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气温和水温的逐渐上升,鱼塘内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开始大量繁殖,这个时期是鱼病发生的高峰期,其中,常发的寄生虫病有鱼波豆虫病(口丝虫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粘孢子虫病等,如果防控不当,会给养鱼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现将这几种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在欧鳗养殖过程中,拟指环虫病是最常见而最困扰养殖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欧鳗养殖生产上治疗拟指环虫病,一般采用甲苯咪唑,以往用0.7ppm即可杀灭,从2000年以来有些养殖场用药量增加到1.5ppm仍无法驱除,导致拟指环虫产生耐药性,使原本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正>早在北宋年间,小瓜虫病就受到了我国老动人民的广泛关注,小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是一种流行范围极广、危害程度最大、感染种类最多的世界性淡水养殖动物寄生虫病。小瓜虫隶属原生动物门,寡膜纤毛  相似文献   

4.
<正> 一、烂尾病:病原体为柱状粘球菌。病鱼尾鳍先呈黄白色粘质物,随后发展为其边缘充血,皮肤坏死,尾部肌肉脱落,显露骨骼。治疗方法:用1—2ppm 呋喃唑酮(10%粉剂)泼洒,或强氯精1ppm 浸泡2—5分钟。二、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病鱼表皮、鳍条、鳃瓣上呈现白色小点状囊泡或白色粘液,鳃片肿胀坏死,鱼体转黑、消瘦,游动迟缓,食欲不振,最后呼吸困难死亡。  相似文献   

5.
胡大胜 《农家之友》2006,(8S):52-52
一、8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8月份,广西水产养殖动物仍处在病害危害高峰期,养殖对虾病害依然以白斑病、桃拉病及弧菌病为主,其危害趋于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较7月份略有下降;养殖鱼类的病害仍以细菌性病害为主,尤其是出血性败血症的危害更加严重,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细菌性综合症、溃疡病、打印病等细菌性病害还将继续危害养殖鱼类,其死亡率将与7月份持平,爱德华氏菌病的危害也随着水温的升高而下降;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寄生虫病仍将继续危害养殖生产,其死亡率与将较7月份略低。  相似文献   

6.
<正>9.草鱼车轮虫病【病原体】病原体属于缘毛目(Peritrich Stein,1859)、游走亚目(Mobilina Kahl,1933)、车轮虫科(Trichodinidae Claus,1874)、车轮虫属(Trichodina Ehrenberg,1838)的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 nobillis Chen)。【流行与危害】显著车轮虫病是流行普遍,危害比较大的纤毛虫病。全国各养鱼地区,特别是长江和西江流域各地的  相似文献   

7.
一、易发鱼病 1.鲤、草、鲢、鳙、鲫等淡水鱼类易发生赤皮病、竖鳞病、烂鳃病、水霉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肠炎病。  相似文献   

8.
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 1.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病因是由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等寄生虫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病鱼浮头靠近池岸,游动缓慢,口张开,体表呈灰白色,鳃丝呈灰白色、粘液多,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失去平衡,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此病在鱼种阶段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9.
池养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一是鳋病;二是纤毛原虫病。前者主要有大中华鳋、鲢中华鳋、日本新鳋及长刺新鳋等。后者主要有车轮虫、斜管虫、小瓜虫等。这两大类寄生虫的流行地区广,遍及全国各地,流行盛期每年3至11月。鱼类感染此病时因破坏鳃瓣等表皮组织,腐蚀鳃尖,刺激鳃丝.使鱼类呼吸困难,痛苦异常,特别在清晨池水缺氧情况下表现更趋严重。它们狂游于水表层,其尾鳍往往露出水面打转、兜圈。此两类病轻的影响吃食、成长;重的则引起烂;目前尤其在鳜、鳗等发生并发病,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正>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气温回暧,水温升高,鱼类开始摄食生长。与此同时,养殖池中的各种致病菌、寄生虫也开始大量繁生。由于经过越冬的池鱼体质普遍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极易受到感染或寄生引发水霉病、赤皮病、竖鳞病、细菌性烂鳃病、鱼波豆虫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锚头鳋病等,轻则造成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死亡,给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1.
<正> 4、小瓜虫病 (1)病原 多子小瓜虫。 (2)症状 在病鱼的皮肤、鳍条、鳃上,肉眼可看见白色小点状胞囊,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了一层白色薄膜。病鱼反应迟钝或漂浮水面。因病灶处细菌的感染,使鱼体表发炎,或有局部坏死、鳞片脱落、鳍条烂裂,鳃上皮增生,鳃小片破坏。虫体如侵入眼角膜,能发炎变瞎。最  相似文献   

12.
一.白点病(刺激隐核虫病) 1.病原 刺激隐核虫.又称“海水鱼小瓜虫”.属纤毛动物门小瓜虫类。虫体为卵圆或球形,全身表面有均匀一致的纤毛。  相似文献   

13.
鱼波豆虫病1.症状当虫体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认出有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被感染的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病鱼呼吸困难。同时被该虫破坏的地方,往往被细菌或水霉感染形成溃疡。病鱼食欲  相似文献   

14.
牛焦虫是养牛行业常见的虫病,这种牛病在发生后经常会导致牛出现贫血和溶血,造成牛群大面积感染,从而给养牛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从牛焦虫病的病因、特点进行探讨,总结针对牛焦虫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渔业致富指南》2002,(20):56-56
<正> 14.车轮虫病 病原 车轮虫。 危害 各种海、淡水鱼,终年发生,多见于5—8月。 症状 体表粘液增多,鳃组织腐烂,鱼体发黑。有时苗种出现“白头白嘴”现象或成群绕池狂游,需镜检确诊。 防治 全池遍洒克虫王粉剂或优马林,或用菌虫双克+硫酸铜,也可使用苦楝树叶煮汁  相似文献   

16.
<正>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属热水性鱼类。在池塘养殖过程中一般很少发生鱼病,但在越冬期,因水温偏低,且密度较高,加之鱼类粪便和残饵易导致水质变坏,故也常有鱼病发生。常见的有水霉病、指环虫病、白头白嘴病及小瓜虫病等。现将其防治方法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尼罗罗非鱼越冬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尼罗罗非鱼,是罗非鱼中最大型的品种。尼罗罗非鱼在室外池塘养殖中很少发生鱼病,但在越冬池中养殖,因水温偏低,密度高,常有鱼病发生。常见的有水霉病、指环虫病、白头白嘴病、小瓜虫病等。其病因及防治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主要寄生于河豚的躯干、皮肤及鳃瓣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囊泡,尤其在河豚的鼻腔处出现两团粘液性附着物,严重时鼻腔可被小瓜虫蛀通。病鱼体色转黑、消瘦、游动迟缓、食欲不振,最后呼吸困难死亡。该病感染性强,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约10%。 治疗方法: (1)控温养殖可将水温上升到30℃左右,2-3d后,小瓜虫可自行脱落。 (2)用0.3ppm的孔雀石绿全池泼洒,同时用鱼虫必克拌饵投喂,此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1.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病因是由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寄生虫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病鱼浮头靠近池岸,游动缓慢,口张开,体表呈灰白色,鳃丝呈灰白色粘液多,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推动平衡,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此病在鱼种阶段危害最大。主要防治方法: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兑水后全池泼洒效果较好,用量为硫酸铜0.75g/m3、硫酸亚铁0.3g/m3。2.小瓜虫病(白点病)病因是由小瓜虫寄生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鱼体大量寄生时,病鱼鳍条、体表出现一个个白点,感染的鱼体由于受到刺激,体表和鳃部分泌大量的粘…  相似文献   

20.
伊氏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于牛、水牛、马等家畜的血液和造血器官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虻和螫蝇等吸血昆虫在患病或带虫动物体上吸食血液时,将伊氏锥虫吸入其体内。当携带伊氏锥虫的虻和螫蝇等吸血昆虫再吸食健康动物的血液时,即把伊氏锥虫传给健康动物。本病的传染来源是各种带虫动物,包括隐性感染和临床治愈的病畜。猪、犬、某些野兽及啮齿动物可以成为保虫宿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