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学为理论基础,运用交易费用模型,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研究了全能银行的多样化经营策略和绩效评估模型,从而揭示了全能银行的比较优势和潜在风险。全能银行的比较优势主要有:潜在的专业化经济和多样化经济;有利于获得经济集中的利益和竞争优势;有利于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最小化;有利于充分挖掘销售网络之类的资源潜力;有利于建立更为牢固持久的客户关系。全能银行的潜在风险主要有:多样化经济在现实中常常难以量化;控制和开发多样化业务有可能损失专业化经济;内部差异化会产生潜在冲突;局部产品创新的风险可能扩散至整体;业务多样化导致服从成本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银行个人产品定价有明确定价和隐含定价两种方式,银行提供的服务、增加的便利、授信等均属于隐含定价范畴。产品隐含定价一经确定,短期内将保持稳定。银行大多采取隐含定价方式规避金融当局的利率管制,扩大金融市场占有率,增强盈利性。  相似文献   

3.
李宽  周好文 《新金融》2005,1(4):10-13
全能银行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演化过程,有其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微观经济动因。全能银行可归结为四种模式,即英国式全能银行模式、美国式全能银行模式、德国式全能银行模式和全金融全能银行模式。各种全能银行模式是与各国的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相适应的银行组织形式。中国全能银行的发展应服务于中国企业集团的国际市场战略,应整合国内市场的银、证、保等业务,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全能银行相比存在两大差距,我国目前仍不具备发展的全能银行模式和银行母公司模式所需要的金融监管能力,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营主体,构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现实选择,是我国金融发展新思路的集中体现,它的特点与“阶段发展,多元投资,适度超前,国际接轨”的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全能银行是可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业务全能化、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对韩国15家银行及世界200家最大的银行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表明全能银行存在范围经济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全能银行论     
<全能银行论>是发表于[美]<经济暸望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4年夏第3期(卷8)的一篇综述性文章.作者乔治·J·本斯通(George J·Benston)是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艾默瑞(Emory)大学金融、会计与经济学教授,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直跟踪研究全能银行问题,并对德国的全能银行体制和1929-1933年大危机之前、之中的美国全能银行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认为,限制银行业从事证券业务的分业经营模式,是对全能银行在大危机中"负面"作用和表现的历史误解,也是证券行业因既得利益和自身无能而推行行业垄断的结果.在考察了全能银行与金融稳定性、经济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经济与政治权力的集中度、消费者选择及利益冲突等六大问题后,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全能银行利大于弊,美国应实行全能银行制.因而,本文对1999年11月起美国推行的全能银行制,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推动作用.对探究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问题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各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德国为代表,始终坚持全能银行模式,银行不仅能够提供短期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而且能通过证券承销和股票投资等提供长期资本业务,甚至可以通过投资或持股与工商企业之间建立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8.
综合化经营作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是国内经济金融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中国商业银行积极实践综合化经营提供了必要和可能。金融控股公司是综合化经营的重要形式,相对于全能银行和母子公司制银行两种方式更具有相对优势,应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9.
1.金融柜面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银行的柜员管理有全能柜员制和复核员制两种.全能柜员制就是银行前台经办柜员独立完成各种金融业务和交易过程,并自负其责;如遇处理大额、联行、冲正等特殊业务,则需经授权员授权.而复核员制是前台经办人员的业务处理需要复核员确认方才有效.全能柜员制工作高效、人员精简,但柜员责任大,银行风险高;复核员制则刚好相反.目前,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考虑,各行普遍采用全能柜员制.因此,解决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面对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面对全能银行的国际大趋势,如何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发展的步伐,是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