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通过考察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我国东部地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部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由于工业部门的技术补偿效应显著,从就业总量来看,技术进步具有正的就业效应。  相似文献   

2.
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地区差异及动态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检验了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整体上为中性。分地区来看,FDI对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国内投资不存在显著的挤入挤出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国内投资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此外,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东、中、西地区、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均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在和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相对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3-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我国公共投资就业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公共投资就业效应为正向效应,消费性公共投资就业效应为负向效应。我国东部、中部地区公共投资有正向就业效应,但西部地区公共投资就业效应为负向效应。提出了一些提高公共投资就业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会显著提升国内不同省份的就业水平;不同地区之间较为协同的金融发展进程更有利于就业状况的好转;各省、区、市较高的实际GDP增长率、制造业占比、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以及财政支出占比均能明显增加城镇就业人数,而实际工资水平的上升对地区就业将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金融发展协同性对不同地区就业率的正面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金融发展对其协同性的边际影响在西、东、中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对就业的影响依次递增。因此,优先提升西部(甚至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效率将更有利于促进国内就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会显著提升国内不同省份的就业水平;不同地区之间较为协同的金融发展进程更有利于就业状况的好转;各省、区、市较高的实际GDP增长率、制造业占比、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以及财政支出占比均能明显增加城镇就业人数,而实际工资水平的上升对地区就业将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金融发展协同性对不同地区就业率的正面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金融发展对其协同性的边际影响在西、东、中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对就业的影响依次递增。因此,优先提升西部(甚至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效率将更有利于促进国内就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的逆向溢出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则没有对国内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逆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的三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基于本国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本国资本和技术还取决于外国研发投入的假定,推导出经济均衡增长路径并以此构建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国和地区层面检验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以及技术吸收能力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同时从时间维度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的方法对溢出效应进行再检验。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进口贸易总体上对经济增长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二者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国内研发投入不利于技术溢出,而对外开放对溢出产生积极影响。从地区来看,东、中、西部都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且东部效应大于中、西部;研发投入对东部的技术溢出起积极作用,而中、西部正向影响不明显;东部地区由于过高的进口比重和进口渗透率导致对外开放对溢出呈现负效应,而中、西部通过对外开放从技术溢出获得较快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等教育质量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对我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高等教育质量对外资企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本土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对我国东部地区企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中部和西部企业的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显示:高等教育质量会通过增加企业生产率和提高技术创新两个渠道来提升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越 《改革与战略》2009,25(10):94-97
中国国内各地区吸收FDI(外商直接投资)会受到国内其他地区的影响。文章使用1991年至2007年中国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影响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因素以及东部地区吸收的FDI是否对中、西部地区吸收FDI产生“挤入效应”。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吸收的FDI对中部省份吸收FDI有“挤入效应”,而对西部省(区)没有“挤入效应”;东部地区吸收的FDI对中部省份产生“挤入效应”有一个“门槛”,在越过“门槛”之后,中部省份的生产者服务越发达,则“挤入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张强 《北方经济》2010,(6):36-37
近些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发展艰难,产业升级迫在眉睫,虽然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为此都做了不懈的努力,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是由于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同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经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也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从政府、企业、产业组织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希望可以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