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刊讯)农业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重点抓好湖北等10个省5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县,全面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通过典型带动,不断探索经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步伐。同时全面启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通过"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指出,目前,在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有1.6…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性定位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正趋于平缓,未来实现转移的难度在逐渐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有新的定位。通过对2010~2030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的估算,本文认为继续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并逐步把进城的农民工转化为当地的市民;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双向流动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根本出路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13,(4):65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关于多渠道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的工作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国就业促进会组织编印了《引领劳务经济的"就业名片(?)全国劳务品牌建设成果实录》。本书主要收录了200/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就业促进会联合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围绕劳务品牌建设开展的专题研讨、交流展  相似文献   

4.
承德刨业的特征显著河北省承德市按照“创新创业、开放开发、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和创业扶持机制,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自主创业,带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7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创业,并创造了18万个就业岗位。目前,承德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呈现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造成了在外打工的大量农民工返乡,他们的创业和就业是个大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贵州省湄潭县根据本县实际和市场经济形势,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狠抓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和就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4月8日至9日,中国就业促进会张幼云、孔德厚副会长等一行赴江苏省阜宁县考察调研全民创业工作和“惠普农业富余劳动力创业培训援助项目”的执行情况。调研中,张幼云充分肯定了阜宁实施“惠普农业富余劳动力创业培训援助项目”的相关准备工作,要求该县进一步增强培训援助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培训、政策、服务综合协调推进,努力形成具有阜宁特色的“创业培训模块”。  相似文献   

7.
雷燕 《中国就业》2014,(11):42-43
正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城镇化建设、中心村建设及生态移民的搬迁,银川市永宁县城乡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为了切实做好城乡各类富余人员的就业创业工作,加大"八个力度",惠及就业创业的方方面面,让工作不留"死角",从而促进全县就业创业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青海省日前出台了《关于健全和完善创业小额贷款担保融资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放宽政策。据了解,随着创业小额贷款担保融资平台的建议。按不低于担保基金5倍的放贷比例,全部建成后小额担保贷款总规模将达到7.5亿元,可显著扩大创业规模,支持更多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创业就业,支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展生产、吸纳就业。  相似文献   

9.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失地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更为社会所关注。在转移就业问题上,许多地方大多在创业就业培训、发展二三产业、加强劳务输出、开展就业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而这篇调查报告提出,在采取通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特点,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就业,是颇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丰城市积极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更多、更快、更好地转移就业,尤其是向本地企业、工业园区、新兴产业转移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劳动力就业达5.7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9789人,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11.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对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琰  贾晓辉 《中国就业》2011,(11):52-53
山东省是人力资源大省,现有农村劳动力3400多万人,加快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技能促就业、能力促创业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技能扶贫计划”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集中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失业返乡农民工、企业在岗农民工、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两后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54.6万人,196.5万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创办"淘宝网"创业培训班,搭建网络创业平台,激发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创业热情,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了新路径。自2009年开班以来,共举办创业培训班49期,培训2300余人,其中近800人成功在网络创业平台上开办了"网店",并创造了近万个就业岗位。开辟创业新渠道创办培训班,搭建网络创业平台。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因"一低二缺",即文化偏低、技术缺乏、资金短缺而无从选择创业项目的现状,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召开"诸葛亮会",建言献策,各抒己见,最终选定了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适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的网络创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双峰县青树坪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一手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手抓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极大地提升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整体水平。本文重点介绍了青树坪镇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多渠道、多举措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青海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数据为基础,针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存在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估算,全面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存在的致因,总结了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特点,结合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论述了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途径,并为促进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就业》2014,(7):46-47
正近年来,山东省肥城市从"打造中国桃都,建设美好肥城"的高度定位城市发展,把创业带动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立足地方特色优势,全力实施品牌梯次发展战略,创"肥城建安"品牌拉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天工桃木雕刻"品牌激励城乡劳动力就地创业就业,创"万"字头劳务品牌拉动异地和就地就业"双引擎",积极促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7.
正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全年城镇需要就业的总人数约63万人左右,农村牧区约有280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近年来自治区举全力推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和促进就业三年行动计划,以确保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虽然受"引凤还巢"就业创业政策作用发挥,内蒙古区内实现转移就业创业的人数逐年增加,但受东西跨度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等,劳动者技能素质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就业》2013,(3):45-4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续三年利用每年冬春农闲季节集中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约45万人(次)。2012年12月下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制定就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自2012年12月中旬以来,全区农村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已达7.5万人,其中80%以上均为"三  相似文献   

19.
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增收,解决农民增收的难点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如果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出去,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着眼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顺畅和稳定的转移就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只有提高  相似文献   

20.
1月1日起《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其中的许多内容执行起来还需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作保障。比如第二十条是这样说的:“国家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威海从2000年起率先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约2万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基本建立。为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还专门出台了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的文件;户籍方面也从2004年10月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的性质划分,按照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统一登记为威海市居民户口。从形式上看,农村劳动力不但可以和城镇劳动力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就业,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优于城镇劳动力。但现实的执行情况却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