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一、CBD传媒产业走廊上的产业集群自2009年朝阳区在第四届北京文博会上首次发布建设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的规划构想以来,传媒走廊区域的传媒产业集群迅速集聚、快速发展,目前已有6个国家级园区和47个重点基地"扎堆";近16000家文创企业集聚,年收入超千亿元。CBD传媒产业集群中涵盖了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区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重点园区(基地)四大类,引入的龙头  相似文献   

2.
自从2006年北京市认定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来,集聚区就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推手,集聚区不仅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微观的产业环境,而且国家的政策措施也大都通过集聚区的传导而发生实际效用。从经济地理的视角来看,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大致经历了高新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组数据: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总收入3614.8亿元,创造增加值812亿元,首批认定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13%左右,实现利润超过48亿元约占全部的33%.上缴税金超过19亿元,约占全部的11%。这些看似枯燥却极具说服力的数据,客观理性地告诉我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正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为基础,依靠人的创意、智慧和灵感,借助高新科学技术,增加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创新性、文化性、高融合性和高附加值性、绿色性的特征.虽然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快速,重视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但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存在规模小,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落后等问题.为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河南省应借鉴北京、上海等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加大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增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赵方忠 《投资北京》2008,(10):92-93
2006年,当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被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认定为北京首批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工业设计。而当入驻DRC的心觉设计公司一年时间资产增长了五倍、洛可可设计公司年产值以300%超高速增长的时候,当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等诸多不利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仅有7700平米的DRC却创造着近百亿的年产值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工业设计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何以能在诸多产业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6.
《投资北京》2008,(8):74-75
按照《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发展规划》,到2010年,北京市将力争认定30个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并对集聚区的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继续给予大力度的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速努力,充分挖掘、开发特色资源,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熟环境和良好氛围,做大规模,做高水平,做强辐射力,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中国(怀柔)影视基地被认定为北京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07年,怀柔成功注册中国影都,获得了一张靓丽的影视名片,同时,参展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捧回2007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创意基地大奖;2008年,影视后期制作、专业技术服务、影视培训、影视制片公司集聚已初具规模。按照规划,2010年,将完成影视展示与传播、制片公司总部和版权交易中心的建设;2015年,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家级影视中心。  相似文献   

8.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引领带动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要引擎,其绿色GDP贡献率首屈一指。作为全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是首都唯一的影视产业集聚区,怀柔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初步形成从剧本创作到拍摄、特效、制作、交易、旅游的"一条龙"影视产业链,产城结合的"中国影都"已初现端倪。影视基地晋升"国字号"《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唐山  相似文献   

9.
李焱 《投资北京》2011,(1):70-73
如果没有产业的腾飞,南城的发展终将是一句空话。南城丰厚的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产业资源,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无疑将是助推剂和突破口"十二五"期间,北京提出要在发挥国家文化中心职能、加强首都文化建设上大有作为。其中,特别提出"要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打造首都历史文化品牌,展示首都历史文化的魅力。"这让人不禁联想起承载着厚重历史底蕴的北京南城。与北部的奥运功能区、东部的CBD相比而言,北京南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仍"稍逊  相似文献   

10.
项目推介     
《投资北京》2012,(1):84-85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是2006年12月,北京市认定的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集聚区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核心区以2008年7月投用、占地800亩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为核心,范围为怀柔新城杨宋组团7号、8  相似文献   

11.
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优势突出, 即将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也给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宝贵机遇。北京要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使其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必须着力做好以下三个关键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度,雍和园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扎实推进文化强区的各项工作,在产业聚集、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雍和园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初具规模。截止到2007年6月底,雍和园内企业总计1474家,主营业务收入约为105亿元,三项税金合计约为11.87亿元,从业人员28786人;2007年上半年园区文化创意类企业共有384家,主营业务收入约为70.26亿元,三项税金合计约为11.42亿元,从业人员2881人。  相似文献   

13.
以字画印章、古籍书籍、文玩拍卖交易等为主要经营内容和特色品质的琉璃厂,是北京最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魅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在数百年的繁荣发展过程中,琉璃厂已形成响当当的区域品牌。集聚区挂牌后,琉璃厂如何进一步擦亮自身品牌,使其产业发展更上新台阶,这是业内人士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4.
《投资北京》2013,(10):78
项目简介:益园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位于西四环四季青桥西三公里处,地处规划中的"西山文化创意大道"的核心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益园环境优美、规划核心、资源丰富、配套完善、高端人群聚集的五大优势。益园占地面积9.5公顷,总体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是目前西山文化创意大道中体量最大、功能划分最齐全的文创与科技融合的标杆产业园区,是海淀区政府命名并授牌的"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海淀区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文化和智力资源优势,几年来,我们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打造产业链,建设各类平台和加快人才培养工程等工作,重点发展了基于数字技术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数字动漫游戏,数字媒体出版、新媒体技术以及传统的文化产业等,使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  相似文献   

16.
《投资北京》2009,(4):56-57
崇文区 前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打造“一街五区”;宣武区 政府投资投向四大项目;丰台区 “四轮驱动”促发展;石景山区 四项措施拉内需保增长  相似文献   

17.
李焱 《投资北京》2012,(9):74-77
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可观的发展前景雅昌文化公司的"艺术家数字文献中心"项目、雅昌彩印公司的"雅奕技术"项目、长城华冠公司的"小型轻量化电动车的设计与应用"项目,分别获得市级文化创意产业支持资金420万元、50万元和73.7万元。顺义区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雅昌彩印公司和空港科技园区70万元和20万元的资金奖励。  相似文献   

18.
项目推介     
《投资北京》2011,(11):82-83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是2006年12月,北京市认定的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集聚区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核心区以2008年7月投用、占地800亩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为核心,范围为怀柔新城杨宋组团7号、8号街区,占地5.6平方公里;辐射区涵盖了庙城、怀柔、雁栖、北房等镇部分区域。2007年,区  相似文献   

19.
当"文化"与"创意"这两个词被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注定了北京要在新经济风起云涌的浪潮中有所作为。2005年底,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全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06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把文化创意产业确定为北京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产业,出台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并认定了  相似文献   

20.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善之区,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不言而喻。近年来多项新政的推出,使得该产业更加风生水起。2009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再创新高,占GDP比重上升至1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