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基于1998-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收入与资产的宏观季度数据,利用向量误差纠正模型(VECM),对居民资产如何影响消费(即财富效应)进行了系统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收入和资产之间存在唯一的长期协整关系;在这个系统内,短期内只有居民资产对系统均衡偏差具有误差纠正行为.我们还测量到,城镇居民资产的长期边际消费弹性为0.51;近年,人均居民资产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支出将增加0.013元左右.从动态效应上看,居民资产对消费变动的影响是持续的,且贡献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健康因素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生命周期的资产选择模型,发现当中老年群体的健康受到冲击,其将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消费、增加谨慎性储蓄及减少风险金融资产的持有。随后,使用健康与养老的微观调查数据,并利用健康自评与健康支出两个指标衡量个体的综合健康程度,通过Probit与Tobit回归模型研究老年群体的健康因素对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冲击是影响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的直接因素。通过健康自评指标,城市居民健康因素对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显著,而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指标并没有统计显著性。研究还发现,通过内生变量健康支出指标的测量,健康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奢侈品"的特性,即健康支出越多的城市家庭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  相似文献   

3.
书讯·经济     
《透视繁荣:资产重估深处的忧虑》;《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当前社会问题随笔》;《图解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CAPM股票定价理论的延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以下简称CAPM)是一个在资产收益率和风险不确定条件下关于资产定价的均衡模型。其实,关于资产选择和定价的理论,自19世纪以来就一直争论颇多,在此之前的古典学派和新古典的理论往往把对实体经济的研究作为经济研究对象的主导,对资产的定价和选择多用利润入手,即使货币理论也没有跨出对利息分析的局限。传统的理论较少考虑资产收益率的问题,因而难以解释资本市场的相关问题。直到费雪和希克斯,才开始提出过用概率分布描述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以测量投资者的偏好。但严格意义上说,现代资产定价和选择理论始于马科维茨1952年公开发表的《资产选择》,其后,他支持他的学生威廉·夏普把组合与单因素联系起来,对原有理论进行了改进,其后林特纳等人也得出了相近的观点。直到目前行为经济学的流行,都在批评中对CAPM理论进行了完善。  相似文献   

5.
工程造价专业和资产评估同属经济学范畴,但二者有各自的专业特点。工程造价专业是具体描述固定资产价值形成的全过程:资产评估是指根据企业具体要求及产权转让、企业重组、破产清算、资产抵押等经济行为,对资产现实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的行为。但在建筑物评估中两学科有相互关联之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家庭流动性资产配置行为将异质性消费者识别为受流动性约束(hand-to-mouth)家庭与不受流动性约束(non-hand-to-mouth)家庭,探讨了住房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是否在这两类家庭中存在显著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了住房资产如何影响这两类家庭之间的转换。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2019年三轮追踪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总体上住房资产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显著为正,但不受流动性约束家庭显著高于受流动性约束家庭,说明持有较多流动性资产家庭的住房资产对消费的正向影响更大。从机制上分析,相较于受流动性约束家庭,不受流动性约束家庭住房资产提升信贷可得性的效应更大,并且更能通过财产性收入的获取来促进家庭消费。异质性家庭动态转换的分析印证了住房资产的增长有助于受流动性约束家庭转换为不受流动性约束家庭,并通过这种转换进一步促进家庭消费能力增长,而住房债务负担则需保持在一定限度内,才能发挥促进消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双循环"发展战略的提出,如何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成为研究热点。与已有研究不同,文章首先从省际视角研究了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证实了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分别对消费产生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且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大于住房资产的抑制作用。其次,文章探讨了两种资产对不同种类消费品的影响,金融资产增加主要促进教育娱乐医疗等改善性消费,住房资产增加则主要抑制基本品消费。最后,文章对不同省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资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随收入、资产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而住房资产对消费的抑制作用随收入、资产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在东部地区影响小于西部地区,且受区域教育、人口和收入结构影响。综上来看,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收入结构,控制房价过度上涨,改善资本市场在资产分配中的作用,加大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能够有效改善家庭资产结构,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8.
维佳 《中亚信息》2007,(7):3-10
哈萨克斯坦《实业周报》连续刊登了哈萨克斯坦经济学博士、教授托赫塔尔·叶希尔凯波夫及经济学副博士、副教授利季娅·梅尔加力耶娃娅所著《外国资产投入到哈萨克斯坦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安全》一文,本文译自其中关于几个主要国家在哈萨克斯坦投资情况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刘岩 《中国经贸》2011,(8):207-207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不虚增企业资产和利润,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新的《资产减值》对资产减值作出了更具体的规范,增强了实际业务处理的可操作性。同时统一规范了各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含量,也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伴随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理财意识逐步提高,家庭资产结构也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文章以江苏省扬州市农村居民资产选择的现实为例对农村居民资产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农村居民的资产状况,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的构成与变化,剖析了当前农村居民资产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习惯形成对资产定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以往的研究几乎没有对基于习惯形成的资产定价模型进行稳态分析。本文将经济学中的稳态分析引入资产定价中。对传统的基于习惯形成的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了改进。我们的研究表明,当金融市场处于一般均衡状态的时候可能存在多个均衡解:当金融市场处于稳态时。随机折现因子和的乘积一定小于1;剩余消费比率是股票市场内部波动性的一个来源.剩余消费比率的变动可以导致资产价格的波动。这些结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金融市场的内在波动性以及习惯形成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金融理论以投资者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应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将证券资产定价转化为风险与收益的均衡关系,实现证券资产的间接定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金融理论受到来自实证检验的挑战并促使行为金融理论的诞生。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决策过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新审视证券资产定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但这些理论模型间缺乏内在一致的分析框架,尚未突破现代金融理论的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13.
宋浩 《亚太经济》2001,(2):50-54
资产证券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在我国在其特殊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含义与发展后,认为资产证券化在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促进国企股份制改造,推动消费 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难点与思路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梁莹  袁毅贤 《特区经济》2007,(2):109-111
本文通过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利用消费与个人财富弹性、股票收益与消费增长协方差以及股权溢价来计算中国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认为中国证券市场明显存在股权溢价之迷,股票收益与消费增长还呈现出与理论不符的负相关关系,这从侧面证明中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用传导机制并不畅通,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中国缺乏解释力。  相似文献   

15.
在实践中,以抵债资产投资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工作中普遍采取的手段,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第10条并没有明确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这种职能,使得以抵债资产投资行为的法律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数字     
近日发布的《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称中国个人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270万人,平均年龄为39岁。其中亿元资产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约6.35万人,平均年龄为41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就。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而言,被一些企业为达到自身目的进行随意调整的行为愈演愈烈。就此问题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宇 《产权导刊》2006,(7):48-48
财政部6月6日发布消息: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近日签署财政部令,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各部门、各单位的管理职责,全面规范了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构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形成、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一、目的上的区别 会计上的资产计量是以货币计量尺度来反映资产的数量及其变化。由于业主权益是资产与负债的差额,所以,要考虑企业价值的变动情况,必须对资产进行计量。而对于资产评估来讲,由于它是专业人员,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特定资料,依照特定的评估目的,对资产在某一时点上的价格进行评定与估价,向委托方提出被评对象在评估假设下的资产模拟价格,它与会计对资产计量过程不同,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联系。 会计资产计量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首先,资产计量是收益计量的前提。会计收益是通过资产计量和收入费用配比计算出来的其次l…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月18日,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比基金)分别与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上海签署了《基金资产委托管理协议》和《基金资产委托托管协议》,预示着我国首只中外合资直接股权投资基金开始资产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