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市场周刊》2010,(7):40-45
让汤显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地方,正是徽州。 徽州,中华大地一个名扬中外的文化地理概念,一个独立、卓然的民俗单元。它包括安徽的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和现已划归江西的婺源。这里不仅有巍峨俊秀的黄山,还有中国最大的古村落宏村、西递、南屏等等。  相似文献   

2.
徽州商人,简称徽商,是指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旧徽州府包括现在安徽省属的歙、休宁、祁门、黟、绩溪五县和江西省属的婺源县。徽州府相当于西晋时代的新安郡,所以徽州商人又称新安商人。上述六县,特别是歙、休宁两县出现过许多有势力的商人,各又以歙商、休宁商之名著称于世。徽州商人历史悠久,特别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的三百多年间,实力更为雄厚,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 我国商业和商人的活动,在奴隶社会的商、周时代已经出现。东晋时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到处都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徽州商人也在这时应运而生,《晋书》上有“新安人(即微州人)歌舞离别之辞”的记载。《知新录》解释《晋书》上这句话为“徽俗好离  相似文献   

3.
张哲 《中国电子商务》2007,(2):I0004-I0005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的一切就像是一个梦,只有在梦里才会见到那么美丽的山水,见到那么灿烂的文化。天高云淡,一品黄山,从徐霞客赞誉“登黄山则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就一直被世人当作一种自然奇观传诵着。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3,(9):6-6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华东地区跨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境内山河秀丽、人文荟萃、稻香鱼肥、江河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巢湖横卧江淮,素为长江下游、淮河两岸的“鱼米之乡”。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  相似文献   

5.
徽州木雕,是以古徽州为中心,积淀本土民族内涵,融汇中原等外来精华,从母体中诞生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现并承载了民族文化的主要特色,极富装饰性、民族性与人文性,是明清雕刻艺术的核心、精髓.徽州木雕,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已经打上了社会盛衰、宗法儒教、民族文化和“图形遗产”等烙印,因此,研究木雕,对特色艺术与多元文化生态的丰富保护,对探究民族信仰、人文精神、文化传承和审美趋向等内容,有较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徽商之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雷 《财贸研究》2002,13(2):14-19
徽州商邦的崛起是明清及后对封建经济乃至于中国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文章综合考察了致使徽商崛起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认为中原土族徙入徽州为徽商的生成奠定了基础,人地矛盾激化产生的“推力”是徽州人走出徽州的基本动能,“贾儒相通”观念的突破是徽州人现实地走向商旅之途的关键环节,明初社会商品经济的发育及其产生的需求“拉力”为徽商打开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徽州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然而,盲目的开发,不仅不会产生经济效益,甚至还会使徽州文化面临冲击。本文以徽州文化旅游为主题,通过对徽州文化旅游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将徽州文化旅游资源转化成为旅游产品,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文化经济优势。协调徽州文化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关系,实现徽州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伯仲 《中国电子商务》2007,(2):I0007-I0009
徽商崛起于南宋,到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所谓“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是其写照,到清朝中叶,徽商一跃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创造了雄踞华夏商界三百年之久的辉煌。贾而好儒,亦贾亦儒,这是安徽商人的传统。历上徽商中有不少是早年习儒,以后逐渐走上经商道路的,也有些则是亦贾亦儒,在经商的同时,爱好文化和儒术,形成了他们“贾而好儒”的特点。商人有文化、则气质、智力、判断力和洞察力的品位自然不同,善于审时度势,精于筹划,因而商业回报也不同凡响:商人有文化,在与达官显贵的应酬,便能投其所好,应时自如。文化的繁荣和兴盛是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对于徽州来说也不例外,正是徽商的崛起才造就了徽州经济的空前繁荣,也成就了徽州文化的空前辉煌!  相似文献   

9.
徽州古民居,既是中原文化与山越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又是儒释道多家文化的结晶,传统文化意味十足,但其中蕴藏着新变的理念。这主要体现为:楼居方式是干栏式建筑与中原建筑文化的融合;在型制上是因地制宜和而不同的展现;在风水上改风改水为徽人服务;在色彩上蹊径独辟追求至高的人生境界;天井的设置是北方四合院在徽州的转型;小部件斗拱有着独特的象征意味。  相似文献   

10.
黄山近年新开发了一批适宜自驾的旅游线。其中“醉美黄山218”,从“黄山伴侣”太平湖起,经黄山区府所在地甘棠,至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的西递宏村止。线型从北向南,基本是沿着黄山的西面山脚线行进。郭村在这条线的中端,位在黄山区和黟县、石台县三县的交结处,实际上也是过去宁国府、徽州府、池州府三府的交结处。从景观角度看,我认为徽州是“最”中国的农村。而秋天的徽州,又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深秋的阳光明晃晃的,有点照眼。满山色彩斑澜,每一片叶子都透着鲜亮。尽管还没有到真正的农闲时候,但漫山遍野已有了丰收的满足和慵懒的期待。平展的冲畈上,稻子已被收割,露出长长的根茬。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研究徽州文化的20多部书籍问世和大量研究成果论文的发表,把徽州文化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批准建立,为徽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良好环境。"十一五"期间,在对徽州文化的研究中,徽商、徽州村落和建筑、徽州宗族和文书、新安医学占了研究成果总量的88%,此外部分学者还对徽州文化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秋生 《消费导刊》2022,(13):33-36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自古文人墨客为之探索研究。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性文化之一,被誉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化的典型标本,古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歙州的歙砚以其“多年宿墨, 一涤即莹”的独特优点, 而成为文人骚客的最爱,它不仅作为书写工具,更是作为延续文化、传承文明的历史载体,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3.
江伟民 《度假旅游》2021,(1):98-100
短发,微胖,面如弥勒,稍带腼腆,一嘴京腔。乍看也就寻常人儿。这就是张翼给人的初始印象。宴席中途,有人提议:“张翼老师,可以来上一段了。”张翼并不马上表态,而是静坐片刻,低头轻啜几口茶。或许是在等待,提升一下大家的期望值:又或许是在看看众人急不急切。等到再三要求,张翼站直身子,一双小眼睛眯着缝儿扫视一周,说将开来。要说一个演员,来上一段熟记于心的段子,倒也不算稀奇。稀奇的是张口就来,不带拐弯的那种。台湾艺人张帝,被称为“急智歌王”,原因是老爷子唱歌,歌词张口就来,合景合情。同为张姓的张翼,怕是不遑多让。张翼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前世不修今世修,来世还要生徽州。把徽州人对家乡的挚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2013年4月上旬,功夫巨星成龙要将自己收藏20年的安徽古建筑中的一部分捐赠给新加坡一所大学之事,引起社会一片哗然.此事又重新引发人们对于徽州古建筑的关注.徽州遗留了众多古建筑,大部分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令人痛心的是,也有一部分古建筑不堪岁月的风吹雨打和未被重视保护,渐次坍塌荒弃,甚至“流落”他乡.主要从徽州古建筑保护的建筑特色、徽州古建筑保存现状出发,探讨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现今日益稀少的徽州古建筑.  相似文献   

15.
婺源掠影     
蒋世珍 《新商刊》2000,(3):51-51
婺源,位于赣东北,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历史上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1949年划归江西版图。  相似文献   

16.
知秋 《现代商业》2015,(4):68-75
徽商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晚期惟一可与财力雄厚的晋商相抗衡的商贾大帮。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一个徽商发财之后,总是带动起其下一批新的富商发展。由此整个徽州商派呈现出了富甲天下的盛世局面,使“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这种商贾之风的佳话得以持续数百年不衰的秘密就在于徽商文化,正是徽商文化这种精神支撑徽商领跑商界三百余载,整个徽商的盛衰历史都有其文化的参与,徽商文化引领徽商从萌芽走向兴盛,从兴盛走向繁荣,从繁荣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7.
倪轶容  俞苗玲 《浙商》2009,(14):114-115
绩溪近几年的招商引资项目中,80%是由浙商投资的。绩溪县政府表示,将在政策上给予更大的优惠,希望浙商在旅游地产、文化产业、高科技产业和工业方面与绩溪合作。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明清时期的“十大商帮”颇富蛊名,其中的“徽商”便是重要的一支.本文陈述了传统“徽州商帮(以古徽州‘一府六县’范围为代表的工商帮派群体)”即“徽商”的产生与发展、中途受挫及其兴盏与衰落等几个阶段的历史,并从中演绎出外延扩大后的以当代全安徽省范围为代表的地方工商群体大“徽商”的新概念,并呼吁新一辈徽商传承前辈“努力做徼骆驼”的优良品质,重振历史上老“徽商”儒贾双馨、通达四海之雄风,发展安徽经济,为复兴中华民族大展宏图、大有作为,从而实现美好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徽州古民居在中国古建筑的行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人类的文化瑰宝和文化遗产。由于其均为砖木或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低,加之街道狭窄,消防车难以进入,如果没有先进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作者通过实地调查,综合整理分析,比较了几种可能用于徽州古民居的灭火技术,得出细水雾灭火技术适合在徽州古民居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度假旅游》2021,(1):8-8
歙县,秦时建县,至今已有2240多年的历史,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文化灿烂、名人辈出。这里是徽文化的发祥地,走出的徽商,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历史传奇。2012年歙砚的飞天砚搭乘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上了太空;2013年砚石蛟龙砚随着蛟龙号深潜太平洋,从而书写了“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新时代传奇。歙县县委书记李忠,作为歙县的“代言人”,在《中国推介》倾情推介中国歙砚之乡、中国徽墨之都、徽商之源的名城歙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