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在以中间产品为主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有效保护率更为准确地反映了关税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入世后,在履行世贸组织(WTO)协议的关税调整过程中,我国的关税有效保护结构呈现出优化的倾向,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应根据各产业部门在国际贸易中比较利益优势的动态变化对关税的有效保护结构加以完善,同时防止过度的有效保护,解决资源基础产业的负有效保护问题,避免利用高关税抑制非生活必需消费品的进口而导致的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2.
关税是世贸组织规则中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之一,应遵守其“游戏规则”,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但我国现行的关税有效保护体系尚存在诸多问题,对国民经济不能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为此,在分析了关税有效保护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谷成 《财贸经济》2007,(6):76-80
在以中间产品为主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有效保护率更为准确地反映了关税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入世后,在履行WTO协议的关税调整过程中,我国的关税有效保护结构呈现出优化的倾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根据各产业部门在国际贸易中比较利益优势的动态变化对关税结构加以完善,同时防止过度的有效保护,解决资源基础产业的负有效保护问题,避免利用高关税抑制非生活必需消费品进口而导致的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关税有效保护率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36个工业贸易部门2006年的关税有效保护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部门的关税有效保护率呈现出了从上游产品到下游产品逐渐升高的阶梯型分布,总体结构比较合理,但是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就此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关税有效保护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0年代,我国关税体制为适应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关税税率几次大幅度降低(见下表),标志着我国保护型关税政策开始向开放型政策改变。关税的降低,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全面的产业高关税保护状况,不少产业将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可以说,关税的降低弱...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关税税则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关税制度的变化,指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关税制度的制定符合世贸组织的贸易自由化要求,并起到了保护国家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的作用,但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通过利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中的关税保护进口理论,从理论上分析关税保护对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选取中国21个部门的截面数据,用Eviews分析关税有效保护率与进出口的关系,从而对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进口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农产品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关税及关税配额。本文运用图形对这两种进口保护措施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指出在国内需求增长的情况下,配额比关税更具贸易保护作用,而且,与绝对配额相比,关税配额更能以较低的社会福利代价获取保护效应。尽管关税配额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保护手段,但统计结果显示,关税配额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最后分析了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对农产品进行有效保护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关税升级问题是市场准入议题之一。本文在详细比较世贸组织各成员已有提案的基础上,针对关税升级的现状以及使用各种削减模式的削减效果,对世贸组织主要成员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表明,农产品关税升级在世贸组织各成员中普遍存在;代表性关税升级产品清单包含了20%的农产品,这些产品贸易比重在不同成员间差异很大,介于22%-56%之间,关税升级涉及的范围和对各成员影响程度的差异不容轻视。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乌拉圭公式等以往的主要关税削减模式不能解决关税升级问题;针对关税升级的削减模式能够实现关税升级的有效削减。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我国关税政策的目标选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政府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制定或调整关税政策。传统的关税政策理论已经不能解释当今世界各国的关税政策。在确定我国的关税政策之前,必须首先明确我国关税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本文提出,我国政府应当将关税政策的目标确定为保护幼稚产业、维持就业水平和降低福利损失三个方面;同时相对弱化关税的组织财政收入职能、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和平衡国际收支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