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8月,全新朗逸上市.镁光灯下颇具线条感的新朗逸棱角分明的造型透露着历练后的坚毅.然而这条"硬汉"粗犷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体贴的心,在内饰和配置上坚持将人性化的原则发扬至极,处处考虑驾乘者的舒适程度.这样一条"体贴的硬汉"出现在面前,怎能不叫人心动?  相似文献   

2.
一、"海丝"核心区海丝城市形象构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中央明确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之后,福建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明确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定位与愿景: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枢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这一愿景清晰描绘了福建要建设什么样的核心区,核心区将以怎样的角色形象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去,规定了福建这一核心区的形象内涵,并对全省各城市提出了功能定位要求.紧扣这一形象标杆,核心区各城市纷纷提出打造"海丝"效应功能定位的城市建设方向,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的小说常以塑造“硬汉”形象著称,但他同样也是一个关注女性和女性意识的作家.在《雨中猫》和《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运用简洁的冰山文体勾勒出了女性在社会和情感上的失落与迷失.在创作这些形象时,他表达出了伟大的人性思索和强烈的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4.
城市房屋用途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土地的用途,它决定了房屋用途的走向;二是规划设计的用途,它决定了房屋用途的内容."住宅"是专供居住的房屋,"商业服务用房"是从事商业和为居民生活服务所用的房屋,二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用途的房屋."住宅商用"从土地管理角度上看是改变土地用途,将"居住用地"改变为"商业用地";从规划上看是变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内容的行为;从房屋的使用功能上看,则是改变房屋用途的行为.尽管法律行政法规对"住宅商用"是否需要批准认可这一问题没有作出正面直接明确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无须批准认可,事实上,法律行政法规从不同的侧面间接明确了这一点.不强调"住宅商用"须经批准认可必将导致国家资产的流失,挑战城市规划权威,形成不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5.
伦理学可谓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悠远的学问之一.在西方,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就从学科意义上构造并使用了伦理学.在中国,虽然在19世纪之前没有出现"伦理学"这一学科范畴,但早在商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极为丰富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6.
对产品原产地形象、消费者民族中心倾向等理论成果和实证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技术标准工作相关部门应重视消费者"国货"偏好这一宝贵资源,在我国技术标准整体落后的情况下制订并实施策略性技术标准信息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7.
"陕西现象"的经济地理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罗文毓 《经济研究导刊》2007,(2):126-127,165
"陕西现象"是近年来陕西省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协调的现象.该现象经陕西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杨永善先生在《陕西日报》理论版上披露后,立即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和众多学者的密切关注.已有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从区域结构的维度分析,并就如何遏制并逐步消除这一现象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世人称为"孔圣人".孔子作为中国私学创办的第一人开辟了一代教育新风,被奉为"万世师表".孔子留给我们的一直是一个思想深邃、举止端庄、行归于礼的先师形象,他的"有教无类"思想更是让后人敬佩,但是"束脩"一词打破了所有人敬佩,后人就"束脩一词开始各抒己见,本文笔者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来浅谈一下孔子的"束脩"与他的"有教无类".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所建构出来的女博士形象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知晓,而这与女博士自身对于这一形象的认同并不成正比。在这场污名化与反污名化的拉锯战中,对于大众传媒构建行为的解析以及女博士反污名化行为建构的解析将女博士建构成为新的女博士。  相似文献   

10.
"小产权房"至今在我国法律中尚无明确规定,由"小产权房"引发的法律问题和诉讼纠纷不断.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小产权房"如何处理显然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文章从法律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探求"小产权房"产生的原因,结合农村和城市的关系、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稳定社会等一系列因素考量"小产权房"对我国法律和社会的影响,从而认为"小产权房"合法化有着必要性.从现有法律法规冲突和法律的原则与修改方面分析认为"小产权房"合法化具有可能性.因此,应当积极从法律制度和政策上对"小产权房"采取合法化的措施,为"小产权房"在法律上寻找一个突破口,并且也使现存的"小产权房"有合理的出路,从而使"小产权房"这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其中,后两次巨变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的,老百姓形象地说:"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邢化峰 《环境经济》2006,(1):104-105
近几年,有一种呼声比较强烈:用纸制或可降解塑料制品取代泡沫塑料,以从源头上根除"白色污染".这一主张仍然认定人们离不开一次性方便餐具,关键的不同只在于材料.实践证明,用纸或"可降解塑料"取代聚苯乙烯塑料并不能完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技术上也存在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3.
汪立鑫 《财经研究》2008,34(3):95-107
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有关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之间技术扩散的正规模型,该模型将制度背景作为一个参数引入,借以从形式上分析制度背景对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过程的影响;模型的动态分析从形式上展现了后发国家在技术水平上超越先发国家("蛙跳")的全过程,并推论出后发国成功实现"蛙跳"的先决条件是:后发国由制度参数与经济规模参数所决定的综合参数能够由比先发国低的值跃升为比先发国高的值。此外,文章还基于经济制度由相关利益主体间制度博弈均衡所决定的这一分析框架,进一步尝试性地解释了制度参数变化的非均匀性,并对中国未来实现"蛙跳"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嗓音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在通电话的时候能通过声音猜出电话那头是谁,所谓"不见其人,但闻其声."可是,在音乐学院这个人人追求张扬个性的地方,却出现了"千人一声"的现象.后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对这一现象已有前辈提出思考和讨论.于是,我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出发,进行了一些思考,写下此文,谨表达我的观点.为什么会出现"千人一声"的现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伊始,全球又爆发了以"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为中心的"物联网"革命,这一重大战役的核心技术是称之为RFID的电子标签(或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将给每一个产品一个身份证,因此被称之为全球工业与民用的"黑色鸦片".中国由于是世界上最大的产品制造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无线识别通信市场,中国无疑是全球角逐这"黑色鸦片"标准的最关键市场,谁将控制中国市场的标准,谁将影响全球经济的DNA.  相似文献   

16.
如今,到中国来旅游观光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国已经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旅游国。随着2008年北京奥去会的临近,来华外国人的数量将呈"爆炸式"增长。然而有一种现象却颇令人感到尴尬和头疼,在许多城市,小到宾馆酒店的菜单,大到路名、招牌及巨幅广告标语等,大都存在英语错误,有的甚至错的离谱。这不仅给老外带来了不便,更有损中国形象。一位叫王萌的女孩从中发现了商机,她大胆当"英文纠错师",不到两年就赚了3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徐元 《经济前沿》2007,(8):45-48
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对外经贸实践的需要,我国先后提出了"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大经贸"以及"科技兴贸"等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这几项战略的实施,在我国的外贸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年的科技大会上,我国提出了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有关部门应当与时俱进,及时提出"创新强贸"战略,依靠自主创新,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小说画皮受到儒教和佛教的双重影响,在这两种思想的渗透影响下,作者塑造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妇女形象,揭示了戒色止淫这一主题思想当代改编自聊斋画皮的电影版画皮几乎颠覆原作,在人物设置主题意蕴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程度上的创新.为何完全不同的画皮故事都获得成功都为大众,最后对这一问题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我国银行业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外资金融机构的政策,尽管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资银行,但也存在着某些不合理之外,使得进来外资银行出现"不进反退"的现象,这一现象应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龙 《当代财经》2007,(12):5-10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