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莉 《经济师》2005,(11):136-137
目前,可转换公司债券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工具,但转债融资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在阻碍着该市场的发展。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转债融资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完善该种融资方式的一些策略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羊利锋 《技术经济》2001,20(10):14-16
不久前,虹桥机场等公司开始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这是继1992年深圳宝安发行转债以失败告终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在国内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尽管我国在1997年3月就出台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但国内已有的几只可转换公司债券都是由非上市公司发行的,因而在此以前我国证券市场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债券对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可转换融资工具.本文在分析合理的发行转债对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的影响,讨论利用可转换债券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市场状况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转换债券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发展后已初具规模,但市场状况并不理想,这种现状的产生的有其特定的原因,包括现期股市走势不佳、产品制定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以及市场投资的短期投机行为。而作为一种新的融资工具,转债要想在我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也面临众多潜在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刘勇 《经济世界》2001,(8):27-28
4月 28日,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威孚高科当日即发布了关于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董事会公告。随后西宁特钢.东方电子相继披露预计通过可转换公司债券分别筹资4.9亿元和5.5亿元。据悉,目前符合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条件的上市公司已有 80余家。有专家预测,这很可能是新一轮转债热的开端。 一度沉寂的“可转债” 其实,早在 1997年 3月 25日,国务院证监会就发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当年8月3日“南化转债”正式公开发行.标志着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的正式…  相似文献   

6.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就其本质而言,可转债是一般债券和股票看涨期权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型金融衍生产品,具有债券性、股票性和期权性三种不同的特性。当股票价格上升超过转股价格时,转债持有人可以选择转股以分享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而当股票价格低于转股价格时,持有人又可以通过获得利息和本金偿还来锁定股价下跌带来的风险。灵活的选择权使可转债对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所带来的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在资本市场中颇受关注的问题,并且随着不同的证券市场产生了有所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正> 今年3月25日,国务院证券委发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提出的近期40亿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计划,并开始组织在国家确定的500家重点国有企业中未上市的公司中进行试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与弊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一种中长期混合型融资工具,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欧美等发达的金融市场已流行多年,且发行量巨大;在香港也逐渐成为热门的金融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企业发行的一种债券,其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事先确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为发债企业的普通股股  相似文献   

8.
可转换债券是我国证券市场高度发展的产物,但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基于锡业转债对可转债和基础股票之间的价格动态传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转债市场价格与其基础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股票价格领先于可转债价格,转股价值是产生这种联动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可转债市场效率的随机占优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果一种投资对另外一种投资是一阶随机占优的话,那么说明市场上存在进行无风险套利的可能;但在价格有效的证券市场上,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基于对民生转债和民生银行股票的分析,我们发现民生转债对民生银行是一阶随机占优的。这一方面是中国证券市场无效率的证据;另一方面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套利机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中国市场数据,研究了可转债作为内部人信号发送工具的潜在机理,部分解释了发行转债的信息对股价短期变动的影响方向,同时解释了成熟市场和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外部投资人在处理转债发行信息方面所具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王安琦 《财富时代》2023,(6):111-114
<正>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具有融资和避险双重功能,已成为A股市场上重要的再融资项目。本文基于2017—2021年活跃的所有转债,根据转债年化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构建多因子选股模型,探讨股票因子、债券因子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该文首次将市盈率、市净率的变化直接同转债价格联系起来,避免了从市盈率、市净率判断正股走向,再判断转债收益的复杂过程,可让投资者观察转债的未来预测值更方便。也是首次将面板数据应用于转债的价格预测上,具体分析不同转债的个体效应和不同时间的时间效应对转债年化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向固定效应对次年年化收益率的预测效果最佳,拟合优度为0.5738,可在实际交易过程中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证券市场上发行(或准备发行)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s)的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转债的发行(预期)规模也迅速扩大.这是否标志着可转换公司债券通过三年多的试点将成为上市公司的一种新的常规再融资方式和可供投资者选择的证券品种,抑或仅仅是在配股无门,增发受限情况下上市公司为追求资金的盲目行为?本文试图从可转换债券的定义及其融资的经济分析着眼,对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优势、作用以及误区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何晓斌  夏凡 《经济研究》2012,(2):28-40,119
本文以中国城镇住房改革为例,从资产转换的角度研究了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城镇居民家庭财富积累及分配差距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房屋政策鼓励工作单位将住房出售给现有居民,即住房商品化。通过1988、1995和2002年中国城镇住户收入调查的数据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住房商品化过程中,相对于私营部门居民家庭,干部和国有单位工作的家庭更容易以折扣价从工作单位获得住房。随着近期住房市场的繁荣,原有的以及住房商品化过程中产生的住房不平等,已经转化成国有和私营部门家庭财富的更大差距,而且干部的住房增值优势和国有部门家庭的财富优势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有加速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郎银 《经济论坛》1998,(24):19-19
可转换债券是现代金融市场的一个创新品种,70年代末开始在欧美发达的金融市场上流行,目前在香港已成为热门的投资品种。自1996年5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第6次会议提出“选择有条件的股份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以后,可转换债券即刻成为国内股票市场的热炒题材...  相似文献   

15.
夏兴园教授在45年的从教实践中,时刻关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现实问题,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著.<夏兴园选集>第五编收录的夏教授的19篇文章,就是他在这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的结晶.细读之后,我感到这些文章虽然涉及了诸多问题,但其中贯穿着一根主线,即探寻实现经济体制转换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机互动,以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会计的发展是与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改革开放为会计发展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会计职业的发展也有效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中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成就 1.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恢复、重建和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创建于1918年,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由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50年代以后曾经中断了一个时期。80年代初以来,为适应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7.
桁林 《经济学动态》2003,(11):8-41,50
一、引言 “双重模式转换”是刘国光经济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他是最早一个提出“双重模式转换”的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刘国光深入地探讨经济改革模式,明确提出“双重模式转换”:所谓双重模式转换,包括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两个方面。在经济体制模式方面,过度集中的决策权力  相似文献   

18.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在发行时标明发行价格、利率、偿还或转换期限,持有人有权到期赎回按规定的期限和价格将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债务性证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产生是由债券与股票的差别及债券的局限性决定的,它是混合金融产品中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代表,同时具有债券、股票和期权的某些特征。可转换公司债券早在30年代中期就在西方国家出现,现在它已成为国际市场上一种重要的中长期混合型金融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时间较晚,直到90年代,我国企业才逐渐开始尝试运用可转换公司债券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解决资金短缺…  相似文献   

19.
一、WisMencoder 用途:基于Mencoder和Avisynth核心的免费视频压缩、转换软件,是最快的视频转换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比分析了可转换债券最优赎回策略与实际赎回策略,并对我国可转债的赎回策略进行了解析;研究发现,截至2007年12月底,虽然我国2000年至2004年期间发行的35支可转债已有80%完成了转股或进行了赎回,实现了利用可转债融资获得"后门权益"的目的;但我国可转债的顺利赎回主要是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政策变量所致,并非公司基本面的提升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