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因此深入研究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对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东北三省合并后23个工业产业2001~2014年的工业总产值数据,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熵以及β趋同系数多角度分析东北三省工业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从发展方向看,我国东北三省合并后23个工业产业相似系数最高的是辽宁和黑龙江省,最低的是吉林和黑龙江省,从专业化水平及总量和发展速度关系看,东北三省工业产业在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形成了区域优势,但在低附加值、产业链低端的开采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还存在不同程度趋同,并提出东北三省工业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应当重点发展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等产业,避免产业间的低端雷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地区优势:关于现行评价方法的讨论 80年代中期以来,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及由此引发的资源与市场“大战”,成为中国理论界与决策部门严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趋同的原因,除了现行体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和国家区域发展政策不完善以外,理论上对地区优势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和缺乏科学的定量评价方法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试论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之一。这一问题本身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而且也是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产业政策不容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20 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从产业结构趋同的内涵、测度、形成原因以及合意性与非合意性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从产业结构趋同的内涵、测度、形成原因以及合意性与非合意性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合作发展很快,区域互动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2003年,广东省政府提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计划,得到其余省份的共识和支持。因此建立协调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关系,谋求各地区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选取相似系数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产业结构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1985—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区域市场分割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国区域市场的分割,且作用是即期的;而国际金融危机和区域市场分割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具有时段性和时滞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国际金融危机与区域市场分割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程度大的直辖市和沿海地区,区域市场分割度较低,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程度较小的西南部地区,区域市场分割度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程度较大的东北部地区,区域市场分割度较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程度较小的西北部地区,区域市场分割度一直较高,但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程度小的中部地区,区域市场分割度较低,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趋同已成为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显著特点.通过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产业分工专业化系数对珠江三角洲9个中心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珠三角制造业虽然结构相似程度较高,但已经出现产业分工协作的趋势,珠三角的产业同构实际上更多是区域内产品水平分工的表象,随着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未来珠三角产业将向着分工逐步深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目标、要点和途径可以用一个框架结构来表述,这一框架包括十个组成部分 1.企业资产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企业组织规模不经济;产业集中度低;技术水平落后;在区域分布上未能形成合理的布局;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中偏低等。因此,对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时应把企业置于产业的背景下。突破条块分割,把企业资产优化与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结构转变中的核心竞争力导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其关键在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变。在区域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必须以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突出比较优势、区域创新和创建有竞争力的产业群,三者在不同层面上体现了区域核心竞争力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转变的导向作用。以区域核心竞争力为导向,转变区域经济结构,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IT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面对全球制造中心向我国转移,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本文以我国区域IT产品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区域IT产品市场竞争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广东等五省市是我国区域IT产品市场之中的"明星"市场;山东等三省市是我国区域IT产品市场之中的"金牛"市场;内蒙古自治区等六省市是我国区域IT产品市场之中的"幼童"市场;辽宁等十一省市是我国区域IT产品市场之中的"瘦狗"市场.本文研究结论与我国区域IT产品市场发展现状基本吻合,对我国各省、市制定和实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不断推出和细化产业政策以调整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但是,由于产业政策本身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了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调.要解决以上问题,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处理好五个方面关系:处理好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产业政策体系内部关系;处理好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试论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矿业城市产业结构特点 矿业城市是因矿业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矿产资源条件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矿业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既有一般城市共有的特点,又有不同之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呈分散型;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失调;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结构、科技结构、人才结构呈现单一性,城市功能与企业功能趋同.  相似文献   

14.
市场化进程中的产业同构演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产业同构的演化轨迹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区之间的产业同构程度表现为“先强化、后弱化”的趋势,转折点为1992年。为探求其中的原因,本文采用博弈模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前一阶段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后一阶段区域产业结构趋异的原因分别作了详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直接贸易流量和间接产业趋同两种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制造业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及变动趋势。首先在边界效应模型框架下,考察了产品自身属性差异对区际贸易的影响,重点考察地方保护的影响;其次运用动态估计方法分析了1997—2006年区际贸易壁垒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区域位置、区间距离及地方保护等对制造业区际贸易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11个制造业部门中,纺织、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的地方保护最为严重,紧接着是交通运输设备、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机械、化工、电子等制造业,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保护最弱;1997以来中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势不是趋同而是向着尊重比较优势的差异化发展,我国制造业市场地方保护趋于减弱,市场一体化程度趋于增强。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全国30 个省市 2005~2016 年的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 政府干预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 区域结构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反作用, 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起推动作用; 创新对产业结构转换有正向效应; 而新动力对东部、 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不同。 国家在新动力下推动产业结构转换, 应提高创新能力和专利成果商业转化效率, 大力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扩大有效供给, 拉动内需, 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2005~2016年面板数据, 分别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 对老龄化、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静态面板模型结果表明, 东部地区老龄化、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曲线关系均呈“N 型”, 西部区老龄化与碳排放之间呈现“N型” 曲线关系。门槛模型结果表明, 各地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不利于降低碳排放, 但在不同的老龄化程度下, 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形式,但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容易背离比较优势原则.本文以武汉市城市圈产业结构为例,发现从2002年开始的产业调整战略并没有使城市圈内部摆脱三次产业比例和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问题.且受宏观经济影响,城市圈内部的产业结构缺乏竞争效率现象有加剧的趋势.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建立统一市场环境,加速城市圈内的产业重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入世在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来势很猛,化肥行业的效益仍在加速下滑,面对严峻的形势,化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十万火急。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一是“急惊风遇上了慢郎中”,二是调整有进入岐途的危险。具体的表现是:一些可以生存的小化肥举债也想走与大化肥趋同的道路;一些大中化肥想大搞复合肥,走第二层次的通用肥之路。大化肥都已经陷入了困境,举债走大化肥趋同之路显然是死路。通用肥与化肥市场细分化相去甚远,走通用肥之路也不是摆脱困境之路。两个问题共同的症结是没有弄清楚化肥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定位。因此,找准位置是化…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市场政策导向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洗牌、行业洗牌加剧,行业内竞争已由"注重规模"向"提升效益"转变。如何在劳务成本逐年攀升,不同地域基数趋同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物资集中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无疑是促进管理效益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