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产的实施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展开的。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生产方式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探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生产方式的变迁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市场的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些因素对生产方式变迁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试图通过分析找到适合我国目前发展需要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
由于赫哲族生产方式的制约,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赫哲族是没有居住建筑的,采取主要的栖居方式就是野外露宿。随着时代的变迁,赫哲族的住宅文化逐渐产生,并且在十分广泛的领域内呈现出长久的流动性特点。居住文化的流动性是由于赫哲族的住房建筑一方面受到所居住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同时还要适应赫哲族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伴随21世纪的到来,世界经济正在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他活动方式必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当今世界上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知识的较量;只有在知识上领先的国家,才能在未来竞争总格局中处于主动。  相似文献   

4.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社会治理变迁过程中的模式取舍尽管充满曲折,但在改革开放之前基本遵循了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路径方式.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转折关头,农民自发的"治理"探索"倒逼"党和政府对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择取的新策略. 多元共治的体制一旦选定, 又会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 在政策的推行上持续深化发展下去. 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择取,显然受制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的这一政策变化,具有中国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特色特征.  相似文献   

5.
阿岩 《开发研究》1989,(4):6-10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关系的讨论,在国家放弃经济平衡发展原则,采取有倾向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之后,成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这不仅是国家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而且是地区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这一客观事实要求人们依据转变中的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来研究问题,寻求现阶段我国体制转轨时期新的地区协调和制衡机制。本文拟将资源配置和利益配置从认识上分开,来研究变革中两者之间的协调与相互影响,更好地把握地区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过程。  相似文献   

6.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甘宁青社会变迁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巍 《开发研究》2006,(1):112-114
就近代历史进程而言,甘宁青地区的社会变迁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较为显著。特别是抗战以来,由于国民政府将该地区作为抗战的大后方之一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开发与建设,甘宁青地区因此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从社会变迁的总体和宏观角度出发,对这一时期甘宁青社会变迁的特点加以概括和总结,认为以抗战救国为中心的社会变迁取向与以政府主导为侧重的社会变迁模式,是该时期甘宁青地区社会变迁的两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7.
唐卡被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其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当前商业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唐卡艺术无论在颜料选取、绘制题材、绘画质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迁,对于这种变迁,藏民在心理适应方面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本文以甘肃省夏河县藏族地区研究为例,通过对商业化背景下唐卡艺术变迁的表现、藏民心理适应现状的论述,寻求正确处理唐卡艺术的变迁与藏民心理适应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制度经济学认为,原体制结构中一种体制的变迁将会导致原体制的不均衡,从而诱致其他微观体制变迁.刘易斯指出:"一旦制度开始变迁,它们会以一种自动强制实施的方式发生变迁.老的信念和制度在变化,新的信念和制度彼此之间,以及新的信念和制度与相同方向上的未来变迁之间都逐渐变得调和一致."本文认为,中国加入WTO将形成一种"倒逼的外力"直接作用于中国企业体制的变迁,解决目前中国企业体制变迁的"制度性瓶颈"问题,催化体制转换的完成.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规模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微观反映。随着西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家庭的规模、类型和结构都在发生变化。本文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西藏家庭规模10年来的变迁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分析了家庭规模变化所呈现出来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敏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0):132-148,160
权力转移是导致国际关系不稳定的重要诱因,是影响安全格局调整的主要变量。随着中国崛起,东亚区域内的权力分配出现了明显的权力变迁,但还远未出现权力转移。即便如此,东亚地区安全格局也正在出现深刻的调整和变化。权力变迁究竟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和主导未来区域安全架构的演变,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政策话题。美国"再平衡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强化美国单极霸权体制下的东亚安全。美国意图在安全和经济两条战线上把握东亚区域政治发展的主导权,维持区域内国家对美国的战略信心和同盟依赖,牵制中国崛起并力图削弱中国崛起给美国单极霸权所带来的消极地区效应,充分获取中国崛起给美国及其盟友带来的诸多战略红利。面对中国崛起,区域内国家会采取强化军事同盟体系,借重域外因素的影响力或者实施新的区域战略等方式调整相应的安全政策。中国崛起的未来应该是在均势与制度合作的同时发展中重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东亚安全新秩序。对于权力变迁所带来的地区安全秩序重组,必须要有深刻的认知以确保战略的正确导向和积极效应,在均势与制度合作的双重进程中重建东亚安全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发明、积累、传播和调适。计算机的出现就是一种发明,它是在一定的文化积累上发明出来的,它的发展受到社会需求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并能促进更深层次的、基于计算机发展而带来的文化积累,进而影响社会变迁。计算机的发展对于社会各个阶层影响不同,会带来社会变迁速度的一种不平衡。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和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2.
戴晓琳 《黑河学刊》2009,(9):143-144
河湟地区是青海与甘肃交接的农耕区,是青海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民国以后,河湟地区拉开了近代化社会变迁的帷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疗卫生事业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步开始了近代化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城镇养老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养老模式也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养老模式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伴随着养老模式的变化,结果是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也随之改变,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发生了这种变化。在此感兴趣的是小城镇老年人选择居住方式的影响因素。通过与某小城镇的老年人访谈中得知老年人选择居住方式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自理能力、收入来源和子女的数量等方面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差异性。由此可见,单一的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都不能适应我国今后的国情。因此只有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农民是最庞大的群体,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变化能够曲折或间接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化,农民生产生活的变迁是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分不开的。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使黄土高原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农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以及农民的生活也深受其影响。农民的思想观念的变迁是整个社会运行的最为主观的反映,在研究农业技术推广之时,倘若忽视了农民的思想观念的研究,那将是对农业研究不全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形成,网络传播为社会进步和人类价值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息交流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造就了新的网络文明形态,实现了人类文化形态的变迁。一个数字化的网络社会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文化全球化面临着更大的融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16.
何青松 《北方经济》2007,(17):56-57
集群理论伴随着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变化而演进.人类生产方式由前工业化时期步入以福特制生产方式为代表的工业化时期,继而又转入以柔性化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化时期.在这种转变中,集群表现出来的萌芽动因、成长机制、衰败缘由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和体制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政策的变迁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有着极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政策问题的研究,分析国家政策变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人民公社的导入是当代中国乡村最深刻的制度变迁过程,也是1958年国家对乡村出台的重大政策.人民公社的导入是在官僚体制内中央向地方放权的情况下,中央领导与地方中层官员互动的结果,这一政策出台方式潜藏了巨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和体制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政策的变迁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有着极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政策问题的研究,分析国家政策变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区别主要体现在学科属性、生产要素属性、行为特性上;联系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商业模式应属广义生产方式,二是企业生产方式是商业模式构建的基础和前提环境。伴随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衍变,两者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当中。生产方式的持续变革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对企业财务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企业财务关系呈现市场化的态势,而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社会财务关系(或市场财务关系)又分别朝着线性和网络化两个方向发展。企业财务关系的这种发展变化,改变了企业生产要素资本的投入,从而又使企业形成了要素资本财务关系(如人力资本财务关系、技术资本财务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