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坤阳 《中国拍卖》2010,(10):22-25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繁荣发展和买家群体源源不断地涌入,使艺术品拍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现阶段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国内藏家如何准确了解和把握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规律?为此,《中国拍卖》杂志社趁2010年秋拍之际,采访了北京华辰拍卖甘学军先生、中央美术学院龚继遂教授和香港苏富比程寿康先生,分别从国内外拍卖前沿和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市场需求旺盛但成熟度还不高。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阐述跨境艺术品拍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优势。借鉴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经验,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艺术品拍卖市场提出放开外资限制,建立健全艺术品拍卖监督法规,完善公共交易平台,提升服务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欧阳 《中国拍卖》2009,(8):20-20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拟出版《2009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年鉴》编辑委员会将利用行业优势、数据优势、品牌优势打造一本最权威,最全面的艺术品拍卖年鉴。《年鉴》将以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简明的介绍.全面.客观地记录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状况。《年鉴》作为工具书,不仅具有记录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对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情况的集中展示,帮助专业人士对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作出全面的了解,帮助专业人士对次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走势作出预测。为使首本拍卖年鉴特色更加鲜明,形式更加新颖,效果更加明显,社会认可度更高,《年鉴》编辑委员会拟向  相似文献   

4.
赵力 《中国拍卖》2008,(5):12-15
历史地加以观察,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2年-1995年为第一阶段,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草创期;1996年-2002年为第二阶段,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稳定发展的时期;2003年-2007年为第三阶段,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加速发展的时期。而在2006-2007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经营机构的数量、经营范围的种类、拍卖业绩的提高等诸方面继续保持快速拓展的态势,在经营模式上也与全球艺术市场进一步接轨。  相似文献   

5.
西沐 《中国拍卖》2012,(7):40-41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进入2011秋拍后,迅速出现了回调与分化,在资本的推动下.价值发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在不断走向多元化、多极化的格局。但拍卖市场的行情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根本局面,传统藏家与资本投资的角色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已在更迭.中国艺术金融产业正在拍卖行业的催生下...  相似文献   

6.
季涛 《中国拍卖》2023,(1):14-15
<正>2022年,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建立三十周年。三十年前,也许并没有出现艺术品拍卖市场成立那样一个事件,只是当年一场在北京举行的拍卖会引发了后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兴起。这场拍卖会后来被业界公认为是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甚至也被视为中国艺术市场萌芽的时点。  相似文献   

7.
最近,来自法国一家专业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品交易额约为550亿元,中国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高达33%,而美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仅占30%,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拍卖市场。  相似文献   

8.
行业要闻     
《中国拍卖》2010,(2):2-3
行业《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国内贸易行业标准正式发布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9[121]号文件对《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SB/T10538-2009)等23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给予公布,并将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是我国拍卖行业颁布的第一部标准,标志着中国拍卖业标准化工作的正式启动,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将在行业内外大力宣传,组织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认真贯彻实施标准,培育标准化示范企业,构建标准化行业氛围,使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为拍卖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在中拍协艺委会2008年会上,艺委会成员们探讨、分析了目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态势。委员们认为,2007年是市场回暖,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引起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的一年。2007年,全国各类文物艺术品的拍卖达到813个专场,拍卖成交总额为220.80亿元人民币。与往年相比,2007年文物艺术品拍卖专场数量、成交总额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  相似文献   

10.
西沐 《中国拍卖》2012,(3):38-39
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态势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地位日益突出,2011秋拍增速下调,带来的结果就是拍卖市场结构多元化、热点分化。虽然几大拍卖公司的高价拍品价量齐跌.但秋拍总的形势是平稳的,特别是新拍卖公司及区域市场崛起迅速。2011年拍卖市场成交额大幅提升.秋拍成交额增长速度虽然有所回落.但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拍卖》2008,(8):7-7
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建设,规范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为,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化艺术品拍卖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于7月14日-15日在湖南召开。此次年会的中心议题是研讨文物艺术品拍卖技术规程中的有关格式文本和探讨文物艺术品拍卖涉及知识产权的有关问题。会上,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额逐年强势增长的背后源于国内艺术品拍卖公司不断的优胜劣汰、吐故纳新。时至今日.随着一批批新拍卖公司的加入.艺术品拍卖行业内的竞争格局也日趋白热化.国内拍卖市场共出现过三次拍卖公司成立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钟荷 《中国拍卖》2012,(12):36-38
随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调整,国内各家拍卖公司也在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这一变化。以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品拍卖第一梯队企业于2012秋尝试了香港首拍,为我国大陆地区艺术品拍卖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展市场做出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是自艺术品正式进入公开交易以来最为引人注目、是非最多的一年:春拍昂扬、秋拍瑟瑟、赝品迭出、文交所由猖狂至遭整顿、艺术品基金受追捧……在政策、资本和投机等因素相互交织下,2011年注定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2011年11月初发布《2010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文物艺术品拍卖从业人员人  相似文献   

15.
题记: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中不断崛起已成不争的事实。《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0)》指出,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可能会突破千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中国艺术品春季拍卖已经落下帷幕,国内各大知名拍卖企业的频频捷报,再次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强烈关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繁荣迹象也再次通过各种媒介和社会舆论传播到千家万户。艺术品成为了今春"热钱""投资试水"的目标,那些社会公认的艺术家和稀缺的艺术精品成为投资者追逐的目标。投资者对精品佳作的争相追逐,和各家拍卖企业成交的"历史性"突破,似乎在宣告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进入了"投资时代"。艺术品的保值、增值以及拍卖企业的信誉度,无疑是理性投资最重要的两个评估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李才 《中国拍卖》2009,(4):74-75
初涉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仔细研读艺术品拍卖图录很重要,除了拍卖时间、拍卖地点等常规信息以外,拍卖图录上还有许多信息可供研究,能使投资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拍场     
《中国拍卖》2008,(9):5-5
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位居全球第三2008年上半年,伦敦首次取代纽约,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老大。英国和美国共同占有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的77%,而中国与法国分列第3和第4,占据其中11%份额。  相似文献   

19.
逸云 《中国拍卖》2008,(3):26-29
2007年,两项影响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新政策颁布实施。一项是税收政策:自2007年5月1日起,凡个人通过拍卖市场拍卖财产(包括字画、瓷器、玉器、珠宝、邮品、钱币、古籍、古董等物品)获得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另一项是新的《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2007年,文物艺术品市场诞生了两个新生事物:艺术风险投资基金和艺术银行正式在国内文物艺术品市场试水,完成了资本市场和艺术品市场的对接。2007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经历了2006年的调整后,拍卖成交总额创出了历史最高水平,高价频出,拍卖记录不断改写。当代艺术与中国油画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大行其道。2007年,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展望2008年,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将沿着怎样的轨迹发展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拍卖》2014,(2):18-31
2013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企稳回升 自2011年秋拍开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了调整时期.尤其是在高价位拍品大幅减少的牵制下.2012年春秋两季呈现下调.分别环比下调41.50%和18.10%。经过一年的调整和沉淀。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整体企稳并回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