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从世界范围来看,为各个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商业银行当中,美国的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就是这个范围中获得成功的典型,其主要是以支持早期的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而闻名全球,自身也从美国的众多传统商业银行中脱颖而出。硅谷银行是如何实现转型的?他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有那些独到之处?如何控制支持早期阶段高科技企业的贷款风险和获利?本文研究了硅谷银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做法,可为国内商业银行转型为成功科技银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经过数月的筹备,浦发硅谷银行于2012年12月11日宣布正式运营,将专注于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目前,已有多家国内科技创新企业与浦发硅谷银行正式建立了客户关系。作为中国第一家“科技银行”,浦发硅谷银行的目标客户锁定为科技创新企业,覆盖行业主要包括:硬件、软件、互联网、移动、消费科技产品、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新材料等。  相似文献   

3.
摘要:江苏地区科技银行经过几年的发展探索,已经到了提档升级的重点关口。本文从理论上梳理分析了我国科技银行的组织模式类别,回顾了我国科技银行创设试点的历程,在此基础上以江苏农行科技支行和浦发硅谷银行为例,对科技银行典型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江苏打造科技银行“升级版”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晓曙  鞠卓 《银行家》2023,(4):37-39
<正>2023年3月10日,刚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年度全美最佳银行之一的硅谷银行宣告破产。硅谷银行的突然倒闭让世人震惊,同时为商业银行如何稳健经营带来了启示,我国商业银行要在细节上进一步加强全面风险管理,防患于未然。原因:被忽视的风险隐患硅谷银行(SVB)是美国第16大银行,专注于PE/VC和科技初创型企业融资。从资产结构来看,硅谷银行是一家投资风格极其稳健的银行,其抵押贷款证券都有机构担保,几乎没有违约风险。2023年3月,硅谷银行还连续第五年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年度全美最佳银行之一。硅谷银行的破产是出人意料的,  相似文献   

5.
科技银行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新途径。然而,当前我国科技银行的发展还存在较多问题。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硅谷银行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科技银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客户定位、服务定位、风险防控、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博览》2012,(17):2-3
2012年8月15日,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服务科技创新产业的合资银行——浦发硅谷银行——在上海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开业仪式并为其揭牌。  相似文献   

7.
在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硅谷银行的先进经验为全球银行界所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硅谷银行的发展状况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现状,着重阐述了硅谷银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类做法,并分析了其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科技金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商业银行实际操作的视角研究珠海横琴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本文首先分析珠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包括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融资难问题;然后选择硅谷银行、浦发硅谷银行经营实践作为案例来探讨横琴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专营机构的组建.最后给出在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为主融资环境下,如何构建旨在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的科技专营机构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硅谷银行的先进经验为全球银行界所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硅谷银行的发展状况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现状,着重阐述了硅谷银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类做法,并分析了其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科技金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者更愿意引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债权性资金,而不愿引入权益资本稀释股权.但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种高增长、高盈利以及高风险的突出特点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准则之间有着结构性矛盾,造成债权性资金不能大量进入处在这一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而科技银行主要通过债权的方式参与企业经营,从企业利用风险投资再融资和第三方机构的投资获得偿还.科技银行的经营模式正是解决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的密钥.论文分析了科技银行的经营模式,并提出我国要利用现有的商业银行模式,建立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科技金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硅谷银行以专注服务于科技初创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闻名于世,是商业银行科创金融的先行者。硅谷银行倒闭后,市场出现了对“硅谷模式”质疑的声音。文章对硅谷银行危机的成因进行梳理,包括货币政策的迅速反转、客户类型单一、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薄弱、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失误等,并提出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硅谷银行因流动性不足及资不抵债,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其进行接管。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于资产负债表期限严重错配,从硅谷银行负债端看,硅谷银行以活期存款为主,成本低、期限短,近年来负债规模快速攀升;从硅谷银行资产端看,硅谷银行资产集中度高、期限长,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严重错配;同时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科技行业红利渐退,对硅谷银行资产负债表期限错配结构形成多重冲击。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在于,应加强基于前瞻预判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强化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设定稳健审慎的风险偏好。  相似文献   

13.
上海开展科技银行业务的经验借鉴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越来越倚重于科技创新能力、金融市场效率,尤其是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市场链条的联合创新。本文从如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出发.阐述科技银行业务的内涵,分析上海开展科技银行业务的优势,结合科技银行业务的国际经验,提出上海开展中国式科技银行业务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硅谷银行的成功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创建于1983年,成立之后主要致力于为处于艰苦创业、信贷无方、资金缺乏困境的硅谷高新科技公司提供融资服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硅谷银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全美新兴科技公司市场中最有地位的商业银行之一,亦是全美惟一的高科技银行.目前,硅谷银行有9500多家客户,近1000名员工,44亿美元资产,其分支机构遍及全美各个高科技公司聚集地区.美国7000多家银行中,硅谷银行只处于约100名的地位,但2000年、2001年进行IPO的2000多家美国科技与生命科学公司有1/3是它的客户,有近半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是它的客户.  相似文献   

15.
马黎 《中国金融家》2010,(12):110-112
在美国加州,有一家专注于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硅谷银行;在中国浙江,杭州银行于2009年7月成立了自己的科技支行,吸收"硅谷银行"模式并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创新,坚持以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己任,开创了国内先河,经过一年半的历练和成长,初步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专业专注、创新发展的道路。截至2010年11月底,累计发放贷款19亿元,信贷客户216家,其中科技型企业200家,占比93%。  相似文献   

16.
冷晓莹 《现代金融》2014,(11):24-25
自2009年第一批科技银行在国内成立以来,科技银行在促进商业银行经营转型、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加快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途径突破层层障碍,推进科技银行加快发展,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国内科技银行发展现状,着重剖析了加快科技银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金融电子化》2011,(5):92-95
交通银行日前透露,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该行苏州分行不仅建立小企业信贷中心和苏州地区首家科技支行,还开发了"科贷通"、"税融通"、"投贷通"、"债权保险融资"等产品,同时组成民营企业"金融顾问团"和派出"科技审查官"等,打造了苏州"硅谷银行"模式.据了解,交行苏州科技支行定位于本土化的"硅谷银行",服务苏州地区科技型中...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3月8日硅谷银行爆雷,3月10日,拥有40年历史的美国硅谷银行关闭,成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破产事件。硅谷银行破产引发了信心危机,并使去美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本文全面梳理了硅谷银行破产事件的脉络,包括破产的背景以及事件发展,并主要对硅谷银行破产原因进行了分析梳理。通过分析该事件,本文提出了完善针对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指标监控、注意中小型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和客户群的选择以及完善对高管的激励与监督等相关建议。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该研究对促进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更好地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硅谷银行流动性出现风险,不是一般的管理失误,应是管理层决策造成的结果。之所以出现如此决策错误,合理的推论是硅谷银行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的绩效挂钩考核办法扭曲了经营行为。对其原因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许多借鉴和启示;同时,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对硅谷银行事件的应对,以及市场对硅谷银行事件的反应,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其自身特有的创新性成为现代经济中的有生力量,对于一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起着战略性的支撑作用。然而,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却普遍面临着融资难题,束缚其快速发展。本文通过比较美国"硅谷银行"商业模式,探索在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中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构建"科技+金融"的业务平台,推进科技金融融合模式创新,实现多方共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