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由于会计受“内部人控制”现象长期得不到根本性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发生,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就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有关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给国家制定政策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和健康发展,导致社会资源的无效配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给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进而在宏观上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国务院做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的今天,研究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将结合国有施工企业的实际,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作些探讨。 一、国有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1.主观原因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会使会计失去它的职能作用,而且会给企业、社会、国家带来极大的危害,认真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给正确解决当前这一问题带来益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虽千差万别,但综合起来看,不外乎以下两方面原因: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以下分别论之。一、外部原因1.会计管理体制问题。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经营机制转轨后,对会计控制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不能很好地理顺会计控制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将会计管理工作分散在职能部门,缺乏会计内部控…  相似文献   

4.
金晓燕 《特区经济》2005,(5):263-264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银行资源”和“商业语言”,日益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调整工作和策略、提高管理水平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据。从目前审计部门对商业银行进行审计的结果看,部分商业银行存在着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而银行作为“现代经济核心”,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阻碍和制约了自身的经营及发展,还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为此,本文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治理对策谈谈个人浅显看法: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断,演变成了一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文章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现象,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因此,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田萍 《魅力中国》2009,(3):86-87
近几年来,谈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文章可谓是不计其数,但绝大多数只是“蜻蜓点水”,对会计信息失真仅从表面现象上进行简单研究,没有触及会计理论体系自身,有的文章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真正涵义都弄不明白,所以,提出的解决对策也是“五花八门”。本文试图从会计理论体系方面,首先明确“真实的会计信息”与“不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内涵,然后研究基于我国实际国情的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与客观原因,并提出根治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樊晓燕 《魅力中国》2009,(20):154-155
近几年来,谈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文章可谓是不计其数,但绝大多数只是“蜻蜓点水”,对会计信息失真仅从表面现象上进行简单研究,没有触及会计理论体系自身,有的文章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真正涵义都弄不明白,所以,提出的解决对策也是“五花八门”。本文试图从会计理论体系方面,首先明确“真实的会计信息”与“不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内涵,然后研究基于我国实际国情的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与客观原因,并提出根治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宗霞 《辽宁经济》2006,(2):66-66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披露过量”或“披露不足”的现象。“披露过量”指披露的会计信息对于使用者而言通用性小,对决策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程度深、范围广。失真的会计信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信息使用者微观决策等方面危害极大。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然而至今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顽症仍未得到根本诊治。因此,笔者试从分析会计信息的特征、失真的成因中找到治理的对策。一、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向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主要是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转等信息。有用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特征。信息要为人所用,又必须同时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的相…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分析所提取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信息。它为有关各方进行决策、实施管理和控制行为的提供基本依据。但是,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愈演愈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如果搞不清什么是会计信息的“真”,就无法判断什么是会计信息的“失真”。本文利用博弈的观点,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含义进行分析,认为会计信息真实性是相对的和动态的。  相似文献   

12.
姜明明 《魅力中国》2011,(17):328-328
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丑闻不断,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存在诸多问题。在某些方面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等。此类会计信息的披露要么对投资者起了误导作用。我国存在的“基金黑幕”、“市场泡沫”等问题,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缺乏有效性的具体表现。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明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做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亚新 《中国经贸》2010,(8):207-207
当前,会计工作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屡见不鲜,会计造假的现象层出不穷。无论是国内的“琼民源”“银广夏”还是国外的“安然”“阳光”等,其造假金额之大,作假手段之多,在国内外引起共同关注。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全球会计界人上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莹 《辽宁经济》2004,(3):81-81
近几年国内发生的“琼民源”、“银广厦”等上市公司的造假事件,以及发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能源业巨头“安然”公司的会计造假丑闻都证明了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亟待规范。这已不仅仅是我国存在的问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全世界应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明 《辽宁经济》2009,(4):89-89
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和完整.才能为会计主体有效使用。然而.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会计丑闻迭起.“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假账泛滥”、“会计诚信危机”等字眼充斥着报纸和杂志。会计诚信是会计的立身之本,会计诚信缺失不仅给企业.而且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笔者通过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使会计信息能够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不真不实的问题,已对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规范管理构成严重威胁,损害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因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  会计信息的真与有效,乃是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关键。然而,复杂的会计环境与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种历史性与国际性现象。我国会计工作中无疑也暴露一些严重问题,这既有企业主观因素,也有社会性的客观因素。(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社会成因:产权界定不明晰;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会计法规不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二)…  相似文献   

17.
昆明,雄踞祖国的西南大门,是我国西部对外改革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之一,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棋盘上一枚重要的棋子。昆明高新区作为这盘棋上的一枚“先锋卒”,十年来的发展和进步为这一伟大战略的实施作出了有力的证明。高新区人在反思和抉择中找到了自身的出路:建设“中华生物谷”,构筑“云药”基地。为了高昂这一产业龙头,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他们在建立和完善技术刨新体系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刘明倡导的“情境领导艺术”及其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是对“服务”作出的最好诠释,他们以诚信服务当好“勤务兵”和“参谋长”的故事令人回昧。人才、成果、资金是推动高新区发展的“三驾马车”,多轮驱动,快马加鞭,高新区创业创新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这一束燃烧在彩云之南的高原火炬,带给我们的昭示远不止这些!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最易获取的相关信息,而会计信息又会对股价有直接的影响,研究会计信息中对股价影响的主要因素,对投资者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会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文章以钢铁业为例,选取了多个会计指标作为变量,研究了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制度的根本性改革,是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产权多元化的可行性1.理论可行性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此外,十六届三中全会作了补充:“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意味着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多元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创造了…  相似文献   

20.
中近期内,新建方式的FDI流入仍将持续增长,并购方式的FDI流入将会有更迅速的发展。政府资产管理体制从“统一所有、政资不分”走向“分级所有、政资分开”,为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的外商并购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