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4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展开了全国范围的“农资打假下乡”活动,近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这次农资专项打假重点产品为化肥、农药、农机和农机配件,农民消费者如遇农资产品质量问题,可拨打“12365质监热线”进行投诉和举报。  相似文献   

2.
《中国乡镇企业》2014,(4):42-42
3月15日,由农民日报社和江苏省农委主办的“品牌农资中国行——走进江苏”大型惠农公益活动在南京市举行,为国内优秀农资企业和江苏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搭建起了一个直接对接的平台,把优质价廉的放心农资送到了农民手中。  相似文献   

3.
为使农民使用上合格可靠的农资产品,确保农村春耕春播正常进行,百色市质监系统在全市12个县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农资打假下乡”活动。活动紧紧抓住春耕期间农资产品购销两旺的有利时机,以农资生产企业和农资批发点、零售店、仓储地为重点检查区域,  相似文献   

4.
蔡以国 《乡镇论坛》2011,(11):14-14
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县邮政局100多个“农资服务站”人员下村入户和到田间地头,为农民配送化肥、农药、种子等,帮助农民扩大生产种植。开春以来,全县邮政“农资服务站”帮助农民配送农资,减少农资流通中间环节.将农资直接从工厂配送到地头,让农民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5.
韦志军 《企业天地》2003,(12):76-77
对中国大多数的农民来说,买农药、化肥、种子需找农资三站或供销社,几十年来似乎是自然又别无选择的事情。而在今天,一种称为农资连锁或农资连锁超市的新型农资经营点在全国各地普遍兴起,成为农业领域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的农资连锁经营从1999年开始兴起。2000年6月7日以中国农资总公司为主要股东而成立的“金色谷农资超市管理有限公司”拉开了农资连锁正式规模经营的序幕,随后农资领域的各种经济实体,从农资生产领域到农资流通领域,从老牌国有企业到新兴民营实体,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讨论与探索在中国社会与经济环境条件下的农资连锁经营。  相似文献   

6.
2011年8月-10月,国家工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中国工商学会联合开展了以“五个更加”与红盾护农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活动共收到稿件120篇,内容涉及农资打假、农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构建农资信息监管平台、推进农资行业连锁经营等农资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经评定,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2篇,优秀奖27篇。本期全文刊登3篇一等奖作品,征文评选结果公布于本期第78~80页。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自2005年起开始转变农资打假工作思路,由“以打为主”转变为“疏堵结合”,启动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探索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有效途径和模式。2008年,根据中央1号文件关于“启动实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工程”的要求,农业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由试点转为示范,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县(市、区)建设。据统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农资流通渠道的进一步放开以及加入WTO,农资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活动已不是传统的“采购加供应”,农资市场出现了农资公司、农业“三站”(植保站、土肥站、农技站)、个体经营户同台唱戏的局面,市场化趋势不可阻挡。这对长期处于国家行政保护下的农资流通企业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农资企业亟待创新。  相似文献   

9.
宁夏吴忠市工商局利通二分局管辖五镇三乡一个国营农场一个开发区,既是农资商品主销区,也是农资市场监管高风险区,做好农资监管工作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04年国家工商总局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以来,分局紧紧围绕落实“四个统一”,不断探索、创新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扎实推进红盾护农行动,辖区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逐步形成了工商监管、部门协作、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农民受益、良性发展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春耕生产的临近,农资方面的投诉日渐增多。个别不法商贩销售质量低劣、计量不合格的农资,损害农民利益。为此,德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大了对农资市场的计量监督检查力度。春节刚过,该局就组织开展了“计量送下乡”活动,变被动接受投诉为主动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人误地一晌,地误人一年。”农资是高附加值商品,其优劣关系着农民的收成和希望。但近几年来,很多农民由于缺乏防范意识及识假辨假能力,在购买农资时,不是买到了假货就是高价买了低质货,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那么,农民朋友们怎样才能避免假劣农资之害?假如不小心购买使用了假劣农资应到哪些行政部门举报?如何索赔?记者近日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厅等有关部门,总结出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资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农资产品全面放开经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福建省农资集团公司紧紧抓住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与时俱进,坚持诚信经营,服务“三农”的宗旨,异军突起,销售业绩连年翻番,2003年经营收入达23.85亿元,稳居福建省农资流通领域龙头地位,在“福建省100强企业”中名列前茅。针对当前大量假劣农资流人市场坑农害农的恶劣现象,为了探寻福建省农资集团“助农”谋发展的成功奥秘,近日,记者采访了福建省农资集团董事长陈少华先生。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与市场》2006,(5):14-15
在推行商品市场准入制度改革以来,镇康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坚持“突出重点,创新制度,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思路,切实抓好农资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帮助广大农民和农资经营者了解农资商品质量状况,引导农民群众从正规农资经营渠道进货,提高农民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三农”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上半年,东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集中精力,开展“查农资,保春耕”活动,对全县农药、化肥、地膜等农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并把执法工作延伸到农村田间地头,确保农资产品质量,成为该县春季农业粮食增产增收的“保护神”。开春以来,东兰质监局贯彻县委县政府开展农村春耕生产服务工作,把农资产品质量执法打假作为当前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出动全局执法力量,该局局长亲自带领执法队员深入辖区内各个农资经营店,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防止劣质农药、化肥流入农业生产领域,杜绝农资市场上的“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农民兄…  相似文献   

15.
农民遭受假冒伪劣农资侵害,苦不堪言。不久前,本刊记者就如何揭穿农资骗局问题采访了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农垦局副局长丁力。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眼下正是春耕备播时节,农民朋友在购买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使用了假劣农资,会带来减产、减收乃至绝产、绝收等难以弥补的损失。那么,应当如何购买农资,发生农资纠纷后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17.
日前,云南省在全省范围全面展开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这项“护农行动”的主要内容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查处农资违法案件,加强农资质量抽检,创建定点农资市场等措施,有效遏制制售假劣农资行为,保证农民用上放心优质农资。  相似文献   

18.
晓阳 《乡镇论坛》2011,(8):31-31
春耕在即.农资市场逐渐火热起来为了帮助农民朋友买到正规合格的产品.重庆市云阳县工商部门组成春耕服务执法队.开展“蓝盾护农行动”,工作人员下到农村、来到农资销售一线,通过技术资料、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大连瓦房店市人口103万,其中70万人居住在农村,依靠土地生存。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问题一直受到当地政府的广泛关注。如何发挥工商职能,保护农民利益,是我们工商部门孜孜追求的目标。几年来,瓦房店市工商局在“红盾护农”行动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净化农资市场环境上,本着标本兼治,市场监管与指导服务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以“规范管理、连锁经营、超市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的运行,有效地规范了农资市场的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20.
自2006年2月中旬以来,一个农资打假“三下乡”活动浪潮席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5月10日起,这项活动也在辽宁黑土地上如火如茶,全面展开。在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统一部署下,省内各市、县(区)质检部门按照当地党委和政府关于春耕农资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和农资产品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开展质量技术监督系统2006年农资打假专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