左传·哀公六年》载:"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是"孺子",乃是春秋时齐景公幼子的名字。史载齐景公非常宠爱孺子。有一次,他在后宫逗孺子玩耍,自己竟趴在地上,让孺子当牛骑。孺子正在玩得高兴,一不小心,从"牛"背上跌下来。  相似文献   

3.
"三不知"一词最早出自<左传>,鲁哀公27年,晋荀瑶率师围郑,荀文子认为未了解敌情,不可铤而走险.他说道:"君子之谋也,始、终、中,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不亦难乎?"荀瑶终因不听劝阻而失败.由此可见,所谓"三不知"是说对一件事情的开始、经过、结局都不了解.  相似文献   

4.
正现已77岁的蔡炳勤教授,行医生涯50余载,在中医学术上治学严谨,闲暇之余追求"游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强调顺其自然来养生,喜听音乐,擅长书法,爱好饮茶。说到饮茶,蔡教授的"茶龄"已有70余载。目前依旧耳聪目明、身康体健,而且始终工作在临床和教学的一线,其中不得不说的秘诀就在这个"茶"字上面。记者:请问蔡老您是如何与茶结缘的?有哪些饮茶的趣闻轶事和心得可以和我们分享?蔡炳勤:很小的时候,有一年春节,在一顿饱餐之后,我的父  相似文献   

5.
在茂密的竹林下,一丛丛竹荪菌蛋排列在栽培畦两边,一排排整齐的"竹林仙子"正在开伞撒裙,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美丽的"白裙公主"在竹林地上跳舞。工人们正在忙着浇水、采摘,一筐筐采好的竹荪摆放在林道边……缙云县生态资源丰富,竹产业更是缙云县林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缙云县通过建设示范基地、改善基础设施、推广林业科技、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经济组织、研发竹类产品、开发竹海旅游等方式,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实现毛竹产业化经营,不断增加竹农收入,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极大地推进了缙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家乡的绿竹     
正在我家乡,随处可见绿竹的丰姿,挺拔、翠绿、密集、多姿,在阳光下蔚为壮观,微风过处,轻盈的枝叶随风摇曳,沙沙作响,仿佛弹奏着美妙的乐曲,悦耳动听,令人陶醉。竹子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明即是竹子文明,竹子代表着高洁。宋代文豪苏东坡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古人非常讲究生活环境,竹有清韵,是君子之象。郁郁  相似文献   

7.
正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率部进入四川,尽掠蜀内富民大贾。张献忠身亡后,他所聚敛的巨额财宝自此不知去向,甚至没人说得清这笔财宝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但在这数百年间,围绕它的猜测和寻找从未停止过。2015年12月25日,经过多家权威部门与专家认定,近年考古发掘的四川眉山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即当年张献忠藏银中心区域之一。这个重  相似文献   

8.
叶成 《浙江林业》2012,(7):26-26
畲家山居,畲民爱竹。"正月木,二月竹",畲民的生活,从居住、用具到菜肴,都离不开竹。 畲族善歌,歌中常唱竹、喻竹、颂竹,如"林中竹枝叶丝丝,落弯毛竹桠摊摊"、"毛竹出泥节节老,做人几转少年时""、泥下毛竹生好笋,密林深处有娇莺"、"拦路竹鞭不生笋,生笋竹鞭不出泥"等等。 在春笋旺发时,有些畲家还爱叫自己的孩子到家宅附近的竹园中,各选一株笋,作为孩子的象征,看谁长得快,长得高。每当孩子们在竹林中嬉耍时,往往会勾着小指头,绕着春笋边跳边唱:"笋崽笋崽快快长,你长我长大家长,一直长到蓝天上。"  相似文献   

9.
<正>《刘邦大传》中记载,刘邦入关后来到秦皇宫,禁不住金银财宝、香车美女的诱惑,在纵情享受中把军中大事置之脑后,大将樊哙忠言劝之:主公你不能住在此处,这是何处?是以前暴君秦王享受的地方,你如果想得天下,就赶快离开这迷人之地!刘邦幡然醒悟,立即搬离秦宫,屯军灞上、厉兵秣马,最终打败项羽。"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无数事例表明,奢欲无度,缺少敬畏之心,必会人亡政息;心存敬畏,多会成就一番大业。人与国同理。如果说坚定理想信念,是一种崇高的追求,那  相似文献   

10.
《茶经·一之源》“其字旧注”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羽《茶经》版本较多,均存有旧注,有人认为这是陆羽原注,但揣其语意,当非陆羽自注。至于此注出于何人手笔,今不可考。旧注对原文的解惑增益之处自不待言,但是,其中关于“其字”一注,若有所失,且对当今的研究影响甚大,似有必要对此以及陆羽原文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辨。陆羽《茶经·一之源》中,关于茶的字形有如下记载: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旧注云: “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者(“音”之误——笔者)义》;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  相似文献   

11.
<正>三月的八闽大地,机声隆隆,人勤春早。俗语说:"牛马年,好耕田。"在这个马年之春,福建省春耕备耕都需要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做好?记者就此采访了福建省农办主任、省农业厅厅长张立先。问:春季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也是"三农"工作抓落实、打基础的起步之季。今年福建省的春耕情况怎么样?形势如何?  相似文献   

12.
<正> 农村庭院经济,泛指农户房前屋后非耕地上开展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庭院林业经济,则指在房前屋后栽植的竹、木、茶、果、花、药等。庭院林业经济的发展,是从农户内心发出的一股动力。据调查,(一)房前屋后非  相似文献   

13.
在清洁的温室大棚里,一丛丛鲜花和一蓬蓬蔬菜,都不是长在泥土里,而它也不生长在温室里看到的营养液中,而是在有机固态肥中生长。这种被称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栽研究所研究开发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针对营养液无土栽培应用成本高、操作难度大、非环保、难推广等缺点,用有机固态肥取代化学营养,在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只灌表水,突破了无土栽培必须使用化学营养液的传统观念。采用廉价并可就地取材的玉米秸、葵花秸、玉米芯、废菇渣等农产废弃物全面取代价格昂贵的草炭作为无土栽培基质,连续使用3-5年,降…  相似文献   

14.
(一)"文化"是什么?要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件很难的事,有人统计至今至少有二百多种定义。据向仍旦先生考证,仅西方学者1871年至1951年的八十年间所下定义就达一百六十四种。我们今日所用"文化"概念的定义,尽管并非舶来品,实际上仍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因为我们华夏本土"文化"偏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文化"两字最早的例句。在这里"人文"与"天文"对举,"天文"指阴阳刚柔交替变化的自然规律;"人文"指诗书礼乐等意识形态及制度。古人也把"文"与"武"对举,汉代刘向《说苑》讲:"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  相似文献   

15.
走进贵州省赤水市宝源乡回龙村斯栗嘴村民组,映入你眼前的是一幢幢粉饰一新的瓦木、土木乃至砖混结构的漂亮农房掩映在一片片翠竹丛中。全组 45户人家,家家有竹林,户户编竹席,成了一个竹的世界。   曾是温饱都未达到的斯栗嘴人,几经磨砺,几经奋斗,终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觅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竹产业。房前宅后,荒坡野地,田边地角,岭埂沟壑,宜楠竹的栽楠竹,宜杂竹的栽杂竹。经过 10多年的努力,现全组已有成林楠竹 100余亩、杂竹 (以绵竹、慈竹为主 )近 5000窝,户均拥有 3亩楠竹…  相似文献   

16.
试论特色食用木薯在广西农业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木薯概况木薯是大戟科木薯属植物,耐旱抗贫瘠,广泛种植于非洲、美洲和亚洲等100余个国家或地区。木薯是三大薯类(马铃薯、甘薯、木薯)作物之一,热区第三大粮食作物,全球第六大粮食作物,是世界近六亿人赖以生存的粮食,被誉为"地下粮仓"、"淀粉之王"。木薯全身都是宝!木薯块根的用途:鲜薯食用;加工成蛋糕、薯条、面包等各类食品;畜禽、鱼类的热能饲料;非粮生物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木  相似文献   

17.
林言 《浙江林业》2009,(11):22-22
在2009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别开生面的木(竹)根雕艺术作品令人眼花缭乱,各路艺人和雕刻好手纷纷拿出“看家之宝”,尽展所长献技艺,博人眼球尽风流。  相似文献   

18.
周李 《浙江林业》2014,(6):20-21
植类之中,有物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将其根系伸展到了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史中受到了独有的青睐——百姓用其材、墨客书其形、君子比其德,壮族和傈僳族的一些支系甚至还把竹子当作图腾来崇拜。  相似文献   

19.
<正>斑点叉尾鮰引入我国已有20多年,已形成了适应我国地理环境的一套养殖技术模式。特别在囊黄苗培育方面,已实现了本土化。目前现状方法一:成都邛崃、新津眉山一带,近年都是在池底铺上晒庄稼用的  相似文献   

20.
蜀地四川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难治理的地方之一,所谓"天下已治蜀未治,天下未乱蜀先乱"。但是在三国时期,蜀地益州却一度成为治理得最好的一个地方而为历代统治者、历代人民、历代史家所赞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历史上出现了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他就是被人们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公元214年,刘备驱走刘璋,占领益州全部。这时的诸葛亮虽然仍挂名为军师将军,其实据史料记载,他是刘备集团中最主要的行政策划和执行者。当时益州又处于战争状态,刘备主要考虑的是与曹操、孙权争夺地盘的战事,并不断征战在外,诸葛亮便自然而然地担当起了治蜀的重任。治理益州,谈何容易。诸葛亮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