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刘宇文 《西部人》2004,(8):59-60
秋霞,你去了.你永远离开了我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你的感受是不舍、留恋,还是无奈和怨恨,我无从而知.我能知道的就是你把刀绞般的揪心留给了我.   老天待我不公啊!我第三次体味到离开妻子的痛苦.我追忆,我找寻,我对别人这样说:夫妻关系不宜太和谐--要不留下另一个就了不得!……  相似文献   

2.
我不知道别人处在我的境况会怎么样,我经常觉得支撑不下去了.我是办“陪读”来的.给你这个名称就决定了你的位置.陪者伴也,你不是主体,依附而已.我是学中文的,一提“陪读”也让我想起中国古代幸福家庭的温馨画卷:郎君应读,我那厢铺纸研墨,打扇掌灯.到头来他得红榜高中,我们是夫贵妻荣.我的依附性强,不具备女强人、女事业家的品性,而且总以为要先做到贤妻良母,再谈其他的.因此,对我来说,陪读足矣.但那只是开头,现在你中要看看我和这个家就行了.我是真正的孩子他妈,围着这两个一残一弱的孩子忙得天昏地暗.等到我那郎君每天回转到家,就是我有了时间,有了兴致给他打扇铺纸,他也不要呵.王力是公派博士生,比我早来一年.他在纽约市  相似文献   

3.
牵挂     
我是在戏服箱子上长大的,对秦腔有着特殊的情感.它就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生下来四个月后,妈妈就把我交给了爷爷奶奶,而他们便开始了常年的下乡演出.只要他们在老家村子附近有演出,爷爷奶奶就把我抱过去跟他们生活三天.演出完,他们去别处演出,而我就又被抱回去.一直到七岁,我们一家来西安,才真正地生活在一起. 她,就是我的妈妈——秦腔演员李淑芳. 待我能记事时,我就对她充满敌意.因为她不能像别人的妈妈整天陪在孩子身边,我早上上学起床收拾不敢开灯,我知道每天她都是凌晨演出完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我理解她,可是至少要在行动上提醒她:我需要她的关心,可是她确实没有时间陪我.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魏淑芬:你好!   俗话说,十年修来同船渡,百年修来共枕眠.我们有缘才结了婚,按照时下的说法,我是你的一半,你是我的一半.自从我同你结婚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不知道婚姻是什么,但我发现我是世界上最差的男人.我本来想当世界上最好的丈夫,可我没有做到,惭愧至极.今天我特写信一封,向你讨教;如有不妥之处,请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多多谅解.   ……  相似文献   

5.
季孟祥 《走向世界》2009,(22):38-41
7月11日上午10点多,我接到钱文忠先生发给我的一条短信:季老今晨去世了.这短信像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立时将我震晕了,惊呆了.我傻傻地盯着这条短信,心里的悲痛无以言表,眼泪已不能缓解心中的悲哀.那个疼我、爱我、关心我,那个春节给我压岁钱的老爷爷真的走了吗?我实在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个英雄梦. 上世纪末,就有媒体形容我为中国地产界的"教父",但比较起来,我更喜欢那种山为绝顶我为峰的英雄感.因为我是万科的董事长王石.  相似文献   

7.
《产权导刊》2004,(8):57-58
有些好朋友批评我过分固执,不肯对我认为是错误的理论让步.这批评我倒很引以为荣.在学术上,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的,我一向不理,不知道但需要知道的,我屈膝求教;知道自己是错了的,我欣然承认.但若真理既知,我是半步也不退让的.  相似文献   

8.
陕北印象     
我的高西沟 我一直羡慕有故乡的人,因为我没有故乡.没有故乡灵魂就总在漂泊,于是我的灵魂就总在漂泊. 故乡大约说的是出生地,但故乡里大约也应该有泥土.城市太大,一个大都市可以容纳几百万众生,但一个灵魂要想驻足却很难很难.比如我,出生在西安城中心城隍庙的一条小巷,那条小巷至今还在,但小巷里的人没有谁能记得这里降生过的一个黄毛丫头是我.故乡需要认同,大都市里的人没有这种归属感.有一天,我到了一个叫高西沟的小村庄,住进了其中一个农户的家里—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小块地方.但我突然发现我的灵魂在此很安宁,就像我此生之前很早很早就住过这里.泥土很甜,村人很亲,就像他们早就熟识我,就像我早就熟识我的村人.  相似文献   

9.
我是G0841班的朱程昊,在班级我比较安静,默默无闻,与90后的一些小孩不同的是我不攀比,不随便花父母的钱.比较随和好说话,导致我去社会上经常被骗,老师经常这么说我.我又在想,总不能一直这样碌碌无为的荒度在校美好时光吧,看着班级同学们一次次的得奖,自己家哪个亲戚朋友的孩子又拿到了奖学金……我心里也多少有些羡慕.爸妈和老师虽然一如既往的对我那么好,但是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事情,让父母和老师也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所以,我便下定决心从基层打工开始逐渐锻炼我自己.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前我从苏南调到上海,坐着卡车随家具一起来沪.回到生我育我的家乡,感到喜悦与亲切.一路上有看不完的郊区景象,令我十分兴奋.  相似文献   

11.
剑南春之恋     
初识剑南春是24年前的事了.   那年夏天,我以学校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省城的一所重点大学,在乡亲们眼里,这是了不起的一件大事.亲朋们为我高兴,教我学业的老师们为我高兴.我记得,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我与母亲一起到学校去感谢我的恩师.说是感谢,也仅仅是从自家的菜地里摘了点瓜果什么的.从乡村的深处到小镇的学校有十余华里,路上,母亲给我聊起了老师和亲戚们对我们家的好.我知道,我的成长过程并不顺利,小时候常生病,后又经过多次转学,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才拥有了上大学的机会.   ……  相似文献   

12.
“当我赌输身上带的近千元现金时,我觉得特别难受和后悔.难受的是这些钱我挣得太艰难,后悔的是我不该参与这么大的场面,这是平时打牌输钱的十几倍……正在懊恼时,有人鼓动我继续玩,并且借钱给我翻本……天亮时,我欠下“放版“的八千元.全输了!我恨天为什么亮的这么早?我没有翻本的机会了.“这是一位农村参赌者的话.……  相似文献   

13.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第二故乡,我时刻铭记陕北人民的养育之情.这么多年来,家乡每一点发展变化都让我感到高兴,家乡每一次灾害事故都让我牵肠挂肚.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 我迈出人生第一步就来到梁家河,7年时间里,梁家河父老乡亲给了我无数关爱,使我受益终生.后来,我人走了,心却留下了.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  相似文献   

14.
彝人组合     
林雪 《中国西部》2004,(3):48-49
大小凉山,我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白云悠悠.我曾多次进山采风,我曾在那里挂职锻炼整整两年.无数个夜晚我在火塘边与热情好客的彝胞促膝长谈;无数次爬山涉水,与那里的河流山川l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我从柴达木出来时,身边多了一样东西--一根乳白色的枯枝.这是我从荒芜的戈壁滩亲手折下来的.至今也还记得,那一坨一坨的草棵子在光秃的戈壁上充满诱惑地铺排着,冷眼看去就像一片珊瑚丛.我挑选的这枝,造型讲究,很像缩小的黄山松.枝枝蔓蔓,遒劲柔韧,很有风骨.我当时把它放在车上并没有想过我一定要带着它行程万里.我只是觉得它挺好看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的时候,我在离家较近的村小上学.村小一个班就一个老师,班主任、语文、数学、其他科目都由这个五十多岁,有点胖,总是笑眯眯的男老师一人承包.我们亲切地称呼他吴老师. 四年级的一次大课间活动时,我和一个同学因争乒乓球台吵了起来,还动手打了人.吴老师把我们叫到办公室,倔脾气的我就是不认错.吴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我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害我很没面子.当时,我恨极了他,认为他是故意让我难堪."哼!总有一天我要报仇."我在心底暗暗发誓.  相似文献   

17.
诸位早上好,我非常高兴能够来参加这个研讨会.首先,我一张幻灯片都没有.刚才我的同事Gail D.Fosler,已经把那些什么指标、数据都给大家讲得很细了,我就没有幻灯片了.  相似文献   

18.
黄滢  姜璐璐 《老区建设》2013,(21):59-62
“在我出生前,因村里一户恶霸家的人把脏水泼到我祖母身上,叔叔来水一气之下动了手.那家知道我叔是一个不要命的人,就恶人先告状,上县城打官司,告我叔打人.结果判我叔赔他家18担谷子,否则就坐牢.万般无奈,我叔就去卖壮丁,卖了18担谷子,顶人去当兵.我出生后,父母请来水叔叔给我取个名字,他想了一下不无感慨地说:‘本来是我有理,到头来却输了官司,我看就叫官正吧.’”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我在西北和东南两地大跨度地奔走写作,这是反差极大的地域易置.一些关心我的朋友对这种选择颇感费解,我就跟他们说,五十岁之前,我的运气是在西北,而五十岁之后,我的运气在东南.闻者不免有些困惑,然而,我却是清醒的.我所从事的职业决定了取舍,毕竟是感受性的.其敏感与脆弱,有时候连自己都难以把握,所幸,感觉还是实实在在的.  相似文献   

20.
薛宁 《西部人》2003,(8):16-17
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我激动万分.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的名字里有一个土字,土地是我的根基,我在土地上找到了财富,土地将我送上了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