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鳝笼一般用柳条、苇篾、竹蔑或塑料包装带等材料编织而成。整体呈“[?]”字型,由前笼身、后笼身、笼帽和倒须四部分组成,为防止笼帽脱落,笼帽上还要用笼签扣拴,饵签用于穿蚯蚓。弓在笼帽内,用鳝笼诱捕的黄鳝受伤轻,暂存、运输时间长,养殖成活率高。一、笼眼、倒须忌锋利编织鳝笼的材料较锋利,在黄鳝进笼或  相似文献   

2.
<正> 一、收捕黄鳝。收捕黄鳝越冬方法有: ①用竹鳝笼(入口有倒钩,鳝易入难出)若干,内放猪肝,蚯蚓等诱饵于池周,夜置晨取。 ②用2—4平方米网片置于水中(网片上置诱饵)盖上草包沉于水底,约30分钟后,将四角捏起,掀起草包,可起捕大量黄鳝。 ③干池挖泥:越冬前,趁黄鳝潜伏在泥土表层时,排干池水,翻泥捕鳝。 二、选留亲鳝。留作繁殖培育用的雌  相似文献   

3.
<正> 黄鳝疾病问题是影响黄鳝成活率和养鳝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预防鳝病应把好以下五关:一、选种关目前养鳝多从市场上选购,最好选用人工诱捕的野生幼鳝,注意不收电捕鳝、药害鳝、钩钓鳝,对笼捕鳝中发现伤残体弱以及肛门淡红色的也要坚决剔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县各地纷纷兴起养殖泥鳅的热潮,因泥鳅身体圆滑,喜钻入泥土,捕捞困难,造成养殖泥鳅的回捕率不高,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现介绍六种常见的捕捞方法。一、笼捕除了泥鳅入冬休眠以外的均可采用此法,一般选用须笼或黄鳝笼捕。须笼是用竹篾编成的,长30cm左右,直径约10cm,一端为锥形的漏斗部,占全长的1/3,漏斗部的口径2~3cm。须笼的里面用聚乙烯布做成同样形状的袋子,  相似文献   

5.
一、收捕黄鳝。收捕黄鳝越冬方法有:1、用竹鳝笼(入口有倒钩,鳝易入难出)内放猪肝、蚯蚓等诱饵置于池周,夜置晨取。2、用2~4平方米网片置于水中(网片上置诱饵)盖上草包沉于水底,约30分钟后,将四  相似文献   

6.
黄鳝养殖的热点难点焦点苏州市郊区水产科学研究所章剑养鳝将成为新的热点。这是因为,在对虾热、鳗鱼热、河蟹热、甲鱼热之后,人们需要推出一个新的高效品种,恰恰是黄缮受到消费者欢迎。然而,随着钓捕、笼捕、电捕等捕鳝工具的发展,造成对黄鳝野生资源的滥捕,使黄鳝...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就人工养鳝如何把好“苗种放养、驯饲和水质管理”这三大关,做一介绍,旨在抛砖引玉,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一、苗种放养: 1、苗种来源:有野生和人工繁育的两种。野生苗:应就近选购笼捕的野生幼鳝,凡电捕、药毒、钩钓的不可选用;笼捕的,如有体弱、伤残、肛门淡红(多有内伤)的要坚决剔除。人工繁育苗:品种纯优,规格统一,对饵料和水域环境适应性较强,但对运输技术要求较高,若方法、措施不当,会造成大批量死亡。  相似文献   

8.
鳝种应尽量就近收购笼捕的野生鳝.鳝种用桶、篓、筐等装载.篓筐在底部铺一层无毒塑料薄膜.然后放少量湿泥,运输前打入3—4个弃壳的鸡蛋拌入泥内,并放入少鲢新鲜水草及几尾泥鳅运输时气温高或路程时间超过1小时,在运输水体中加入适量的青霉素或生姜汤,以防鱼体相互缠绕发烧等  相似文献   

9.
<正> 黄鳝又名鳝鱼,在我国分布较广,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肉味甘,温,具有祛风湿、壮阳作用,治癣、瘘诸疾。《本草纲目》记:“鲜鱼血,尾上取之”。近几年,在对虾热、鳗鱼热、河蟹热、甲鱼热之后,黄鳝正日益受到消费者欢迎。然而,随着钓捕、笼捕、电捕等捕鳝工具的发展,造成对黄鳝野  相似文献   

10.
<正>一、鳝苗来源鳝苗除由全人工繁殖的途径获得外,也可以由捕取天然受精卵进行孵苗、直接捕取天然鳝苗。此外,还有人工养殖的成鳝自然繁殖鳝苗半人工繁殖鳝苗。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国内鳝鱼的大规模人工繁殖尚未形成,所以人工养鳝主要从市场上采购野生鳝种,然而若鳝种选择不慎,放养后成活率极低,致使养殖失败。所以要想养鳝成功,必须通过鳝种筛选关。从市场购买鳝种,必须严格挑选,最好从捕捞者手中购入用笼捉的、暂养没超过两天的鳝种,而  相似文献   

12.
<正>仿野生配套高效养殖黄鳝是在湖泊、稻田中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利用当地湖泊、稻田等水域中自捕或收捕或收购的幼鳝作鳝种,配套养殖蚯蚓、福寿螺,培育蝇蛆,辅以灯光诱虫解决黄鳝饵料,按照综合防治程序预防和控制鳝病的一种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野外捕鳝以其本小利大的优点备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也正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鳝鱼资源日趋衰减,捕鳝从事人员的剧增,使得野外捕鳝的效益大打折扣,笔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已有数年,积累了不少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黄鳝难养,主要是由于易出现暴发性死亡的现象。死亡原因,主要是受伤、药害和疾病三方面。 黄鳝在自然环境下抗病力很强.人工养殖后,高密度的黄鳝,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饲养,一时很难适应,不免会产生应激反应。同时由于黄鳝自然繁殖率较低,而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过关,因此目前人工养鳝只好从市场上收购。收来的黄鳝风险比较大,无论是笼捕还是电捕.多有不同程度的内外伤,易发病。  相似文献   

15.
冬季,黄鳝的上市价格是夏季的数倍,所以目前正是黄鳝上市的最佳时机。冬季捕获黄鳝十分困难,绝大多数养殖者采取全池挖泥取鳝的办法捕鳝.这种捕鳝方法劳动强度大,黄鳝易受损伤,捕鳝过程耗时较长,同时也破坏了鳝池载体的生态结构,有损于第二年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 苏北农村池塘水浅、泥深,亩产只有250公斤,且当年不能全部上市。池塘四周生长着大量的水旱草,已不适宜养鱼了。笔者从自己池塘网箱养鳝中得到启发,大胆地在池塘中套养黄鳝,1998年5月投放每公斤30尾幼鳝于1999年8月开始轮捕,捕大留小,平均尾重150克,每亩多增收800元,是农村养鱼  相似文献   

17.
<正> 一、黄鳝的起捕: 1.排水翻捕:把池中水排干,从池的一角开始翻动泥土,不要用铁锹翻土,最好用木耙慢慢翻动,再用网捞取,尽量不要让鳝体受伤。起捕率高达98%。 2.网片诱捕:用2—4平方米的网片(或用夏花鱼种网片)置于水中,网片正中置黄鳝喜食的饵料。随后盖上芦席或草包沉入水底,约15分钟后,将四角迅速提起,掀开芦席  相似文献   

18.
<正>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华垸村一组农民赵显富,将自家屋旁一块1.3亩的水田,栽秧养鳝获得稻、鳝种养双丰收。2002年5月份,赵显富投放黄鳝苗375kg(规格10—30g),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和管理,到9月底,他已起捕成鳝1180公斤,收割稻谷692公斤,比以前没有养鳝多增收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黄鳝苗种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野外直接捕捉每年的4~10月都可在稻田和浅水沟渠用鳝笼或者利用晚上点灯照明的方法捕捉,捕捉后的黄鳝将有病有伤的剔除掉再放养,这种方法尤其适于初养者采用。市场选购1.从市场上选购要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体色发白无光泽、瘦弱的不能用作鳝种。2.黄鳝体色橙黄色的比青灰色的生长速度、增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我国各地纷纷掀起了泥鳅的养殖热,但是由于泥鳅身体圆滑,有喜欢钻泥的习性,所以给许多养殖者带来了诸多捕捞上的困难,这样直接影响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捕捞泥鳅的几种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笼捕 捕泥鳅较为有效的方法是用须笼或和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