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最新的数据,今年9月丰田汽车在华销量约为5万辆,对比去年9月份的8.6万辆左右,同比下跌约40%。与此同时,三菱汽车9月中国销量下降63%,马自达中国上月销量下降近36%。  相似文献   

2.
7月24日,三菱汽车公司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生产、内销以及出口报告。报告显示,三菱汽车的全球生产和出口总量增加,但商用车的本土销量形势仍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总体来说,三菱汽车今年上半年的形势喜忧参半。根据报告,三菱汽车在本土的生产和销量有所增加,汽车销量从2005年上半年的128946辆增加到144896辆。三菱汽车在报告中认为,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日本汽车工业正处于复苏阶段;然而在三菱轿车本土产销量增长的同时,其商用车的产销仍呈现逐年下降的迹象。其中,商用车在日本国内的产量由去年上半年的52556辆减少到今年上半年的50902辆,同比下跌3.1%;商用车销量去年上半年为43707辆,今年上半年为40844辆,同比下滑6.6%。商用车的订单量由去年同期的10349辆降低为今年上半年的8185辆,降幅达20.9%;微型客车的销量由去年上半  相似文献   

3.
岳伟 《汽车观察》2016,(10):80-81
全新欧蓝德的上市,让广汽三菱摆脱了3年无新车的困境,但这远远不够。三菱汽车最近的大事无疑是因排放丑闻,被日产收购,而这又将间接对广汽与三菱的合资产生微妙的影响,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广汽三菱实现了欧蓝德的国产与上市。当然欧蓝德的国产是广汽与三菱双方早已有的计划,只是恰巧赶上了三菱被收购这一事件。  相似文献   

4.
李倩 《汽车与社会》2012,(27):58-59
广汽三菱挂牌后,三菱汽车能否在与广汽集团的合作过程中敞开心扉、齐心协力为中国市场的需求打造产品,是它终结在中国坎坷命运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车市寒冬中逆势微增的三菱汽车,早已谋划好棋局。近日,全球各大主流汽车集团先后公布了2019年的销量数据。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联盟,雷诺-日产-三菱联盟2019年全球累计销量为1015.52万辆,位居全球第三位。其中,日产品牌2019年全球销量为517.62万辆,同比下滑8.4%;雷诺品牌在2019年累计销售了375.37万辆。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社会》2014,(2):92-93
2013年是广汽本田强势回归的元年,1—12月广汽本田累计销量达到43.5万辆,同比增长达37.6%,顺利并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40万辆产销目标。  相似文献   

7.
雷克萨斯的2015年 2014年初,丰田中国提出110万辆的销售目标,这不仅是丰田首次提出在华销量破百万辆,也是首次将中国市场的销量增幅上调到20%.但是2014年9月,一汽丰田将年度销量目标从66万辆下调到62万辆;此后,雷克萨斯将销量目标从8.5万辆逐步下调到7.5万辆,这使得丰田中国110万辆预期目标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8.
自主!未来!     
黄蓓蕾 《汽车观察》2012,(12):62-65
很显然,与三菱的合资,广汽集团依然拿不到核心技术,实际上,广汽也并非看重三菱的发动机.在采访中,广汽的一位高层还向《汽车观察》表示,即便与三菱的合资,在广汽自主品牌车上,三菱的发动机还不够档次,也不会匹配. 反观广汽曾经携手的本田、丰田等日系品牌,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背景下,合资企业作为中国轿车生产的主要力量,被戏剧性地赋予"抵制进口车"的重任,被中国政府予以保护和扶持.高额利润曾经一度遮盖了"技术封锁"真相,在合资和直接引进车型中,每年10亿元甚至20亿元利润放在合资的中方企业面前,被日方视作"命根子"的核心技术,中方已经没有能力去计较.  相似文献   

9.
今年1~11月,国内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94.82万辆和394.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96%和31.44%。在行业销量猛增的2010年,广汽日野却把工作重点放在品质上。"我们将2010年定为‘品质体验年’。"广汽日野技术部部长吴展慧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社会》2013,(35):98-98
在“金九银十”喜获丰收之后,广汽本田11月销量再创佳绩,销售47,086台,同比增长122%,实现了三个月连续销量超100%。1—11月累计销量368,555台,同比增长30%,强势冲击40万辆以上的年度销量目标。  相似文献   

11.
汪涛 《汽车观察》2012,(3):42-45
按照菲亚特CEO马尔乔内公布的“复兴计划”,到2014年菲亚特一克莱斯勒全球销量总和将达到550万辆~60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将占50万辆。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广汽成为菲亚特一克莱斯勒联盟非你莫属的对象,而是整个中国市场成为其摆脱尴尬局面的唯一选择。对广汽菲亚特而言,最重要的仍是引入一款能够真正打动中国消费者的产品,这才是菲亚特在华能够重返主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杨帆 《汽车观察》2012,(12):58-61
作为广州汽车集团新鲜出炉的外方合作伙伴,三菱汽车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菱汽车)在中国消费者眼中似乎并不是个汽车界的"大角色"."除了帕杰罗,我不知道三菱还有什么汽车."——这是近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国消费者对三菱汽车的评价. 其实,三菱生产汽车的历史,甚至早于他的同胞,如今日本乃至世界车坛的老大——丰田汽车.最早可以追溯到1870年,他的前身是三菱重工业的汽车事业部,1917年三菱A型车即进入量化生产,可谓"背景深厚、历史悠久".同样,三菱汽车也是最早与中国结缘的日本汽车企业,上世纪80年代,三菱汽车便以发动机项目开始与中方企业合作.  相似文献   

13.
商车 《商用汽车新闻》2013,(40):24-F0004
本报讯日前,东风柳汽方盛汽车商贸有限公司与南宁云欧物流公司交车仪式在广西南宁市举行。会上透露,2013年东风柳汽销量逆势上扬,截至9月,合计销售汽车160358辆同比增长30.4%。据了解,今年1~9月,柳汽销量增幅位居行业第一,累计销售卡车31850辆,同比增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社会》2012,(17):10-10
来自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汽车销量同比略有增长,但环比呈现负增长局面。面对行业整体增速减缓的市场形势,广汽本田克服5月工厂环保改造带来的影响,逆市取得销量同比增长82%的佳绩,全线产品均交出良好答卷。1—5月,广汽本团累计销量达到138988辆,同比增长6%,和市场基本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15.
11月23日,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前田启二在接受商用汽车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广汽日野2010年的销售目标为3000~6000辆,短期战略是建立良好的体质,确保产品的质量,力争在用户中获得良好的评价。前田启二说:"广汽日野目前不会盲目追求销量而忽视产品品质。我们第一步不考虑要卖多少辆车,而是要打造高品质、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产品,只有产品品质过硬,用户信得过,才能在中国市场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静 《汽车观察》2012,(6):89+88
继2008年北京国际车展以来,三菱汽车工业株式会社社长益子修已是连续第五年出席中国车展了."三菱汽车对于参加各国车展是有所选择的,而北京和上海车展则是我们必到的展会."益子修特别强调,在这五年中,中国汽车市场以高于两倍的速度发展,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三年成为三菱全球第一大市场. 本届北京车展新闻发布会期间,益子修在表达荣幸的同时还骄傲地对外宣布了三菱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前景——2015年中国市场销售目标30万辆,这算是三菱汽车许久未曾听闻的豪言壮语了.  相似文献   

17.
广汽日野合资获批,是否意味着广汽现代合作的告吹?"很有可能这个项目就‘夭折’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而广汽与日野成立合资公司后,高兴的不止是广汽与日野两家,日野背后的丰田也在积极推动着广汽与日野的合作,并借此来整合丰田在华的商用车业务。  相似文献   

18.
2012出师不利     
2012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延续了从2010年开始的不景气状态.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2年1月~3月,汽车产销478.43万辆和479.27万辆,同比下降1.83%和3.40%.其中乘用车产销377.12万辆和377.37万辆,产量同比微增1.10%,销量下降1.25%;商用车产销101.31万辆和101.90万辆,同比下降11.40%和10.60%.销量的同比下滑,直接影响车企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社会》2011,(30):104-104
(2011年10月10日)沃尔沃(Volvo)汽车又迎来了其在中国的另一个丰收月,2011年9月,沃尔沃汽车中国零售销量为4,765台,同比增长111%,这是沃尔沃今年第三次创销售新高;今年目前为止总销量为33,000辆。全球范围内。沃尔沃汽车9月销量为41,978辆,今年目前为止总销量为333,865辆,同比增长22.5%.  相似文献   

20.
1998年9月,三菱汽车俱乐部正式成立同时其自创报纸(三菱汽车俱乐部)也正式创刊。三菱汽车中国总代表横山龙彦在《三菱汽车俱乐部》创刊致词中说:‘为了给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及售后服务,首先最重要的是加强三菱汽车与各位交流。因此我们在三菱汽车北京事务所内设立了三菱汽车俱乐部作为与三菱汽车交换信息的场所,以加强购买三菱车的顾客以及三菱车爱好者对三菱汽车的亲近感和依赖感”。三菱汽车北京事务所所长大谷和之也在致词中讲道“光阴似箭,自96年11月来北京赴任已经过了Z年半的时间此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令我震惊。我们力图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