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应用回归分析对中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农村居民出游率与人均纯收入相关关系不明显;第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越高,该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越高;第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越高,该地区农村居民旅游购买力越强。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具有城镇人口旅游出游率的数据,而其他城市缺乏这样的数据,旅游统计数据的不健全阻碍了旅游的量化研究。对此,本文通过数学分析,建立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出游率的关系图及其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旅游消费的ISME模型,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中国1996年~2011年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绝对旅游产品价格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绝对旅游产品价格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正相关的,相对旅游产品价格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旅游产品价格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是负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吴丽丽  孙晓燕 《中国市场》2013,(25):67-68,91
本文在对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关系中讨论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有因果关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长期以来一直高于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不过,自2001年以来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稳步提高,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之间的相对差距逐渐缩小。因此,虽然中国政府在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协调城乡收入差距,协调农村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商》2015,(19)
本文在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分析和大量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分析和修正,最终通过模型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五个影响因素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并进行政策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居民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以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支出、城镇居民人均支出为被解释变量,并选取了各个变量的潜在影响因素,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储蓄率、产业增加值等。先通过相关性分析,判断潜在的影响因素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对于相关性高的变量则进一步进行回归模型的建立。由回归模型的结果可知,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储蓄、产业增加值都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从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两大方面出发,提出建议以促进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运用Feldstein和Ascauser的模型,对城市、农村以及全体居民的人均消费、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以及人均消费逐年增加,具有相同的趋势。并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支出的逐年增加,对于人均消费的提高分别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而推动商品流通的良好发展,可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促进城市居民人均消费增加,即有效扩大内需。政府机构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以及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开拓消费领域,完善消费政策;推动农村商品流通,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具有很大的作用。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旅游消费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研究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我国旅游产业体系、制定旅游发展战略,促进旅游消费增长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国内旅游花费两个指标,利用EVIEWS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协整分析,并进行了误差修正。得出了旅游消费和居民收入为长期均衡关系,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越高旅游消费能力越强的结论。且针对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定2001年-2018年中国的国内旅游业总花费、国内游客量、旅客运输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10.0软件对中国国内旅游业总花费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在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悖论的体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利用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和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农村居民消费中存在的“边际消费倾向悖论”,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但边际消费倾向也低于城镇居民。文章进而分析指出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低下来源于体制性偏差造成的预期不稳,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在包括富阳、临安、萧山及余杭等区域在内的杭州城市旅游边缘区共计585份问卷的分析和处理,得到了前往杭州城市旅游边缘区游览的旅游者旅游交通方式选择的特征。同时,本文还通过问卷的分析和处理,认为前往杭州城市旅游边缘区游览的旅游者旅游交通方式选择受到旅游者年龄结构、旅游者家庭收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finds that on average first-time visitors to the Grand Canyon are willing to travel significantly greater distances than repeat visitors. These findings are based upon a binary logit model of repeat visitations estimated from a recent sample of Grand Canyon visitors. This model expresses the probability of repeat visitation as a function of distance travelled and visitor demographic profiles. Included among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re income, available leisure time, and the number of previous visits. An important managerial implication of this study - not only for the Grand Canyon but also for other tourist destinations - is the value of ‘probability of revisitation’ approach in identifying subtle market fragments. This opens the door to sophisticated marketing strategies that, in this case, cater to the separate needs and desires of repeat and first-time visitors to enhance revenue possibilities.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省为例,对区域居民消费函数特殊性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把握当前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目前江苏省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非收入因素对消费倾向的作用已经显著超过收入因素的作用,致使江苏省农业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大幅度的低于城镇非农业居民的平均消费。如果继续维持这一现状,势必造成两类居民之间收入水平的拉大,带来城乡居民收入的两极分化。若能相对提高农业居民收入,因投资乘数的作用必然会带来国民消费倾向的降低,缓解目前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温州永嘉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健 《财经论丛》2007,(1):15-19
本文通过建立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因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这些影响因子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程度,得出如下结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山区人口比重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劳务输出比重、自然村村均人口数及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引导下山移民、合理安排劳务的有序输出、通过自然村撤并促进农村人口集中以及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将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纯收入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聂海  陆迁 《商业研究》2007,(5):108-112
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研究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基本结论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处在一个相对平均的阶段,但其差距有随时间变化而增大的趋势。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是导致基尼系数增大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则使基尼系数减小,财产和转移性收入对基尼系数影响不大。泰尔指数分解结果显示,东中西三大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组间贡献波幅不大,但组内贡献变化明显,三大地带内部差异是导致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艳春 《财贸研究》2006,17(4):65-68,89
文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形式,推导出最优稳态经济增长率,并得出当政府设定的收入税税率等于政府财政支出带来的对市场生产的边际产出弹性时,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处于最佳状态。通过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2 0 0 0年我国各地区人均受教育的年数和教育基尼系数、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 ,和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城乡人口比、生均学杂费正相关 ,和人均GDP没有显著的统计关系。增加财政教育拨款 ,加快城市化进程 ,调控教育经费的个人分担比例 ,有利于缩小各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促进各地区教育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代表该区域农民的生活水准。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发展,全省农村居民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逐年提高。但近年来,由于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居民未来收入不确定性增大、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消费环境差等原因,使农村居民消费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居民消费不足。吉林省应加快提高全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努力提供良好的农村消费环境,以有效促进农民消费,提高其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张家界是以旅游为主导的专业化旅游城市。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矛盾日益突出,旅行社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尤严重。控制旅行社人员流动,根本目的在于控制过高的人员流动率,应留住核心人才,优化企业人才结构,提高企业与员工的双向信任度,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真正的企业文化,最终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ELES分析认为,总消费口径的2002-2004年农村贫困人口分别为2699万人、3827万人和3323万人,贫困人口的收入分布呈现“两端分化”的特征,即人均纯收入小于100元和收入400元以上的群体构成农村贫困人口的主体,这要求政府实行结构性的扶贫政策。为此,对最低收入者和最贫困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贫困人口中的“较高”收入者和地区做好开发式扶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增强贫困人口的创收能力应成为扶贫政策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