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FDI进入我国服务业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根据FDI目前进入我国服务业的投资主体、行业等具体情况,预测我国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基础不同造成地区之间FDI与地区贸易的相关性不尽相同。文章基于1987--2008年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地区FDI对地区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吸引外资对东南亚国家吸引外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吸引外资的浪潮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忧虑,中国吸引外资是否会导致流入东南亚国家的外资逐渐减少。本文在假定外资的供应是有弹性的前提下,利用对外投资区位决定因素的模型和固定效应分析方法来检验中国吸引外资与东南亚经济体吸引外资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1986年至2001年间,中国吸引外资的增长实际上提高了邻国经济吸引外资的能力,而不是排挤了邻国外资的流入。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影响,以1987—2007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说明二者无显著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Hausmann R.(2005)的处理方法,用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来衡量出口质量,再通过HS-6位编码对我国31个省份2008—2018年国家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进行测算,借助描述性统计分析法与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FDI、劳动力质量和人口规模可以显著地提升我国出口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清晰界定了研究对象的概念,提出两层次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模型,分析了中国及东盟地区FDI的现状与趋势,指出投资创造与区外对区内的投资转移将是未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FDI效应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FDI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江苏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FDI流入量逐年增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2003年起,江苏省吸收FDI持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FDI为江苏省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促进了本省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本文从江苏省吸收FDI的现状出发,运用1999-2008年江苏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江苏省FDI实际利用量情况与"三废"排放量情况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江苏省的环境因FDI的大量流入而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力资本的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省际面板数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7-2004年我国29个省份的统计数据,建立Panel-Data模型,在考虑FDI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方法,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本身并未给经济增长带来益处,它需要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1987-2004年间与FDI相结合的是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但是随着FDI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FDI与人力资本相结合的层次开始发生改变,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对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开始起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调整有一定的时滞,这种正向的作用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FDI大量流入东道国。东道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这两者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FDI的进入会最终导致东道国环境恶化吗?FDI对一国的影响是复杂的。一般认为FDI是通过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污染密度三个方面影响污染物排放。依据以上结论和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得到结论认为:如果不考虑国内引致投资,FDI降低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如果考虑到对国内资本的带动作用,FDI的进入增加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3.
FDI挤入或挤出了中国的国内投资么?——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与检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总投资的理论方程,利用1985-2003年间我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FDI与国内投资的挤入和挤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2年之前FDI显著地挤入了国内投资,1992年之后FDI则对我国的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但综合来看,在全国范围内FDI对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入效应。在以出口导向和劳动密集为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FDI的挤出效应比以进口替代和资本深化为特征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传统观点认为,农业因其产业链和分工较为简单等原因,相对来说并不易于形成空间集聚,因而,农业FDI的区位选择不存在集聚效应的影响。然而,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发现,农业FDI在中国的区位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的特征,这种空间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利益,吸引了新进的农业FDI继续定位于这些地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因果循环的作用,农业FDI存量越大的地区,吸引的农业外资就会越多;而缺乏足够农业FDI存量的地区,就更加难以吸引农业外资的流入。集聚效应使得农业FDI地区分布的差距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明霞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4)
本文利用2002-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短期与长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短期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总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有显著的逆向溢出,而长期内只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有显著的逆向溢出。此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短期、长期逆向技术溢出还存在着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作为中西部的经济大城市,其行业数据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利用重庆市全部工业行业6年的相关FDI的面板数据,通过Eview5.0回归分析,考察FDI对我国重庆市民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证明FDI的进入对重庆市的民族企业的产出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但是对民族企业的科技投入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9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1997-2003年服务业各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是在不同时间段差异较大。从短期看,1997-2000年期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负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在2001-2003年期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正的经济增长效应。从长期看,1997-2000年期间,滞后两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正的经济增长效应,2001-2003年期间,滞后一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比当年更大的正的经济增长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我国1998-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国直接投资(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对港澳台来源FDI和其他来源FDI引发的创新溢出效应的差异也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FDI的进入对我国专利申请总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港澳台来源FDI对我国的技术创新没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其他来源FDI的溢出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计量模型与经济学方法,运用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和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体现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同时,本文对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