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乡镇论坛》杂志创刊五周年民政部副部长阎明复《乡镇论坛》杂志从1989年创刊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这五年,是《乡镇论坛》杂志艰苦创业的五年,是《乡镇论坛》杂志为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呐喊呼号的五年,是《乡镇论坛》杂志为农村、为农业、为农民...  相似文献   

2.
编辑部纪事     
司马林说应让“一把手”看《乡镇论坛》甘肃省陇南市五库乡政府司马林读者来信说:我参加工作七八年来,一直阅读《乡镇论坛》。我感到《乡镇论坛》是老百姓的贴心刊物,真正反映了乡村百姓的民情、民意、民声,确实让乡村干部、人民群众得到了启迪、借鉴、鞭策和激励。我这次来信要说的是,既然《乡镇论坛》是关于百姓的论坛,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参与,尤其是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也应该关注和参与。建议贵社让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也订阅这本杂志,并且应放到党政“一把手”领导的手上。这样,杂志的内容才能为执政者、决策者参考或采纳。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农民。看了《乡镇论坛》2006年11月上半月刊登的《两位计生干部的一肚子苦水》一文,文中计生干部的“真实写照与感受”、忙得“顾不上家”的事例、  相似文献   

4.
我原来在乡镇工作,经常看贵刊的文章,因为贵刊非常亲近读者,敢于仗义执言,替乡镇干部和老百姓说出心里话;所刊登的图片具有浓厚的风土人情味,似一阵乡风扑面而来。因此,每逢《乡镇论坛》到来时,我都是先睹为快,爱不释手,每期必藏。不仅如此,我原来所在乡镇的干部人人都喜爱《乡镇论坛》。我现在到了县开发区后,发现这里的干部同样喜欢贵刊。我感到,《乡镇论坛》真是办到读者的心坎里了!贵刊2006年5月上半月刊的《泪雨滂沱祭祖母》一文,情真意挚,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读着读着,我不禁好几次泪流满面。它勾起了我对往事的漫漫回忆。我的爷爷、奶…  相似文献   

5.
《乡镇论坛》杂志社编辑: 我是基层民政人,是《乡镇论坛》杂志的忠实读者。 看了《乡镇论坛》2004.1-2期刊登的“2003年来自底层的照片”的8幅照片后,说实在的,我哭了:我为“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同胞们的善良、无助而洒同情之泪;我为他们居“底层”而不屈、为生存而同命运做顽强抗争所付出的劳苦而洒辛酸之泪;我为社会各阶层的不公而洒痛苦之泪;我为人性未泯而洒庆幸之泪。  相似文献   

6.
细读《乡镇论坛》2006年10月上半月刊发表的《我们这些个乡村干部》一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激起了我为乡干部鸣不平的冲动。该文作者以其亲身经历,道出了乡干部的苦衷,将广大乡镇干部工作生活的真实状况充分展现了出来。我作为一名普通乡镇干部,读罢此文,真有一种拍手叫好的激动,也为《乡镇论坛》杂  相似文献   

7.
我原来并非《乡镇论坛》的读者,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翻开了《乡镇论坛》2006年3月下半月刊。我接触过为数不少的杂志,认为《乡镇论坛》实为上乘之作。其作品时代气息较强,文章清新秀丽,涉猎广泛,确属“纯天然,无污染”。从《高级工程师为何当不了村官》,到《我的宦海生涯》连续十几篇文章,篇篇精彩,使人拿起来放不下,不一气读完难以割舍。《一个老农与六个贫困大学生》,其文感人肺腑,称之为“催人泪下”也毫不为过。又如,《河南黄河情歌》的数首小诗,确如山间的野花,幽香飘逸,朴实无华,使人读后回味无穷,我还将其认真抄在我珍藏的笔记本上,…  相似文献   

8.
新年寄语     
《乡镇论坛》2020,(2):1-1
我与《乡镇论坛》结识已整整11年,对她情有独钟,经常是下班后必看的读本。围绕如何补齐农村社区治理短板、推进城乡社区治理融合发展这个时代拷问,我常和同事们一起查阅《乡镇论坛》,求解答案、整理思路2019年,张家港市以建设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为契机,开展了农村社区民主协商、农村社区营造、特色小镇建设、智慧社区应用等新探索,有的做法就来自《乡镇论坛》的启发,其中一些典型经验已在杂志上刊发,向全国展示了张家港经验。  相似文献   

9.
2001年我从一卖猪药人那里发现他用来包药的纸是《乡镇论坛》,拿来一看,竟“爱”上了。问其来源,答在乡政府民政办拿的。我托他问民政办能否订一份,问后答不给个人代订。我只好向卖药人借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了解了一些“外面世界”。去年底我订《国务院公报》时查阅杂志订阅栏目表,发现《乡镇论坛》也在其中,欣喜地订了一份,成了该刊的正式读者,并决定永远读下去。  相似文献   

10.
日前,刚刚从北京参加全国“乡镇百颗星”授奖大会归来的辽宁省东沟县前阳镇党委书记于泉明同志来到镇民政办,主动提出自费订阅了一套《乡镇论坛》杂志,他说:“《乡镇论坛》杂志是乡镇领导和基层干部学习的益友,工作的向导,对我们做农村工作是个好帮手”。在他的带动下,镇九名党政领导全部自费订阅一套《乡镇论坛》杂志。《乡镇论坛》在这里虽然是初次发行,但也同样受到基层干部的欢迎,镇属各企事业单位和村民委员会都争相订阅,有的还订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时至今日,我与《乡镇论坛》已有6年时间的交情了。我是基层一名普通的乡干部,每天下村工作回到乡里,业余时间难熬之际,惟一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以熬过漫漫的乡村之夜。 在众多的报刊中,惟有《乡镇论坛》杂志成了乡村干部的良师益友。这本杂志不但内容丰富,而且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反复阅读了《乡镇论坛》2006年7月上半月刊刊登的李明亮的《感谢乡镇机构改革“风暴”》一文,深为李明亮感到庆幸。是乡镇机构改革“风暴”为李明亮提供了一个施  相似文献   

13.
新春的祝愿     
亲爱的读者,历史的时钟已走到了1991年。过去的一年,《乡镇论坛》架起了我们相互联系的桥梁,我们已成了彼此倾吐心声的朋友。值此新春之际,《乡镇论坛》杂志全体工作人员向亲爱的读者致谢,给朋友们拜年,并致以新春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14.
编辑部纪事     
村支书怀疑乡长是否被提拔6月10日,四川省夹江县青州乡建国村党支部书记商建军给编辑部打来电话说:“昨天我第一次看到《乡镇论坛》,在此之前我以为只有主任才适合看。昨天开会,主任没来,发杂志的把《乡镇论坛》给了我。我把三本都看完了,有些文章反复看了几遍,心里很激动,确实感到很不错,这份杂志是为群众说话的,它不但适合村主任读,实际上适合所有的农村干部。但是我也有一个问题。5月份上半月刊《被告》这篇小说,在最后说李乡长在半年后被调到县上当了副县长,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他是新上任的乡长,怎么这么快就会当县长呢?他应该在任期…  相似文献   

15.
编辑部纪事     
周立 《乡镇论坛》2011,(16):1-1
要让更多的老百姓看到《乡镇论坛》 山东省莱州市驿道镇东高家村一读者以“《乡镇论坛》是我的精神食粮”为题给我们写信反映:我与《乡镇论坛》打交道十多年,对我而言,它像是我的一位尊敬的良师,帮助我在工作中做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成绩。《乡镇论坛》是我最喜爱的刊物之一。它知识量大而全面,文章精致,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6.
日前,笔者阅读了《乡镇论坛》2006年3月上半月刊古土同志写的《我所亲身经历的乡镇机构改革》,深有同感。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机关干部,经历了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尝尽了其中的苦辣……  相似文献   

17.
希望《乡镇论坛》越办越好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在《乡镇论坛》杂志创刊五周年之际,我向《乡镇论坛》杂志社、向《乡镇论坛》的百万读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需要,是保持农村和全国稳定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编辑部纪事     
一位失去信心的维权者江西省丰城市一位村民来信:2000年我任村主任期间,在外地乡镇看到一本《乡镇论坛》,一下子喜欢上了,觉得真是村干部的良师益友。我记了邮发代号,第二天就到邮局补订。现在我不当村干部了,还是坚持订阅这份杂志。我呼吁上级有关部门宣传好,让乡村干部订阅,因为她确实是基层干部的好帮手,是农民的好朋友。2003年《乡镇论坛》第九期“村治咨询”答复了我的问题,我表示感谢。但我没有按你们的答复去捍卫自己的权利。我知道,维权路上是多么艰辛和坎坷。在我们这里,任免村干部是镇里说了算,根本没有民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相似文献   

19.
办好《乡镇论坛》做好为农村服务这篇大文章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在《乡镇论坛》杂志创刊五周年之际,我谨向《乡镇论坛》杂志社,向《乡镇论坛》的广大读者和全国的乡村干部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之一。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20.
读者你好,我是《乡镇论坛》杂志的“法律顾问”,专门为读者解答各类法律问题,你提的问题越具体、明确越好。来信请寄北京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乡镇论坛》杂志“法律顾问”收,邮编:1000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