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丽 《生产力研究》2001,(1):74-75,87
本文主要讨论地球上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及解决途径。提出了有限资源的“系统封闭理论”;“封闭系统损失理论”;“有极限/无极限理论”及建立和整合“封闭系统”,使有限资源的循环封闭系统损失最小。此外,本文还框架性讨论了“有限资源使用系统”封闭的主要途径:垃圾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以及有限资源使用损耗最小等理论和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着重从系统的开放性和远离平衡态角度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外部的封闭禁锢与内部的近平衡态,得出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处于近平衡态的封闭系统,不符合产生新的更高级结构的条件,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中国近代科学远远落后于欧洲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马驰  周萍 《经济论坛》2006,(21):64-65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早期的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他指出太空飞船作为一个封闭系统,必须使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循环使用,保持循环再生的能力。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的概念,确立了“3R”原理的中心地位。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即“资源利用——绿色工业(产品)——资源…  相似文献   

4.
资源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由其形成的产业是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的有效途径,对于减少环境负荷、增加资源供给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资源循环利用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再使用、再制造和再生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厘清了资源循环利用与资源综合利用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对象和方式,给出了再使用、再制造和再生利用等利用方式的优先次序;建立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系统模型,该模型给出了不同产业和利用方式之间的耦合关系,系统描述了物质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存在形态,提出了不同企业之间废物交换的共生网络形式和途径,可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规划、管理、统计等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模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提出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两大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 -经济-社会耦合理论”,构建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6.
论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我国耕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分析为基础,认为耕地的生态价值必须通过相应的途径在耕地所有者与生产者身上体现。并重点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讨论:①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理论基础;②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构成及其评估方法;③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郑学敏 《经济导刊》2009,(11):85-86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博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理论时.首先提出了“循环式经济”一词。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皮尔斯和特纳在全球自然环境是一个资源和承载能力有限的系统的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利用工业时代的分析工具.提出了循环经济模型.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业是实现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种模式,其主题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基于这一看法,较系统地讨论了两个基本问题:(1)农业的内在机制是“人与自然”和“经济再生产(经济系统)与自然再生产(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并提出和分析了与农业整体系统相应的两个主要层次结构和17个可供多学科通用的分析程式;(2)依据协调发展和最大综合效益原理及生态经济概念与原则,概括提出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对策途径。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框架结构的分析导出了该学科应实现的两个目标:维持系统平衡和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围绕这两个目标讨论了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应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建设成为灵敏的自组织系统,引入“生态人”新观念,以系统效益最大化为新的价值判断标准,并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论证了“生态人”价值判断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是国家财富的组成要素之一,是物质生产活动所必需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基于“资源诅咒”理论,观察和探讨“资源诅咒”现象在云南出现的时间、影响程度、规避途径等,阐明云南省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提出云南规避“资源诅咒”的策略,为云南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