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采取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降低,紧缩的货币政策,而随着国际、国内能源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美国次级债引发的外需不足等使外贸企业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2.
1994年,中国外贸外汇体制改革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取消出口指令性计划和外贸企业承担的无偿及有偿上缴外汇的任务,实行汇率并轨,外贸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中国外贸企业由此开始尝试进入市场运作,而素来以外贸经营为创汇支柱之一的山东省,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垄断外贸经营,各级外贸公司只要完成定额出口创汇任务即可。盈利了本单位是主要受惠者,亏损了则由国家补贴、承担,走的是一条依赖国家政策保护的数量增长型的道路。现在,随着外贸经营环境骤然趋紧,山东省外贸企业普遍遇到了一系列因国家政策、市场因素和自身缺陷造成的困扰。最主要的是因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而带来的出口退税难以及时兑现等问题。长期以来,出口退税是外贸企业计算出口成本乃至盈利的关键因素。由于受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品结构的影响,山东省许多外贸企业的出口换汇成本大都超过8元人民币,接近或超过了现行汇率水平,因而基本进行的是微利或无利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出  相似文献   

3.
田文 《中国经贸》2010,(2):119-120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贸企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构成了我国当前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外贸企业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新问题,尤其是外贸企业的报关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就我国外贸企业报关业务存在的几点问题展开论述,主要包括:对外贸易经营权、报关权的准入门槛较高;外贸报关的专业人才不足;配额取得的难度较大;报关程序差异较大,出口退税显失公平等;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外贸企业报关业务的顺利展开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对于出口退税研究以往较多关注出口退税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作用,但其如何传导及影响微观出口型企业现金流,学者们对此领域的研究文献却不多见,文章分析与比较了危机前后的出口退税政策,并以此展开研究,分析调整后的出口退税政策如何综合作用于微观外贸出口型企业现金流运行。尝试性探索金融危机后基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特质出口型外贸企业现金流运行规律与特征,以期归纳与总结出出口退税政策如何传导并作用于出口型外贸企业现金流运行的一般特性,并针对性提出不同现金流管理措施与策略,以期为后危机时代外贸出口型企业实现现金流运行均衡管理,防范现金流运行断流风险提供些许洞见。  相似文献   

5.
《浙江经济》2007,(18):5-5
2001年以来,浙江外贸一直持续较快增长。今年6月以来,中央政府采取加征出口关税、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等手段,加强外贸领域宏观调控。在此背景下,外贸企业转型迫在眉睫,外贸顺差增速顺势放缓。2007年1—8月,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139.8亿美元,同比增长29.7%.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8.3%。[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改革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晓丽  郭子忠 《特区经济》2007,221(6):156-157
我国自1985年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对促进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出口骗税、中央财政退税压力过大、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要求等问题。出口退税制度的改革对于缓解进出口贸易顺差,优化产业结构起着极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外贸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经济》2007,(14):18-19
近期看,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外贸商品生产和流通出口企业将产生较大的冲击,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比大企业大,对流通企业的影响比生产企业大,对欠发达地区企业的影响比发达地区企业大;长期看,对促进各地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将产生积极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我国将提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我国将采取措施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这些措施包括:鼓励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同外贸企业组织联营公司。科研机构可将科技成果或专业技术折资作为股份或投资,积极参与生产或外贸经营活动。国家银行重点支持为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  相似文献   

9.
严士凡 《浙江经济》2004,(23):36-37
2004年1月起,我国开始实施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明确提出了“新账不欠,老账要还”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负担。新机制有利于调整外贸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由于及时退税,加速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节约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相似文献   

10.
自1994年以来,外贸企业纳税率申报无税或负税(应缴税额为负数)的现象比较普遍。就此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资料表明,企业无税、负税主要是由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造成的。其具体原因有三: 一是外贸企业以出口商品为主,按现行税收法规的规定,出口商品增值税为零税率,采取出口退税的办法执行。所以外贸的自营出口销售也就无增值税,这是现行政策决定的。 二是因各种原因出口转内销的一些产品造成无税或负税。由于受国际、国内市场,以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仍然是喜中有忧或喜忧参半。从目前情况看,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呈上升趋势,出口退税不能足额兑现,外贸贷款优惠利率被取消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进口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外汇储备增加过快,外贸企业效益不能与进出口贸易同步增长等问题的存在,要实现全年240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的目标仍然要付出很大努力。  相似文献   

12.
出口退税是对经营出口商品的企业退还出口商品在国内已纳税款或出口商品中的进口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的进口关税。由于出口退税能够降低出口商品、货物的成本费用,因而成为提高出口商品、货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鼓励本国商品出口,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出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完全放开和我国加入WTO承诺的逐步兑现,各种各样的主体将逐步加入到外贸行业。生产型外贸■企业便是其中之一。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再加上出口退税调整、汇率变化等因素,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7,(13):24-25
为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于6月18日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  相似文献   

15.
王芬 《宁波经济》2007,(10):14-16
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7]90号),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为摸清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宁波出口的影响,市局对37家外贸企业(其中,流通型企业23家,生产型企业14家)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此次出口商品退税率下调对我市多数进出口企业影响较大,多数企  相似文献   

16.
散长剑  谭宇 《特区经济》2005,(4):123-124
<正>一、外贸企业的虚拟经营我国传统外贸企业的优势是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精通外贸业务流程,掌握一定的货源和海外营销渠道。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遍推广, 外贸公司的这些传统优势正在逐渐消失。首先,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不断放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的复杂局势使得国内外贸企业经营业绩大幅度下滑,而去年四川外贸逆势上扬,成为了全国唯一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双增长的省份。但愈演愈烈的国际态势、越来越大的国内压力、四川喜人数据背后的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便从以上三个角度来剖析四川外贸企业的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迅速升值,而之后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中国加工贸易顺差不降反增;同时,出口退税迅速增加。为解释这一复杂现象,文章用VAR模型来实证汇率、出口退税、加工贸易需求对加工贸易收支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发现:对加工贸易收支贡献最大的是加工贸易需求,其次是出口退税和汇率;人民币贬值和出口退税增加短期内对加工贸易收支均有J-curve效应,出口退税增加短期内对加工贸易进口正向促进效应大于出口的正向促进效应,进而导致加工贸易收支恶化。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收支改善作用有限,但会降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加工贸易进口对出口退税的过度敏感,提示中国政府要防止出口退税骗税和出口商品香港一日游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上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虽然目前外贸运行指标大大高于计划和预期目标,但外经贸运行中仍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保持目前运行态势还有很大难度。从后三季度外贸运行看,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妥善解决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厦门经济特区兴建后,厦门市按照“政企分开、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原则对传统的外贸体制进行改革,初步构建了适应商品经济规徘要求的新型外贸体制。1、拓展外贸经营渠道,建立灵活、开放的外贸经营体系。特区建立以来,厦门市积极下放外贸经营权,打破了由专业外贸公司独家经营的传统格局,逐步建立了专业外贸公司、部省属工贸公司、地方外贸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主要经营自产产品出口及生产所需原辅材料的进口)等各类进出口经营机构并存,多渠道、多层次、有分工、有竞争的特区外贸经营体系。有14家地方外贸企业先后获得了全国范围内进出口业务经营权。对地方外贸公司,厦门市一开始就实行外汇分成、利润分配、以进养出等“放水养鱼”的做法,着力培育其自负盈亏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出口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