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变化趋势及我国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凤杰 《新金融》2009,(5):23-25
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弊端显现: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内在缺陷、国际监管体系不完善,国际金融组织架构不能反映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直到目前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几乎在所有的行动计划中均未触及.本文认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与以往历次国际货币体系调整一样不会是主动改革的结果,而主要是对既成事实的确认.未来10年内,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状况不会改变,国际货币体系不会出现"多极"格局,最理想的结果是仍然保持"二极",但开始呈现向"三极"或多极过度的发展态势.人民币能否成为"一极"很大程度还取决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实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对于当前盛行货币多元化和区域化、发行统一货币三种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设想,本文用"三元悖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选择进行了理论说明,并回顾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市及消亡,说明了以一国货币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本文认为货币多元化和货币区域化不能彻底解决汇率问题,并提出发行世界统一货币应是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国际货币契约视角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发展.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的集中表现.本文对关于国际货币地位形成的"抵押资产契约"说进行评析,并认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通过货币竞争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来克服无约束的信用本位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规律和重建原则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首先指出当前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关系为美元霸主地位,其次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历史中得出政府因素和货币统一性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考虑的两大主要因素;本文又从美元与欧元的"滥币陷阱"规律、金融危机对美国和欧洲的影响分析了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必然性;最后文章提出了新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原则与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5.
G20会议前夕.周小川发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正值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际,该撰文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文章中,作者提出构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国际复合货币体系的价值基础问题.论证了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的价值基础是经济体的综合经济实力,着重探讨了国际复合本位货币的价值基础问题,认为国际复合本位货币的价值基础是经济体集团的综合经济实力,并认为依据国际复合本位货币的价值基础建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破解了"特里芬难题",因而国际复合货币体系是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运用单群体对称进化博弈模型解释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及现行体系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以多群体非对称进化博弈模型为分析工具,深入剖析了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应采取的行为,得出人民币国际化应采取与国际货币"合作"的策略,并逐步在区域货币合作的基础上向国际货币合作推进.  相似文献   

8.
二战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中国等东亚国家面临"货币错配"和"美德两难"困境.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但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美元在后次贷危机时代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当务之急,中国政府应主导区域货币合作,构筑人民币结算圈,坚守资本管制底线,坚持可信的固定汇率制,掌控战略资源,对冲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9.
2007年初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迅速蔓延至全球、最终酿成"金融海啸"式的国际金融危机,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在其国际储备资产、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调节纪律等方面的内在缺陷和弊端暴露得淋漓尽致,危机的破坏力再次严重地刺激了世人的神经,打破了世人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和弊端的容忍度,诱发了新一轮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与行动.中国作为此次危机的重大受害者和国际经济、金融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理所应当地以"参赛选手"和"推手"的身份积极参与和推动本轮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特里芬悖论" 从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固定价格脱钩的"尼克松震荡"开始,国际货币体系的市场化时代也就到来了.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持下,美元既作为国别性货币又作为国际性货币,书写了一段让世界他国既恨又爱极为矛盾的国际货币历史.  相似文献   

11.
刘峥 《云南金融》2012,(8X):106-106
文章首先引入"新特里芬难题"的概念,在揭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致命缺陷的同时,重点强调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必要性,最后,通过比较提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可能方向与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刘峥 《时代金融》2012,(24):106
文章首先引入"新特里芬难题"的概念,在揭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致命缺陷的同时,重点强调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必要性,最后,通过比较提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可能方向与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在沉寂数月之后,超主权储备货币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人民银行和联合国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改革专家委员会在7月初几乎同时发布报告,认为应改变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创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并且都认为"特别提款权"(SDR)可作为这种货币的"原型".  相似文献   

14.
建立多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是大势所趋,但是这一体系仍然不稳定,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目标模式应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特别提款权(SDR)作为共同储备货币,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并存,即"3+1+n"体系。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人民币加入SDR篮子;与此同时,应苦练内功,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概念界定及理论观点 按照IMF专家的界定,货币自由兑换可理解为:当任何一个货币持有者可以按照市场汇率,无论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自由地将货币兑换成一种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时持有的货币就是被认为"完全可兑换"的.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可兑换性"的含义业发生了变化.现在,"可兑换性"是指取消对外汇交易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货币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动态范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货币属性发生了新的变化.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元主导的单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暴露无遗,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虚拟货币并不具备充当国际货币的基础条件.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的主导地位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国际货币体系的最终形态也还是一个未知数,虚拟货币的出现及其发展为改革和设计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了重要经验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中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和弊端,危机也表明了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极端重要性。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与局限性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始于1976年的"牙买加协定"。国际储备货币以美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货币体系应怎样改革 在次贷危机冲击之下,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严重缺陷再次暴露无遗,主张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再度高涨.可是国际货币体系究竟应怎样改?转而实行金本位?这是不可能的,货币体制发展到信用货币阶段,除非人类社会遭遇毁灭性灾难,否则绝无返回金本位可能.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阴云弥漫,现行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事实告诉我们,建立在单一主权国家货币基础上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再适应世界金融经济的发展。接连召开的G20华盛顿金融峰会和伦敦金融峰会以及后续的金融峰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经并将继续成为重要的议题。一直遵循"韬光养晦、不出头"外交政策的中国这次终于在G20伦敦峰会之前提出了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构想而变得"有所作为"了。这与正在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是什么关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否给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某种机遇?这种背景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否恰当?还存在那些掣肘的因素?人民币国际化如何巧妙地与区域货币合作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很好地结合?本期银行家论坛邀请到几位著名的国际金融问题专家,为我们解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际生产效率区域转移与货币体系错配: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国际生产效率区域曾在英国,后又转移到美国,国际货币体系也由此从英镑为主导的金本位制,转为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际生产效率区域逐渐从美国转移到东亚各国.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制造业效率突出区,对外贸易量急剧增加,但使用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仍然是美元,出现了国际生产体系和货币体系的不一致现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错配.这种错配造成东亚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金融动荡,在中国表现为承担着美元外汇占款带来的巨大成本,使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对此,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改革国内金融市场,分"三步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等,逐步摆脱美元体系错配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