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李惠 《中国报业》2021,(6):54-5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政府部门开始尝试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来塑造、传播城市形象。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就利用城市政务双微平台构建城市形象进行探讨,分析现阶段城市形象传播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城市政务双微平台城市形象传播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城市的形象展示及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为连云港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强支点城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迫切需要大力营销城市形象。通过广泛调研连云港城市形象传播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形象整合营销传播策略:设计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全渠道整合营销传播;吸引民众参与互动。  相似文献   

3.
吴冰冰 《广告大观》2010,(2):125-135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媒体,城市品牌的建立需要媒体传播。在城市品牌概念迅速发展的今天,传播问题日益凸显,无论是城市形象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还是传播渠道、效果等都呈现出了多层次、多触点的交叉。在之前的选题中,我们已经尝试从“城市形象片”、“城市标志”、“城市网站”等角度,探讨了这些要素在城市品牌塑造中的作用和方法;本期将会选择“媒体”这一切入点,深入分析媒体平台与城市品牌传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的努力,拉萨的城市形象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提升拉萨的城市影响力、美誉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与相邻的旅游城市相比,拉萨的城市竞争力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首先介绍了拉萨城市形象传播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尝试结合拉萨城市形象传播现状,以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为指导,以开发、完善、优化各个传播渠道为思路,以实现拉萨旅游城市形象传播的最大值为指向,提出问题,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是新疆的首府,具有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多重表征。乌鲁木齐城市形象发展具有区域、经济、政策、资源和文化等优势。乌鲁木齐应根据多元文化城市、绿洲经济城市、幸福城市的城市形象定位,通过参加城市形象评选活动,运用营销事件和网络媒体等,选择代言者等城市形象营销传播策略,促进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提升。  相似文献   

6.
陈雅婷 《致富时代》2011,(1):209-209
城市形象构建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该文首先探讨了不同学者对于城市形象概念及其构建的理解,再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着重阐述了媒体在城市形象构建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下的四个原则论述如何设计与传播城市形象,其中又结合事例强调了认同性原则和文脉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吕娟霞 《中国报业》2023,(2):176-177
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面貌和精神的反映,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也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塑造良好的形象并进行有效传播,是一座城市在如火如荼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环节。地铁作为城市化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功能不再仅限于交通工具,也成为广告的载体。本文在阐述地铁广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借助地铁广告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关于城市形象广告策略策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巨大的无形资产,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性要素。没有良好的城市形象,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有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必将有力地提升城市品位,激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现代的每一个城市都应高度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也逐渐被各地政府在塑造城市形象过程中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城市的政府官员与宣传执行者对塑造城市形象的广告传播策略缺乏深入研究,很多应该事先决策的问题没有准确决策,犯了一些策略性错误,致使广告效果大打折扣,浪费了…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6,(5)
全球化与城市化背景下,城际竞争成为了新时代的竞争主题。城市品牌符号作为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品牌印记,凝聚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与精神风貌,也成为了城际差异化竞争的重要资本。本文首先通过明确城市元素、城市符号及城市品牌符号三个概念的相互关联,提出了城市品牌符号的具体内涵与判断标准,并对城市品牌符号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其次,借助百度指数及对G20期间杭州推出的八大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内容分析,本文探讨了(1)城市形象宣传片中城市品牌符号的宣传重点与热点;(2)大型活动、会议对城市品牌符号传播的重要意义;(3)在大型活动期间城市形象宣传片存在的思维局限。最后,本文提出"城市事件符号"概念,为城市在大型活动期间的城市品牌符号体系建构注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0.
交互艺术新概念在社会中的运用及价值潜力是本文阐述的重点之一,并较全面论述了交互艺术对传播城市形象的积极作用,进而分析了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对传播城市形象以及城市历史文化的优越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应将历史文化、交互技术以及视觉传达理论相结合,在实践道路上探索出一条表现城市形象的最佳形式,这必将对城市对外形象宣传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告》2006,(6):173-173
中国宏观经济前瞻论坛-重点行业发展报告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全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商场搏弈制胜的法宝。中国宏观经济前瞻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等著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和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脉络和走势、中国汽车产业的观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与挑战、中国旅游企业的2008战略、中国烟草业的多元战略等。中国创意城市及城市形象传播(市长)论坛首届《中国创意城市及城市形象传播高端论坛》蓄势待发!将有30位市长来广告节论道。这是拓展广告业的新亮点,是城市建设与广告业紧密结合的新起点,是市长与广告人寻求战略合作的最佳时机,在这个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形象如何在同质化中脱颖而出?城市策略能否托起持续发展的重任?城市发展规划能否获得投资者青睐?十月春城精英荟萃,中外城市首脑谋面,城市研究泰斗论道。在这场演绎城市策略定位与形象传播的盛会上,看城市之美争奇斗艳,听顶级智者指点江山。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基于此,每个城市都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思索未来发展方向,城市形象研究应运而生,其主要集中在城市形象的定位、规划与设计研究、营销研究和传播研究三大领域。然而,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城市形象的整合营销传播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未来趋势和探讨重点。  相似文献   

13.
城市形象对于城市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升城市形象作了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全国旅游城市———宜昌市的城市形象传播现状,提出,为扩大宜昌作为旅游城市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影响力,应在对城市形象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将所有传播手段整合,发挥宣传合力,并不断创新城市形象宣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网红城市是全媒体时代催生的自我呈现和文化表达现象。区别于传统城市形象主要由政府主导的传播路径,网红城市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打造一系列文化特色符号,再通过受众参与式解码,不断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本文以长沙市为例,分析城市形象在全媒体语境下的传播特征,探究其出圈背后的原因,以期为城市形象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比赛。亚运会对于广州而言,不仅仅只是一次体育盛会,更重要的是它将使广州站在亚洲的中心,向全世界展示广州这个城市。亚运会是重塑广州城市形象的一次良好契机。本文中将运用政府、媒体和公众三主体的动态平衡学说,从政府、媒体和公众三个不同意义的城市形象传播主体入手,详细分析他们各自在传播亚运,塑造广州城市新形象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董保堂  黎泽潮 《中国广告》2009,(11):110-112
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促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城市形象魅力的广告宣传。城市形象广告中城市魅力的"美"体现在何处?以广告美学为视角,通过对城市形象广告从美的出现、美的原则、美的效应三方面进行解读,认为城市形象广告美的本质是城市朴素真实生活的高度浓缩,是城市文化文明程度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研究城市旅游服务信息设计的新方法用以提升游客体验、传播城市形象。在研究游客认知行为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城市旅游信息,分析游客认知与旅游信息之间的关系,将信息识别、设计表达、形象传播等纳入信息设计过程。通过游客行为分析得出城市旅游信息服务的架构,包含信息服务过程、信息平台搭建、信息传播的方式。结论:以游客认知为基础的城市旅游信息设计可以从使用、体验、传播等方面深度挖掘需求,通过系统化的设计完善信息的表达与传播,改良旅游服务体验,传播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9.
打造会展旅游城市应当注重城市形象、会展服务以及游憩商业等三个方面。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互动促进的关系:城市形象是会展业与游憩商业萌芽与成长的土壤,会展业与游憩商业的壮大则会促进城市形象进一步发展,丰富城市形象内涵。  相似文献   

20.
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对武汉的城市形象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笔者基于在汉大学生的视角,结合在汉的学习、工作、休闲等生活场景,进行了武汉城市品牌形象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根据武汉现有的城市品牌形象,在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环境下,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塑造城市形象关键词,寻找大众记忆点和大众兴趣,并结合武汉英雄城市的精神,打造属于武汉的独特的城市品牌形象。 同时,在城市建设上,用好大学之城的名号,在此基础上加大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