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林  王亚亚  李伟 《中国外汇》2013,(12):77-79
从跨塘镇的一片滩涂与粮仓开始,全球领先的液晶星不面板设计、研发及生产企业——友达光电落户苏州。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     
《中国外资》2009,(1):90-91
台湾最大光电企业在厦门增资6000万美元;UPS亚洲最大的国际转运中心在上海落成启用;康明斯在汉投巨资建全国最大柴油发电机厂;总投资近700亿我国最大规模核电项目开工;广州保税物流园区实现快速通关  相似文献   

3.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互缘情深。改革开放以来,厦门一直是台商在大陆投资兴业的一个重镇,无数台商在这片说着乡音的土地上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据统计,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目前服务着近千家台商企业,台商信贷客户百余家,授信额度近120亿元,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比约80%。很多台商企业把工商银行当成主办银行,在本外币融资和国际、国内结算等方面与厦门市分行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业务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达 《证券导刊》2010,(30):83-83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乾照光电)——国内产销量最大的四元系红、黄光LED芯片企业之一、国内最大的能够批量生产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外延片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其产品主要包  相似文献   

5.
进军上游液晶面板产业是国产彩电品牌的唯一出路……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韩国三星、LG,我国台湾地区奇美、友达、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等6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企业2001年至2006年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处罚,包括责令退还、没收和罚款总金额达3.53亿元。这些企业是如何实施价格垄断行为的?2001年至2006年6年时间里,韩国三星等6家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在  相似文献   

6.
厦门灿坤,1988年以9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在厦门的湖里工业区成立.经历了近十七年的成长历程.在诸多方面成为台商在祖国大陆创业的典范.曾被媒体称为创业神话。1993年,厦门灿坤改制为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深圳B股市场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内地首家上市外商独资企业.资本总额达1.48亿元:2000年又投资1500万美元创建厦门灿坤科技有限公司.2002年为实现其世界工厂的发展战略核心——灿坤又斥资1.2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新股看板     
《证券导刊》2008,(36):55-55
水晶光电(002273)英大证券水晶光电属于光学光电子行业,定位于光学光电子产业链上游以光学光电子元器件加工为依托,大力发展精密光学镀膜产品。主要业务拓展为光学低通滤波器、红外截止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组立件、投影机散热板、光学窗口片等光学光电子元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资》2009,(4):3-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昆山的台商惊讶地发现,其实在长三角开办一家工厂.其成本已经与台湾本岛非常接近。台湾汉邦企业管理公司的董事长李仁祥计算到,上海的房价,已经相当于25万新台币,平方米,而在台湾第二大城市高雄,房价仅为10万一12万/平方米。同样飞涨的还有昆山的工业用地,下一些投资规模较小的台资企业。土地日趋紧张的开发区已经容不在台湾.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之一,近几年来厦门企业积极“走出去”,昂首阔步挺进国际市场,颇为引人关注。截至2007年12月,厦门辖区累计核准对外投资项目153个,投资金额24,881.8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24,135.6万美元。厦门“走出去”企业所进行的对外投资项目主要呈现以下特点:贸易网点是厦门辖区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90%的对外投资是通过设立贸易网点;对外投资项目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正> 办企业方兴未艾。到今年5月底,台湾企业家在厦门投资的项目已达39项,投资总金额4200万美元。 厦“三资”银行获准办人民币业务。经人民银行批准、首批同意厦门国际银行、香港集友银行厦门分行办理部份人民币存、贷业务。  相似文献   

11.
陈莲 《国际金融》2014,(2):50-52
作为首批赴我国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台湾)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大陆企业,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四家大型银行的香港分行分别发行“宝岛债”,2013年12月10日在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同步挂牌交易,合计金额为67亿元人民币。发行“宝岛债”是两岸经贸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既有助于扩大岛内“宝岛债”市场规模,为台湾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也为大陆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有助于其改善负债结构;同时也有利于两岸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被视为两岸金融合作的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1981年厦门经济特区正式批准成立,从此开始谱写特区建设发展的新篇章。二十多年来,厦门已经从一个经济脆弱、生产落后的商业消费性城市,建设成为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领头雁。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58.33亿元,比特区建设初期的1981年增长28.8倍,年均递增18.5%。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试验田”,厦门市的高速发展折射出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这座外向型经济高度发展的城市,当地企迸发出了巨大的活力,为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厦门保税监管区域的转口贸易,以其特有的优势受到当地进出口企业的青睐,贸易开展颇具地方特色;当地企业昂首阔步挺进国际市场的举动也颇引人注目,一件件“走出去”的真实案例,为即将“走出去”的企业详细剖析了这些企业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的宝贵经验,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令诸多企业倍感生存压力之大,通过对厦门9家企业的调查,为您展现了最为生动、真实的厦门企业经营生存之现状。厦门市外向型经济调查一、二、三,不仅展开一幅颇具厦门特色的企业、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携手并和谐画卷,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 1989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杏林—海沧台商投资区,面积257平方公里,人口48万。区内享受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待遇,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自设立台商投资区以来,台湾的企业界、商业界、金融界纷纷前来考察、洽谈、投资、办企业,投资势头直升猛上,至今年6月份,厦门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310个,协议台商投资8.4亿美元,分别达全国台资项目和  相似文献   

15.
自1998年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开展以来,每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吉林省分局参加年检的外商投资企业企业都达1500户,占全省工商部门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的50%以上。通过年检,反映出当前吉林省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部分较早的合资企业进入收获期,经营上年年上台阶,经济效益连年增长,1998年创利8.8亿元人民币,1999年创利13.46亿元人民币,2000年创利23.32亿元人民币,成为吉林省举足轻重的利税大户。吉林德大有限公司、长春大成玉米有限公司等外商投资企业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二是利用吉林省资源优势,依托主导行业和大型骨干企业寻求发展。汽车是吉林省的优势行业,围绕一汽集团公司和一批外商投资企业,带动了省内经济的发展;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启动了黄龙、大成、赛力斯达等外商投资的企业为骨干的百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成为吉林省的支柱行业。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额占全省出口创汇额的比重大。1998年至2000年吉林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额分别为2.8亿美元、3.56亿美元、3.2亿美元,占当年全省出口创汇额的37.4%、35.6%、26.66%。四是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结构由初期的饮食服务、娱乐、房地产等逐步向工业制成品、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发展,并新建了处理污水保护环境的汇津污水管道有限公司、以公益事业为主的吉林夕阳红老年公寓开发有限公司等环保和公益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便吉林省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6.
中韩两国自1992年正式建交以来,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加。2005年,韩国对华投资额为2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投资对象国。但是据KOTRA(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统计,2002年在华投资的7293家韩国企业到目前为止倒闭了152家。按企业规模分析,大企业的倒闭比率为9.9%,高于中小企业的1.6%。按企业所在行业分析,投资数量最多的制造业倒闭比率最小,仅为1.9%,建筑业倒闭比率最高,达到了7.8%,其他行业的倒闭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运输仓储业6.1%,农业3.5%,服务业3.4%,批零业2.4%。按投资形态分析,中韩合资或合作企业的倒闭比率为2.7%,而韩国独资企业的倒闭比率为1.7%,这说明中国企业与韩国企业的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投资结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7.
推动闽台两地货币汇兑的实践探索——以厦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涛 《福建金融》2008,(9):30-31
2008年6月30日,台湾正式开放人民币兑换,获准开办该业务的岛内银行当日纷纷挂出人民币现钞买卖价。相比台湾开放人民币兑换滞后的进程,厦门早在1990年就获准开办新台币兑换业务,多年来在推动厦台两地货币汇兑方面已取得一定突破。然而,反观厦台两地货币汇兑的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重新审视,并另辟新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台湾过去依赖欧美市场,运用先进国家技术,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键阶段。从GEM 2010年报得知,台湾企业终止比例较邻国高,而且台湾处于转型谷底迎向资金需求大的机会驱动型创业。如果台湾创业融资环境没有良好的创业营运资金运用系统,对于经济市场转型为机会型创业无疑是一大绊脚石,创业融资环境为创业成功扮演关键性角色。因此本研究以融资顺位理论为基础,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Ordered-Logistic实证检验分析台湾新创企业的融资顺位,从新创企业的融资顺序与决策来探讨新创企业的融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再造工程与我国银行业的变革中国银行厦门分行叶艳苹一企业再造工程(或称企业改造工程,BusinessReengineering)是90年代国际企业管理界流行的一种管理新概念和企业改革的新方法。企业再造工程的意义在于通过再造在管理上实施重要的变革,使...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3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科技处和《华南金融电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厦门地区金融系统IT技术座谈会暨新春联谊会”在厦门召开。厦门地区人民银行、银监局、各商业银行和部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科技部门的处长、主任(总经理)及IT企业的代表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