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编制的财务报表,编制财务报表首先就涉及如何界定企业集团范围的问题,确定哪些被投资企业需要纳入其投资企业的合并范围,确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合并方法。本文主要就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中关于合并范围确定的若干问题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合并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三大难题之一,本文论述了合并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及局限性、合并政策及合并范围,以期规范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相似文献   

3.
王治安  余杰 《新智慧》2006,(8):19-20
在会计国际化的大背景下,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实务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着重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核算与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影响,力图解决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会计准则中有关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相关规定,指出了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合并范围存在的问题,并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合并范围变动如何规范提出了自己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汪裕川  胡俊辉 《新智慧》2008,(12):20-21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会计实务操作中的一个难点,现行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可以看成是“合并法”,即通过“合并”母公司单独报表和各子公司个别报表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汪一凡(2006)创造性地发展了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另一种方法——“个别法”,即像单个公司编制个别报表一样通过“凭证→账簿→报表”的程序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本文将对采用“个别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郭收库 《新智慧》2007,(2):13-14
本文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进行了举例分析,提出在采用合并还原抵销方法时企业合并财务报表抵销与调整应遵循的八个步骤。  相似文献   

7.
王治安  余杰 《新智慧》2006,(5):36-37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编制的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合并财务报表以母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在加计个别报表项目的基础上,抵销集团内母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内部各种交易和事项对各个项日的影响。本拟从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特点出发,探讨合并财务报表对偿债能力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蒋大山 《新智慧》2008,(1):68-69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必然离不开编制合并抵销分录。而现在的财务软件在处理合并抵销业务时,采用的是传统的工作底稿法。一般情况下,一笔抵销分录往往要影响到多张财务报表,这样就不得不就同一笔抵销业务编制多笔抵销分录去分别对应那些需要抵销的财务报表。显然,编制抵销分录的工作量很大,也产生了多笔单边分录。  相似文献   

9.
潘婉霞 《新智慧》2007,(10):33-35
本文创新地提出了以上期合并财务报表和本期对外交易发生额为基础来编制本期合并财务报表的并账法,并通过具体案例对比分析了并表法与并账法下抵销分录的编制,结果表明并账法可以大大减少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调整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蒋晓改  程明娥 《新智慧》2006,(10):28-29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常用的方法为工作底稿法,即从企业集团的角度出发,通过编制抵销分录抵销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应项目在合计过程中虚增、虚减和重复计算的部分,最终得出合并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合并理论、合并政策和合并范围、合并程序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发现两国的相关规定大体一致,但在母子公司报告日差异的处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豁免条件上还存在一些差异。我国合并财务报表未来可以从几方面改进:一是适当增加合并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要求,为投资者的经济决策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支持。二是根据未来相关业务发展的趋势,前瞻性地对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进行完善。三是通过培训或发布指导性文件为实务界解决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的难题。四是加强对合并财务报表相关信息的审计和监督。  相似文献   

12.
刘冰乙 《新智慧》2008,(2):22-23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要求,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日常核算及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同时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分录予以调整、抵销。但是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不少人认为母公司在成本法基础上编制的个别报表可不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在  相似文献   

13.
黄菊珊  陈小培 《新智慧》2008,(10):13-14
合并财务报表盈余管理是财务会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比较新旧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盈余管理手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新会计准则在限制合并财务报表盈余管理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刘曜 《新智慧》2006,(8):62-62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时,一般是分析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造成的影响,按抵销其影响的思路编制抵销分录,本将这一方法称为“分析法”。但有时内部交易的情况很复杂,分析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存在一定困难,并且在现有献中也不可能查阅到所有内部交易业务的抵销分录。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会计准则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程序中,新增了一道调整程序.了解合并财务报表应调整的内容及方法,对于正确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龙文魁 《新智慧》2004,(5A):14-15
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逻辑起点——合并会计主体。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合并会计主体。其主要理由如下:①合并财务报表的产生是因为控股合并形成了超越个别会计主体的新会计主体——合并会计主体,没有合并会计主体就不存在合并财务报表,当然也就无需研究合并理论、合并方法、合并程序、合并范围等问题;②合并会计主体对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产生了冲击,但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财务会计的  相似文献   

17.
张为金 《现代经济》2009,8(2):90-90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规定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同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中规定将处置子公司所收到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扣除处置日子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的差额,如为正数填列至投资活动类的“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项目中,如为负数填列至投资活动类的“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额现金”项目中。现通过举例分析关于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范小超 《新智慧》2006,(9):12-13
本文在对西方国家合并财务报表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对合并财务报表各种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阐述了我国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定位及其指导下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冰乙 《新智慧》2008,(4):24-2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集团权益关系日益复杂,合并方式层出不穷,合并范围不断变化。当母公司因追加投资等原因控制了被投资单位,或者在报告期内,母公司失去了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能力,不再从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就会发生改变。本文结合实例,就因合并范围变化而导致的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一下个人心得,与广大会计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20.
王素华 《新智慧》2007,(7):30-31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母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子公司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本文现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子公司为例,介绍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