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从科技创新驱动支撑、科技创新驱动资源、科技创新驱动产出、科技创新驱动效益四个方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系统评价体系,运用可拓综合评价方法以及主客观赋权方法对福州市科技创新驱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不仅分析了福州市在2010年至2015年科技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以2014年为横截面对福州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福建省内做横向比较,相对应提出福州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权可拓决策模型的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进行科技竞争力评价是提高科技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科技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与科技对社会经济的贡献3个维度,运用可拓学思想,结合信息熵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基于熵权可拓决策的科技竞争力评价模型。结合中部六省2009年的科技竞争力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分析了该模型在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拓学的新疆主要城市宜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城市宜居性研究现状,引入可拓学评价方法,构建城市宜居性的可拓学评价模型,对新疆15城市2005—2009年的宜居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新疆15城市宜居性不断提高,其中,城市的非农人口比重、经济、设施水平提高较快,而城市环境的改善较为缓慢;15城市中,仅有5城市宜居性较好,其余11城市宜居性较差。因此,新疆主要城市的宜居性不理想,要提高城市的宜居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失误,最后,通过试验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6.
7.
老旧小区绿色改造是推进城市更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是实现存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其综合效益评价也逐渐成为改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从成本、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个维度出发,建立并完善老旧小区绿色改造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M(属性层次模型)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老旧小区绿色改造综合效益的可拓评价模型,并以某市老旧小区绿色改造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显示,老旧小区绿色改造相对于传统的改造综合效益更优。 相似文献
8.
9.
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倡导下,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成为城市住区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建立一套标准的、适用的和可操作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推广和发展绿色生态住宅的必要条件。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住宅小区评价体系并结合政府相关规定构建了生态住宅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物元可拓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实例的应用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为生态住宅建设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考虑研究数据获取的难易性,作者采集、整理主要来源于1995~2004年各年出版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等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的相关数据。然后,对相关原始数据无量纲处理后的结果运用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析法、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中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计算功能,测算了财务激励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财务激励因子效应的回归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的启示,构建了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财务激励机制模型,认为对于企业(包括家族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健康成长、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武汉城市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定了城市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和特征,提出了城市创新系统子系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武汉市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提升武汉市城市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若想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单独依靠创新主体自身是难以实现的。应充分考虑到各项政策措施之间的依附和制约关系,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将各项政策措施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四大经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体系评价及地域差异研究--兼议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更是一个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构建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选取31个省市、四大经济区域的16个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在对各地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及差异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东部及中西部地区差异化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策,以期为各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制定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企业业务层次创新能力的AHP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创新能力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综合能力,在企业不同的层次上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评价体系。以Burgelman提出的业务层次创新能力审计框架作为评价体系,选择四川的一家大型企业的一个业务单元作为分析样本,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urgelman所提出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具体的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省际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统计资料,构建因子分析评价模型,分别对全国不同省份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综合评价指数、排序位次的变更情况,从而获得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创新效率的基本评价,并构建出不同省份企业创新效率的四维矩阵。实证结果显示,在技术创新投入要素和效率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将是省际企业自主创新应该共同实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模型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对于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环境选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03-2006年的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截面数据,利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按综合创新能力大小,将全国分为三类地区.实证结果显示,江苏和广东是创新能力最强的两个省份,而宁夏则是创新能力最弱的地区,且陕西和海南是创新能力提升最快的两个省份,而河北和青海则是创新能力下降最快的两个地区. 相似文献
18.
19.
根据技术创新发展的趋势和大型煤炭企业特点,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等方面建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大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就某大型煤炭企业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成功实施的保障和手段。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除了具备一般技术创新的特征外,还与一般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不同。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了技术创新主体、客体、技术创新实施的各种组织和制度安排。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循环经济框架下技术创新的特征,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形成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动力和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